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5 14:26:41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
时间:2023-08-15 14:26:41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篇一

4、完成电信住宅楼、*住宅楼,农资公司住宅楼、食品公司住宅楼等部分改造(室内表改为户外表)工作,完成户内表改造80余户。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现销售税利,截止10月底累计实现经营销售收入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共计上交万元。

2、新增固定资产万元。

3、民用天然气费用回笼周期逐步缩短,欠费率由原来的40%—50%,下降到25%—30%。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今年公司的重点放在已建成的盐丰小区、滨江花园、国税局高楼、财富广场的庭院的户室安装工作;对高滩、坝尾槽新区的主管及庭院管作为特事特办、按照县*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抢时、抢进度与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步进行,做到了按时、按量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为高滩、坝尾槽的基础设施的落实创造了条件。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v^cj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加快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又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学校将逐步建立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三)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着眼打造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亮点,立项建设优先考虑专业教学团队组成结构优、学校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基础好、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等因素。

二、遴选立项(一)立项条件

1.团队师德师风高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个相统一”,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团队教师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在德育教育、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无违反师德师风情况。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相关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教师占30%以上。有优秀教师、水利职教名师(新星)、教学名师等,立项建设校级或省部级以上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或首席技师)工作室。

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教科研成果、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熟悉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标准,具有课程开发经验。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篇三

(一)重点学科建设

年对2个校级重点学科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后续建设经费;对 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建设验收。并进行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申报。做好申报省级重点学科1个和硕士点的准备工作。

2.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做好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积极推进与安徽工程大学就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签署协议。做好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

(二)科研团队培育

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案建设目标,遴选1-2个实践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强的校级科研团队进行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三年,对考核优秀的校级科研团队给予新一轮的支持,推荐申报省级科研团队。

(三)创新平台建设

1.继续开展校级科研机构的遴选工作,对2014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科技工作业绩遴选1-2个校级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2.完善“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完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集成、建库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地理信息深度挖掘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依托数字滁州建设,实现产业转化与示范应用,深化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产业技术团队,产出1-2项有带动和影响力的落地成果。

3.做好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做好重点研究项目与一般研究项目的遴选和培育工作,举办学术研讨会3-5次。

(四)科研项目申报培育

1.加强对2017高级别项目申报的指导工作,提前启动2017年各类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召开项目申报动员暨培训会。项目申请人应明确研究方向,提前撰写申报书,不受限项的教授和博士原则上要申报一个课题,学校聘请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对申报书提出修改意见,各学院应积极主动邀请同行专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申报书进行专项辅导,高质量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年校级科研立项资助一般项目20项、规划项目约50项和培育项目约20项,加强各类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和科研目标考核。

3.做好省市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积极承担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遴选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项目3-5个进行培育,开展项目预研。

(五)科研到账经费计划

年科研经费达到2500万元,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50%。

2.各学院根据签订的目标任务书的科研经费任务指标,完成科研经费到账任务。

(六)标志性成果计划

加强优势领域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催生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2-3部、国家级授权专利30项以上,力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所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数量持续提升、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突破。

1.深化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市政府三方合作;继续推进与全椒县、琅琊区、明光市等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做好服务地方的工作。

2、做好国家级星创天地“皖农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学院的建设工作,立足滁州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3.学校举办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对接会2次以上;各学院围绕自身学科优势,主办2次以上产学研项目专场对接会。

4.各学院成立二级科研机构和产学研中心,面向行业

产业形成至少1个稳定的合作基地。

5.以科技服务专家团形式,继续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活动。其中学校分批组织教授和博士等深入滁州市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发展现状,获悉第一手技术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意向洽谈等活动;各个学院组织全体教授、博士、有关教师深入企业,汇聚力量,集中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专题性合作洽谈活动,落实合作项目应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

(八)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篇四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新团队成立工作计划书篇五

摘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实现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同向同行、协调协同推进的必然要求与应然状态,是充分激发党建优势以推进业务发展的优势转化过程。当前党建与业务融合已取得显著实践成效,但尚存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挖掘不深入、视野不宽阔、格局不到位的实然困境。因此,需要着眼于未来,探究把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趋向,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良性运转状态。

作的结果,既不能单方面重视业务工作,也不能单方面重视党建工作,而是要将两者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全面分析。对于考核结果,应客观评价,对于表现好的要加以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要及时批评指正。同时,还要重视对党务干部的激励,加强专兼职党务队伍建设。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1481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