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怎样制定合理的目标并达成它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参考。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一
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孝”,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关于孝的感人事迹一直发生,件件都令我们深受震撼。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黄香,他在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黄香对父亲就更加孝顺、关爱了。严冬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之前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捂热,为的是让父亲能温暖舒适的睡个好觉;酷暑时,黄香就用扇子将枕席扇凉,为了让父亲睡的凉快,自己不惜累的满头大汗。亲朋邻居知道后,都称赞黄香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黄香长大后,当上了大官,但他体恤百姓,孝顺父母,百姓们都颂扬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曾有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故事,它让天下的母亲收获慰藉。
20__年,一个叫田世国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大如天的真理。在田世国得知其母患得尿毒症后,他便偷偷地去了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田世国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手术成功后,田世国的母亲恢复得很好,然而,她却始终不知自己换上的肾是自己儿子的。田世国说:“如果我妈恢复得比较正常,器官排斥的比较小,我想这就永远是个秘密吧”。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更是一份拳拳孝子心!
“孝”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恪守的人生准则。《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可动摇。
做“孝”不必轰轰烈烈,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多一些为父母着想的地方,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令父母身心愉悦的事情。
大家共进一步,努力将中华传统美德—“孝”发扬光大!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二
今天,我在语文课上学习了《成语故事》一课。书中那绝妙的故事有时会把我惹得捧腹大笑,有时又使我热泪盈眶。其中让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齐宣王特别喜欢听吹竽,但是他又特别的爱讲排场。齐宣王每次听吹竽时,都喜欢叫300名吹竽手一起吹。那才吹奏的气势壮观,演奏的声音十分优美动听。这300名吹竽手都经常有丰厚的俸禄,有一个南郭先生本来自己不会吹竽,而他又想得到很高的俸禄,于是他就混到这些吹竽行家中。
南郭先生就这样混日子。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了。他也喜欢听吹竽,但他不喜欢合奏,只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他怕露出马脚,又没有什么良方妙策,只好趁别人不注意时偷偷溜走了。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读起来引人入胜,读完了更使人有感而发:一个领导或一个干部,对下面的情况不仔细检查,不分好坏,经常会给那一些不学无术的大骗子和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留下可乘之机。只要通过了实际工作,认认真真地进行了考察,就不会给那些不学无术的骗子和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留下一点儿可乘之机。这个成语故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要踏踏实实地学,学到一身真正的本领。如果在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时,你做了一点儿弄虚作假的事,就不会得到真本领,将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可曾听说过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学得一身真本领,敢叫先生拜顽童。”是的,今天的我们正在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将会等待着我们踏踏实实的学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领,是自己用汗水和劳动换来的。而不是这个成语中的一位叫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
亲爱的同学们,加油吧!努力吧!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汗水来换一身真正的本领。可不要学习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南郭先生!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三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骡子和铃铛》。这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了一个铃铛,骡子每走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音,比鸟儿的歌声还要悦耳动听。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骡子到菜园里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间,挥动竹枝赶到菜园,抽打骡子,骡子疼得直叫唤,跑出了菜园。又有一天,骡子拉着一车货,晚上回到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骡子是一头顶用的骡子,听,配上这悦耳清脆的铃铛声多有气魄!铃铛听到这番话,响得更起劲儿了。骡子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看到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问铃铛:“你发出的是同一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铃铛说:“叮当,请你听清,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声音,是为了警告你,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的时候,我理所当然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一位像铃铛这样的朋友,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提醒我们改正,在我们做对事的时候,鼓励我们坚持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共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也我有一位真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韩家铖。在我们上数学竞赛辅导课的时候,在我遇到不会的题时,他就会停下来帮助我;当他有不会的题时,我也会热心地帮助他。当我们两个都不会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讨论,共同来解开这些数奥难题。因此,我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平时一起吃喝,一旦有灾难就各奔东西的不是真正的朋友;能不断地给我们诺言,却永远都不能实现的也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在我们需要帮助时,给予援助和支持的人,是那些在极端困难中仍对我们不舍不弃的人。
