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一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二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三
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小数,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数不只是停留在数学课堂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数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小数。
这时,我心里又有了疑问:“这里的单价数量小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而且平时我们不是说多少元多少角吗?那为什么不设计能清楚地显示出几元几角的提示,而用小数来代替呢?”
苦思幂想,不得其解,没法,只好去向妈妈请教,妈妈听了我的疑惑,回答说:“这里的单价指的是单位数量的价格,这里的数量指的是商品的重量、个数、长度、面积、容积、体积等的量,而这里的小计则是指这件商品的总价格。这样用小数表达的显示方法可以简化计算,使货币的计算更一目了然。”知道了这些信息后,购物清单上所有商品的单价、数量、金额我全部都懂了。
这次超市旅行收获了美食,同时也收获了知识,真是一箭双雕。没想到小数的作用还真是了不起,减轻运算的负担,让人的思路更清晰,说起来还真是佩服把小数运用到货币运算中的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都在接触着小数,同学们不会忘记超市里的小数吧,在任何一个超市里,在每一种物品、食品及其他东西的身边,都布满了一个个标签,在那上面就是用我们所知道的小数表示着的东西的价值。
我们的生活,因小数的存在而美丽,让我们一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寻找发现小数吧,让小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吧!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四
趣 味 养 蚕
春天来了,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养蚕。有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看见有1位老爷爷正在卖大小不同的蚕,放学后,我就买了6只蚕宝宝,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发现:6只蚕宝宝大约要吃12片桑叶,蚕宝宝渐渐长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大,1只蚕1天要吃4片桑叶,所以每天共放进4×6=24片桑叶。
大约15天后,蚕宝宝吐出了丝,形成了茧,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蚕宝宝从“花生”里出来时,变成了白色飞蛾,飞蛾有1对触角、2对翅膀、6条腿。过了2天、1对飞蛾产下了100多粒卵,3对飞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兴了!
等来年春暖花开,我就拥有了300多只蚕宝宝,我一定会送给老师和同学,让大家与我共享养蚕的快乐!
豆 浆 + 油 条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袋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奶奶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买5根油条和5袋豆浆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袋豆浆5角,5袋豆浆“五五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脑袋,可还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浆和一根油条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眼睛一亮,这种方法真简便!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问 题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生活与数学
今天,我们家来个特殊的客人——收破烂的阿姨。随后,妈妈就把她带到了杂物间里,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阿姨和妈妈达成了协议,一斤废纸卖四角钱。只见阿姨麻利地将所有废纸绑得结结实实,再用秤把它们称了称,一共有16斤重。这时妈妈叫我算一下一共卖多少钱,我说:“妈妈,16乘4我没学过呀!”妈妈对我说:“用刚学的知识算算。”我灵机一动,想了想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六元四角钱。”妈妈问是怎么算的,我说:“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钱,1千克就是8角钱,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钱。”妈妈满意地点点头,阿姨也夸我真聪明。
我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呀!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五
三角形你在生活中很重要.
现在的楼房不但高而且很稳定,这一切都归功于建筑师们,在房子的侧面“人字架的部分会有一个三角架在房子的板带基础横部也有两个小三角这样房子就会更稳固了,不易变形,不易倒塌。
家里的窗户也是运用三角形的特征来做的,两个支点固定在墙壁或窗架上成为轴,一个点在另一侧安装把手或扣子,使它收开自如,安全美观,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与轻松。
柜子也是我们家中不可缺少的。工匠们在柜架的榫头处打进三角形的楔子,使柜子像磐石一样稳稳当当地站立着。现代生活馆里有些柜子上的三角形的边还能自由缩短或延长,可以使柜子分为好几层,更快捷轻松,看来三角形的功劳可真不小。
不仅三角形在屋子里外、窗户、柜子、电脑、书面上出现过,还在许许多多的地方出现过。比如:大门上,桌子上,自行车上,箱子上等等等等。不但这样,三角形还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本领——固定性。
三角形的固定性在生活中有着许多而又不可磨灭的作用,使我们更加方便,轻松,安全……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六
我们在学数学时,老是有同学问为什么要学数学,生活中别人又不会考你数学题,但是其实生活中充满数学,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不行的话,就让我讲一件事给你听听吧。
有一次,我去买牛奶,买东西嘛,总是要货比三家才能知道哪家便宜哪家好嘛。于是我跑了三家超市,发现了三家超市的价钱都不一样,而且优惠方法也不一样,我就想:那我要好好算一下才行了!第一家的价钱是50元,而且折扣是所有商品都一律八折,我要买5瓶牛奶,于是算式就是这样的:50x5x80%=200元。第二家则是一瓶52元,而且买三送一,算式就是:5&pide;3=1……2,52x(5—1)=208元。第三家:每瓶60元,满200减50,我想:60x5—50=250元。接下来,比较一下,200<208<250,肯定是第一家便宜呀!但我又想:第一家光去到都要花十几块,那相比之下,第二家和第三家都在我家楼下,这样一想,肯定是第二家便宜呀!
