演讲稿中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以吸引听众的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演讲稿呢?首先要确定演讲的主题和目标受众,然后进行充分的资料搜集和准备工作,注重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同时还要注意演讲的节奏感和声音的抑扬顿挫。推荐给大家的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演讲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x]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此刻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异,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爱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xx,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xx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此致
敬礼!
演讲人:xxx。
xx年xx月xx日。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文化。
今天是x月x,农历五月初一。到这个星期x,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在历史的这一天,人们将通过赛龙舟和包饺子来纪念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他诚实、博学、有才华,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坚持要对抗秦国的侵略,被攻击拒绝,被楚王赶出朝廷。屈原在流放期间义愤填膺,写了很多充满爱国主义的诗,如《离骚》,《天问》,《九歌》等等。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失千里,尸横遍野。屈原的心被刀子绞着,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毁灭的惨状。农历五月初五,他写完巨著《怀沙》后,投河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
人们喜爱屈原。听到屈原自杀的消息后,他们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没有找到。他们怕河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装进竹筒里,扔进水里。他们想用糯米喂鱼虾来保护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自发地来到河边悼念屈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划船,象征着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赛龙舟的习俗就形成了。
屈原已经去世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与日月争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无论时间如何变迁,他永远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者的尊重和珍惜来看待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谢谢大家耐心倾听。在此,请接受我对你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你。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在我们的家乡,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打算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全家人用这盆水洗澡或洗脸。据说这样可以洗去晦气,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这水洗过后,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妈妈又用艾叶和鸡蛋一起煮,煮熟后的鸡蛋会变成淡青色,闻闻,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尝尝,营养又美味。
一下子飞上了天。十几条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舟一起冲锋陷阵,你追我赶。龙舟健儿们高喊着整洁的口号,大家的心情也被他们感染了,都在为他们打气。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着。比赛持续了很久,最终有一支龙舟一马当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的端午节!真期望下个端午节快点到来。
此致
敬礼!
演讲人:xxx。
xx年xx月xx日。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纪念屈原,庆祝端午节。
众所周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端午节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吴楚”一样。《端午》中“五”字与“午”相通。按照地支的顺序,五月是“正午”的月份。还有,端午之所以叫“端阳”,是因为中午是“陈阳”。5月5日,月,日都是五天,所以我们称五天,也称中午。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季节、玉兰节、女儿节、中秋节、图拉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姣姣”、“同宗”。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人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做粽子,粽子的颜色多种多样。从馅料上看,北京大枣饺子有许多北方的小红枣;南方的馅料很多,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了国外。
此致
敬礼!
演讲人:xxx。
xx年xx月xx日。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端午节到了,我们班开展了“话说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给大家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我负责查找端午节的习俗。通过我与同学们的努力,我们都受益无穷。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知道了许多端午节的知识,我知道了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原来是因为那时蚊虫多,容易被叮咬,而香囊发出的香味能驱赶蚊虫。在古代传说有辟邪的作用。
我还知道了端午的由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他人霸占,最后投江而死。
通过了这次活动,我收获了不少东西,我知道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有很多:查看书籍、问老师、网上搜索等等。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网上搜索。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体会深深:生活中的秘密有很多,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发现。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问题,用心去解决。我们一定能体会到探索奥秘的乐趣。
此致
敬礼!