最后我来告诉大家,要交一个真正的朋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交成的,要经过长时间的互相了解。他的品德、行为、心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品德,好行为和纯洁善良的心灵,那么他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人,也不值得你去交往。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四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
……前面没有路,只有碗口大的乱石堆,再前面是一人多高深的苇草、杂树,苇草、杂树密密麻麻,中间只有一条很窄的小道路,连牛车都没法通过,更不用说汽车了。
“困难摆在面前,但任务必须完成”,雷锋请来老乡在前面作向导。汽车在乱石中颠簸着慢慢前行,迎着苇草、杂树前进,汽车在浅水中度过了难关,把江叉子泡在了后面。
雷锋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兢兢业业的精神,在两年的时间里安全行车两万多公里,从未出过事故。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从现在起,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练就过硬的本领。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五
我非常喜《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很生动,很有趣。最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乌龟与兔》的故事。
一天为了证明自己跑得比对方快,乌龟和兔子决定来一场比赛。开始,当然是兔子天生的飞毛腿跑在前面,乌龟远远地落在后面。中途兔子觉得乌龟肯定赶不上自己了,便躺在路边大睡起来。而缓慢的乌龟却毫不停歇,坚持往前走,结果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读了这一个故事,我明白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是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有乌龟的毅力。却又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那个兔子,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中比别人聪明一点点或是比别人跑得快一点点时,就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强者骄傲自满时,那些勤奋的弱者也有机会胜出。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六
小时候我唯一的一本故事书就是《365夜》,厚厚的,有上下两册,整本书中除了封面和里面偶尔夹杂的几张彩页以外都是黑白的纸张,而且是那种泛黄的旧旧的感觉。那是大姨送给我的,很难想象像我大姨那样小学没有毕业的人送我一本书本,受益匪浅。如果是吃的东西的话,估计现在早就忘记了。
所以看见“365夜”这几个字总会联想到小时候那本故事书。还记得那书里有《懒惰熊》、《捞月亮》、《小飞飞的梦》等等,可惜年幼无知的我把它弄破了,现在连影子都找不到了。不过有些故事情节深深的存在脑海里面。《小飞飞的梦》就使我小时候经常做会飞的梦,梦里我穿着带有长长袖子的衣服,裙摆也很长,双手使劲的扑腾,就是飞不起来,下面还有很多人在追我。人家小飞飞明明是顺着院子里面的树爬到月亮上去的。长辈说爱做这个梦说明我在长高,事实上我很小就停止长高了。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七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乞丐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结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格林童话》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善,把挣到的钱救济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还听说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好心的农妇从败子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它。最终,野鸭为那个并不有钱的农妇创造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末了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死。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犯罪的不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别人的善良,逍遥法外,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可气、可恨!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人类家园!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八
我有一本《365夜童话故事》,书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
记得有一个故事叫《红宝石和蓝宝石》。里面一个穷小伙和一个公主恋爱了。国王看不起穷小伙子,就刁难小伙子。国王说:“如果你能得到太阳神的红宝石和蓝宝石,我就把公主嫁给你。”小伙子走呀走,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小伙子到了一个饭店,饭店老板听说小伙子要去找太阳神,就想要小伙子帮他向太阳神提一个问题,小伙子答应了饭店老板的要求。小伙子又走呀走,又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小伙子终于走到了_。小伙子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太阳神。太阳神对小伙子说:“我很佩服你的勇敢,我会给你两件宝物,或一个提问的答案。”小伙子想:就算得不到公主,我也不能失信于人呀!小伙子问了一个问题,太阳神把答案告诉了小伙子。小伙子走到了那个饭店,告诉了老板他向太阳神提的问题的答案。这时老板突然发现了家里有两个宝石,一个是红宝石,一个是蓝宝石。老板把这两颗宝石送给了小伙子。小伙子终于如愿以偿的娶到了公主。
小朋友们!我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小伙子是一个守承诺、勇敢的小伙子。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365夜故事》读书心得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九
这也可能是我第一部读书笔记,我很少有这个习惯就读书去做笔记。但是我醒悟了,我觉得读书就一定要做读书感想,体会等。把这本书里面看起来对自己很有启发的几句话总体起来,过一些时间再拿出来看看,就不会整本书去翻了,就像数据库索引,有利于管理。
这样书的作者是[美]卡罗,白朗。由“译言网”翻译。据了解,这也是“译言网”的第一部作品,网上看到很多评论说翻译得不好,其它我也不觉得,光盯着几个翻译有点误差的句子去琢磨,没意思,理想一本书所要表达的东西,就够了。
下面我说说书中主要提到点,让我很有感想。
ok的产品设计人员和工程师合作融洽。因为我们肩并肩,共同合作我们的网站。工程师写程序,产品设计人页写文档。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怎么才能把他们想要的做出来。
ok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他(陈士骏)他们都不怕,而且他坚信,只要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财富就会随之而来。
5.一旦你加入了团队并且感觉良好的话,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对团队不可或缺。团队的创始人所需要的,是能够完全信赖的执行者,是能够了解其心意的人。开始一个新公司,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创始人头脑中的想法——如果你能很好地实施,才是最有价值的。
6.要有很强的适应力。熟练掌握那些最需要的技能,不论它是什么?