生活中,数学处处都在,只是需要你细细观察而已!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七
中午放学回家,上楼时,爸爸微笑着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从一楼上到四楼需要六分钟,那么从一楼到五楼要用多长时间?”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从一楼到四楼要经过四层,六除以四等于一点五分种,再用一点五乘以五等于七点五分钟。”
可是,爸爸却说:“不对。你仔细想想,从一楼到四楼虽然经过了四层,但是只走过了三层楼梯,那又应该怎么做呢?”
“噢,我明白了!”我拍了拍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应该是六除以三等于两分钟,从一楼到五楼走过四层楼梯,所以是二乘以四等于八分钟。”
“呵呵,儿子真聪明!”爸爸和蔼地摸了摸我的头。
看来生活处处都有数学,我们应该学习数学,热爱数学,探索数学的奥秘。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八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三天,早起做完作业后,我高高兴兴跟着爸爸妈妈去逛八佰伴,商场里人山人海,好热闹啊!一逛就到中午了,吃什么好呢?好久没吃烤肉了,于是我们来到六楼看到一家九田家牛肉烤肉,这家店正好有优惠活动,于是我们就进去点餐了。这家店的优惠活动是充值500元,在店内消费满100元,送价格115元的菜品,菜品里面有五花肉、虾、果汁等等很丰盛。因为我们是难得来吃烤肉所以充值500元有点不划算,所以我们还是按正常点餐吧,有虾、里脊肉、香肠还有蔬菜及饮料共点了258元。
很快各种肉和菜都上来了,服务员阿姨马上帮我们烤了起来,烤熟后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到半小时我就吃得饱饱的。该结帐了,妈妈问我:“怎么付钱最便宜呢?”爸爸查了手机又说:“美团app上这家店78元就可以买100元券,你觉得怎么用好呢?”我想了又想,回答说:“我们还是用美团便宜,买三张券的话,消费258元不到300元不能用,那就买2张券,另外58元就付现金吧。”最后我们付了(78x2+58)=214元,一共优惠了(258-214=44)44元。
通过这次吃烤肉我学会了怎样付钱才能省钱,在生活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太奇妙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九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电影,由于担心8月4日与上辅导班冲突,就想看看日历,可是,新家没有日历,就让妈妈翻看手机上的日历,没想到旁边爸爸插话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几。”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刚好两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么8月四号自然就是星期四喽。”妈妈忙趁热打铁都问:“那明年的8月4号会是星期几呢?”我脱口而出:“当然是星期五啦!”
“为什么?”
“因为明年闰年,二月多一天呗。”
“回答错误!手机显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这回轮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两天,这剩下的一天是哪儿来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准确答案,我左思右想,写了满满一张稿纸但就是算不出准确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时,突然,妈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见妈妈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对了,但一周有七天这事我怎么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刚刚好是366天(因为明年是闰年),就让366除以七,恰好余两天,不是刚刚好在星期六吗?我将想法告诉妈妈,妈妈非常是高兴,我又开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妈妈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几,连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几都算出来了呢!
对呀,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学会发现数学,研究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你一定会发现许多数学中的奥妙,刻苦钻研,认真发现,数学一定提高非常快,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奥妙吧!
爸爸打趣儿道:“晨晨,咱家日历不用买了,你就当咱家的日历吧!”晕!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十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
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篇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买药的故事,是晒课网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十一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__.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__.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十二
3月25日,我有参加了xxx三中教师的听课活动,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汇报如下: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基本功扎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教学的多样和精彩。
甘谷三中的李金萍老师讲的数学课,在课堂刚开始,就展示了深厚的数学底蕴,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李老师亲切大方的教态,标准的普通话,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李老师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了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她的语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师、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到知识。李老师讲课时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学生不时的发自内心的笑,让学生心情愉快的了解到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世界,还有这么奇妙的一面,调动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李老师讲的数学分析透彻,讲题思路清晰,整堂课,老师都在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中制造矛盾,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解决矛盾。达到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篇十三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53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