演讲人:xxx。
xx年xx月xx日。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这个月的音符——端午节。
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端午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伴随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华夏儿女的生活。后人为端午节的凄凉渐渐注入了愉快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着对祖国的赤诚、对百姓的责任,在中华国土上空熠熠生辉。
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神,因端午节的代代传承,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今天,端午的气息正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的誓言,抬起头,望向天,对着他坚定地眼神,让我们也大声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让我们敬佩,我们的人生,是你指明了方向。
爱国、责任,我们并不陌生。
地震,所有的中国人民的在行动,慷慨捐献自己的心血,向灾区的人民寄去温馨的牵挂,满目疮痍的土地,因为我们的心手相连而风貌重现。
奥运,从曲折的火炬传递到精美绝伦的开幕表演,从国家领导到人民群众的全员参与,积极配合,为______奥运空前绝后的精彩,铺垫了一条夺目的阶梯。
这是爱国、是责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精神。
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凝结在一起,引领着中国走向强大。而责任,则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责任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不仅有对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对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老师、父母殷切希望的答复。
会考即将来临,绚烂的未来正等待我们触及,二十几天的艰辛,汗水将会换来成功的喜悦。在端午节灿烂的阳光下,伸出双手,展开双臂,深呼吸,向天空呼喊出自己的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凭借对父母老师和自己的责任,迈出梦想的第一步。
端午,是属于我们的。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七
一年有热闹的春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细雨霏霏的清明,但我最喜欢飘着粽香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这个传统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把米团扔进江河里喂鱼。以后每到这天人们都会包米团又取名叫粽子,用这种方法纪念屈原。
端午节这天,我家奶奶和妈妈就会包粽子。奶奶包的是传统的秤砣粽,她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浸在水里洗干净,用手把粽叶卷成圆锥形,再往里放入糯米,中间加点赤豆或蜜枣,最后上面用粽叶盖好,包扎好,一个个秤砣粽就好了。妈妈喜欢包枕头粽,里边放一小块肉,便成香香的肉了。
一切准备好,放入锅里,煮出来的粽子有股浓浓的清香。粽子还没熟的时候我和爸爸到外边田埂上踏青。听爸爸说他们小时侯过节还有划龙舟的故事。
回家的时候,奶奶已经把煮好的粽子放饭桌上了,我急忙拿了一个,轻轻的扒开粽叶,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白白的糯米糕上嵌着一颗颗暗红的豆子,忍不住咬一口,好吃极了!爸爸,妈妈,奶奶也一起来吃香甜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温馨极了!
啊!我喜欢有粽香的端午节。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八
端午节快到了。提前几天奶奶就买好了粽叶、红枣、花生、还有香肠。今天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奶奶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红枣把尖部堵严,再放入江米盖住红枣,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叶和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颗枣再放入糯米,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实又香又甜啊!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儿童唱起了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阳节,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和手腕或足踝上,称为常命缕。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制作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相传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远大的理想,他几次写出改革方案呈给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正确方案,还把他关起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屈原以死抗争,毅然跳下滚滚汩罗河。
屈原的`爱国情怀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纷纷赶来,划着竹排小船沿江上寻找屈原,但寻找多日都没找到,百姓就无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及一些吃,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全国各族人民为了世世代代纪念屈原,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十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而端午节却是我心中的“奶奶节”。
奶奶在世时,最爱吃粽子,她包的粽子也是一流的,在左邻右舍都很出名。包粽子也是我奶奶的拿手戏,一般人家每年只包一次粽子,而我家却不止包一次。奶奶包粽子且不说糯米与馅儿搭配得怎样好,单说煮粽子吧,什么时候煮,煮多长时间,什么样的火候,也挺有讲究。一般都是在晚上煮,那股香味飘出来,让人馋得直流口水,我一个晚上都不肯睡觉,老是缠着奶奶问:“什么时候可以吃了?”而奶奶总是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快了,快了,我的小宝宝。”渐渐地,瞌睡虫来了,于是,我进入了梦乡。
端午节的晚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在咱们中国历史悠久,它是为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伟大的诗人屈原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爱心和对自己祖国的保卫之情不顾一切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其实我们过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于是这个节日就称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如今,奶奶已过世了。每当端午节,我就想起粽子,想起我亲爱的奶奶。虽然,邻居和亲戚朋友们也会送粽子给我们吃,但我总觉得,没有奶奶包的粽子好吃,或许这里面也夹杂着一份亲情吧!
每到端午节,我都会想起我的奶奶,思念我的奶奶。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十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五,重午,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最有特色的习俗。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端午节,我刚一进门,就看见外婆和姨妈在包粽子,我急忙跑去洗手间洗好手开始包粽子。桌面上摆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馅料,有红豆,绿豆,五花肉还有板栗。外婆开始教我包粽子了,先拿三片叶子摆好放在桌子上,然后抓一点糯米,放一块肉和豆子板栗,再放一点糯米在上面,最后把叶子折起来,拿一根草捆好,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唉!第一个包得不怎么好。然后照这样的方法,我继续做了四个,就一个比一个好了,我看着粽子开心的笑了。该拿去煮了,大约煮了两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一股香味迎面而来,我口水都要流到地下了,我赶忙拿起一个勺子和盘子把粽子装好,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一本书,那本书是这样写的,据说,屈原跳河自杀后,当地百姓知道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把船划到洞庭湖,还是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又怕江河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噢!原来端午吃粽子就是这样由来的`。
我觉得这次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和一些课外知识。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十二
童年,是一叶载满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是一支能画出彩色的笔,绿的,蓝的;童年,又是一支欢乐的歌曲。童年是多么有趣。
说起童年的趣事,我不仅会立刻想起那件事,而且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一个的傍晚,读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那时妈妈还没煮饭,我就对妈妈说:“妈,我肚子饿了。”妈妈正在房间里记账,抬头看见我脏兮兮的小手,才回答我:“先去洗手,我再拿吃的给你。”
我来到厨房,看见爷爷正在洗茶壶,我就对爷爷说:“让我洗一下手。”
我拿起“肥皂”,闻一下,好像有甜味,我心想:不管什么,洗干净再说。“肥皂”搓完了,手还是粘粘的,双手一合,还差一点分不开。我心里糊涂,这“肥皂”怎么回事?走进厨房,看见桌上少了一块“肥皂”,疑惑地问:“张侠,甜果呢?怎么少了一块?是不是你吃了?”“什么甜果?我的手还没洗完呢!哦,对了,不知道你这是什么肥皂,越洗越粘?”我问。
妈妈走过来,摸摸我的手,明白了,扑哧一声笑了。她边笑边说:“你洗的不是肥皂,而是甜果啊!”我听了,也跟哈哈大笑起来。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想起童年时的无知,能不笑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没月有处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将每月第一个五日称为端五。端午节也可以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午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纷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敬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式地过端午节哩!