7.行胜于言。不要空谈,也不要质疑。只管去做。创业团队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很多事情,不管是用什么办法。
8.即使再复杂的构思,也必须从一个易于理解和完成的,单纯、简单的项目开始。如果这种从简单创意到宏伟图景的阶梯清晰的话,就是好迹象。
9.流行的网站大多是在早期就获得了成功,并拥有一批真正理解和追随其宏图远景的铁杆支持者,就像digg点com和reddit点com一样。
10.如果你想要自己创业,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并把它完整地实施出来,当然这个创意还要足够简单,然后找到正确的市场推广方式。
12.也许对一个创业者而言,最艰难的决定就是什么时候应该放弃一个失败的创意。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懂得,适当地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自身的思想和见解,千万不能学习故事中的`年轻人,盲目地模仿别人,既没有学到新技能,又丢掉了自身原有的技能,让大家笑话。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里面讲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染丝、揠苗助长、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让我读的最有启发的就是愚公移山了.故事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岁了,家前面是山,出门不方便.于是便想和家人移掉这座山,开出一条路来.但老伴怀疑说:“凭你这点力气,连个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对这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愚公并不争辩,带领儿孙三人开始挖山.另据有个寡妇七岁儿子,蹦蹦跳跳也来帮忙.这样,从冬到夏的挑运,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河曲有个老头叫智叟,觉得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这样年老力衰,恐怕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反道说:”你也太顽固了,还不如寡妇的七岁儿子呢!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高,怎么会一不掉呢?智叟听了,无言以对.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听到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报告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这种坚强的毅力而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八两座山背走.从此,愚公的家门前再也没有高山阻塞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不放弃,那件事总会做好的。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二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乞丐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结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格林童话》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善,把挣到的钱救济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还听说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好心的农妇从败子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它。最终,野鸭为那个并不有钱的农妇创造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末了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死。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犯罪的不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别人的善良,逍遥法外,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可气、可恨!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人类家园!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读完《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它使我感到了古人的品格意志,古人的好学求知,古人的智慧谋略,古人的为人处事……其中,我觉得在我心中最精妙绝伦的是一篇莫过于《高山流水》了。它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有名的音乐大师俞伯牙游历到川江峡口时,忽然遇到了大暴雨,俞伯牙心有余感,便拿琴来弹奏起来,突然,琴弦断了,俞伯牙不禁惊道:“在这荒山野外,难道还有人在听我弹琴吗?”(古人认为琴弦断了,是有人在听的缘故)俞伯牙看远处的一个樵夫在听他唱歌,便与他攀谈起来,听了那位樵夫的话,俞伯牙认为他找到了五湖四海知音,便于樵夫结为异姓兄弟,约定第二年的今天在此见面,转眼间,那天到了,俞伯牙兴冲冲来到长江口,却不见樵夫。后来打听才知道,那樵夫早已病逝了,俞伯牙便宣布他从此再不弹琴。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我没想到古人的为人处事是那么正直,不像社会上的某些人,说他一定会做到,但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做到,如果我们都像他们一样,社会上就没有爱,人与人也不会信任,所以,我呼吁社会上各界人士:做人一定要正直,不能作假,一定要说到做到,做个正直的人。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通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四
在《兵猴传奇》里,书名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兵猴大白牙。
故事开头,猴王找到了三个鸟卵,一个自己吃,一个给王后蓝蝴蝶吃,一个给了地位低下的'兵猴大白牙,大白牙心里明白,肯定有事要它大白牙去冲锋陷阵,不然那枚鸟卵才轮不到它大白牙吃呢!大白牙不但不为这事沮丧,反而十分兴奋。它是整个猴群的兵猴,理所当然要打头冲锋啦。一天晚上,猴王带着猴群移动到了猛犸崖下,准备突袭绿头乌雕的崖。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这只绿头乌雕家庭(母鹰、两只小鹰)在几个月前来到,为了抚养小宝宝,母鹰每十天来捉一只金丝猴,到后来,隔的天数越来越少,每五天,每三天……猴王最后下定决心,要铲除这只绿头乌雕的宝宝,以减轻猴群的负担(隔几天就有猴被绿头乌雕捉走),猴王带着猴群等待绿头乌雕离开巢穴。清晨,绿头乌雕,离开巢穴去捕食,于是,金丝猴们搭起猴梯,让兵猴大白牙爬上了猴梯。大白牙上了悬崖,杀了绿头乌雕的两只小鹰,大白牙想返回崖下,结果却发现猴梯不见了,而绿头乌雕也回到鹰巢,大白牙只好与绿头乌雕拼死一战,这一战,打得真是激烈,最后,两动物同归于尽,同时归天。
绿头乌雕是金丝猴的克星,它一抓,就可以抓起金丝猴,但是大白牙以弱者的姿态对付绿头乌雕,你看看,这大白牙是不是勇气可嘉啊!
读书故事读书心得篇十五
我跟孩子读了《365夜故事》以后感触很深,这是一本中国孩子最喜欢的书,让孩子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有一篇《杜鹃学搭窝》,讲的.是杜鹃先跟燕子学搭窝,它看到燕子搭的是一块泥巴,就说:我最怕干脏活,谁愿意搭这样的脏窝!于是,它又去跟斑鸠学搭窝,可当它看到斑鸠的窝又简单又背阳的时候,就又飞走了。然后它又跟喜鹊学搭窝,喜鹊搭的窝又漂亮又暖和,可当它听说要衔一根根的树枝来搭成架,在一根根的叼来茅草铺好的时候,就摇摇头说:那么费事,哪有时间玩吗?不学,不学,花那么大的功夫我可受不了。直到今天,杜鹃还不会搭窝,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孩子读完了以后对我说:这个杜鹃可真懒,不跟它们学,到现在也不会搭窝。我说:对啊!我们不要跟杜鹃学,自己不会写的字,不会的题,要请教老师、同学,勤奋学习,不怕困难,这样自己才会进步,学得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14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