今天是农历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也是每一年传统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的习俗,今天,我和妈妈就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有一个吃粽子的习俗,所以,在端午节那天,我们就包了多样的粽子,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我们早起起来,先洗漱,洗漱完后,我和妈妈吃了早饭,啊!早饭真香啊,有油煎鸡蛋,有油炸火腿肠,好多好吃的展现在我眼前,让我吃个够,我大口大口的吃,过了二十分钟后,我终于吃好饭了,我们就上街了,街上的东西也很多,有买鞋子的,有买衣服的,琳琅满目,街上的声音很大,很热闹,我和妈妈进了百姓量贩,百姓量贩真是凉快呀,我们进去了,看见了卖芦苇叶的,那里有卖馅的,妈妈给我了钱,让我自己去买,她在百姓量贩外面等我,过了十分钟后,我把妈妈叫给我的任务完成了。
我们到了家后,妈妈吩咐我,先把洗芦苇叶洗好,放在一个大盆里,再准备一些绳,我包好了你缠,我迅速把妈妈包好的粽子给缠好,妈妈包的粽子各异,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馅也不同,有山楂馅的,有蜜枣的,有菠萝的,味道也不同,有苦的,有甜的,我和妈妈乐的笑哈哈。
下出来后,我和妈妈边吃着甜美的粽子,边笑,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奶奶家玩。
到了奶奶家,我看到奶奶正在包粽子。
我看着奶奶的一双手灵巧极了,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绿色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奶奶包得既轻松又快,觉得这件事很简单,很有趣,于是就求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孩子,包粽子呀,看起来简单,但做着难。首先要找出一片小粽子叶和一片大粽子叶,小粽子叶在里面,大的在外面,卷成甜筒状,然后再往里面放米,也可以放上几个红枣,将甜筒填满后,用粽叶封好口,最后拿绳子绑上就行了”。听奶奶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按照奶奶说的去做,可做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不是掉米就是把叶子弄破。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的粽子终于包成功了,但比起奶奶包的还差很远。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做起来却难,做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才能做大。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熟悉的童谣响起,提醒我又到了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有点特别,因为,年年吃粽子的我,今年准备学包粽子给外公外婆吃。
听到我要学包粽子,外婆可高兴了,拿出早早准备好的材料,告诉我包粽子的程序,她说:“首先要把糯米淘好,浸泡一会,把粽叶洗干净,泡在水里,然后把馅料调好,就可以包粽子了。”看着外婆把粽叶折成漏斗状,我也开始跟着学。把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加上我爱吃的鲜肉,花生,蜜枣。外婆还告诉我,关键是糯米要塞实,再用棉线捆绑好不让它散开,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一个个小巧的粽子从外婆手里诞生,我手里的粽子还不成形,不是米多了,就是包上后散散地掉出米来。又弄了半天,还是不行,外婆拿过去看了看说:“米不要装太多,捆绑的时候要捏紧,这可是关键。”我照着外婆说的,重新包了个。嘿嘿!果然有模有样了,看着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心里特高兴,成就感油然而生。
今年的端午节很特别,不光是我让外公外婆吃上了我亲手包的粽子,我还泡了驱邪除病的草药浴,明白了端午节在门口挂艾叶菖蒲是为了避邪驱障。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俗的博大精深,在现代化日渐先进的今天,我们要好好地把这些宝贵的传统民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演讲稿篇十三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黄酒。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46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