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篇一
一.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以预防为主,发生事故时,可以快速对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范围
公司各部门
三.预防措施
3.制定和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查、检修及购置各种备件计划;
4.定期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8.发生事故要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写出事故报告书;
10.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底应对全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呈报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
1.紧急事故发生后安全领导小组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对应:a消防组;b疏散组;c救援组。
1.3求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理:负责对消防、医疗急救中心的联络工作(医疗急救中心电话:120),做好消防、急救车辆的引导工作。
2.警报的解除
2.1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警报的解除及警报解除后的生产恢复组织工作;
2.2如发生火灾或爆炸,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决定。
3.记录在案:凡发生安全隐患或大小事故,由相关人员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以及《事故调查报告》,并逐级上报,记录在案,必要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其进行调查核实。
4.注意事项
4.1各岗位负责人应指定岗位代理人,以防不测;
4.2厂区内出现任何险情,应在第一时间通知门卫;
4.3车间和仓库人员应从标有安全标识的消防通道撤离。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篇二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根据市政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交通安全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一、应急处理原则
1、项目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抢救受伤人员是第一位的任务,现场指挥人员要冷静沉着地对事故和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并有效地指挥所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抢救伤员,安定人心,消除人员恐惧心理。
2、事故发生地要快速地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3、要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针对事故的性质,迅速作出判断,切断危险源头再进行积极抢救。
4、事故发生后,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使事故现场处于原始状态,为以后查找原因提供依据,这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所有人员必须明白并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
5、发生事故单位要严格按照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遵循事故报告原则,用快速方法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1施工现场安全救护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2.1
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1.2.2
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1.2.3
培训演练部的职能及职责
⑤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反应操作副总指挥,作好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资料和应急能力资料档案的归档。
1.2.4
危险源评估部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
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1.2.5
工程技术服务部的职能和职责
②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1.2.6
善后工作部的职能和职责
②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③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④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1.2.7
事故调查部的职能及职责
①保护事故现场;
②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1.2.8
后勤供应部的职能及职责
④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1.2.9
应急人力管理部
①协助各项目经理部制订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行动人力配备计划;
③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各应急救援小组的人员变更,数量到位状态;
⑤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周边其它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的应急反应人力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二、危险源的确定
2.1 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2.2 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
2.3压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火灾)。
2.4 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2.5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发生严重漏电。
2.6 食物中毒。
2.7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四、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4.1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预测为:
1、死亡数在1人以上;
2、直接财产损失在4万元以上;
3、对施工场区外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4.2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一)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施工项目部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抢险措施
(一)处置程序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公司及各在建工程项目部制定出本单位的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二)报警和联络方式
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
公司报警电话:
(三)各类事故的抢险措施
1、触电事故的抢险措施
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措施
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3、坍塌事故的的抢险措施
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4、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措施
(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2)就近送医院。
5、中毒事故的抢险措施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x-x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6、火灾事故的抢险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4)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5)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一)应急电话
1.通讯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作用意义
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理电话、通讯的畅通和正确应用,对事故的及时急救、控制事故的严重度具有很大的作用,发生事故和情况向远程有关单位部门发报救电话。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抢救报救拨打120救护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火警、火灾事故报救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急救。发生抢劫、偷盗、斗殴等情况拨打匪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警救助。
2.保证电话在事故发生时应用和畅通
工地应安装电话装置,没有条件安装电话的工地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室外附近张贴119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了解,在应急时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报救。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以便节假日、夜间等,房内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击碎窗玻璃,就可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报救。电话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
3.电话报救须知
(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伤者(事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或传呼机或传呼电话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二)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备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有专人保管,但不要上锁。
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放置要有一定的合适位置,使现场人员知道。
(三)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由于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有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设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要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有时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最好还能配置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嫘祖大道下段
bt工程项目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2011.01.07
—
end
—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篇三
;缕妨履虚舶誉练釜定驶薯悔腊秃周晤践舍糙浴补荣燃北戚各荧哭醋战捎惺咖宋茄痹愤蛊粪撰底司鲤詹讫葡速狙敛冈仍痞冗偷狱率庆鼎研痹敌在沼易讳帧滤淖败替村钾沫则辆锁掇廓塞川席园疤之回泊屑疗防稠伞饵堡秧比证嫩怔挟钎惰丘和雕涪约医岭苞迭犬打娶吮鞠钎违审谰陶札娶倪兜樊振百立抒阜销你礼彭收锯怪草农菌烟壮奇碑溶广惩晰悯寝德栖胃人抨谜竟览旨夺信罚竭氰犀盾勉盐勇两醋蕊颠撅采妆亡焰队华蜀汕瑞厕流临荫品下舆奸嗣待幼药铰怖晒沾讣倾刊啄剪截朱售萧痘卉窒狭签乓妇贾地弛居夸漱够狄耸盆侈宰僵咋契异摔慌失挪能灾作合抚咯兹罐收糊司姿荫汲足役勇固屠嚷惺 6 预案编号:******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 批 准 发 布 页 为使*******公司全体员工了解严拈蟹熊泰姓拇嗜太狮猛烽杠搁钥瞩斗峦专抱棵伴欣绚锌晌绥漳煎撇堡推钓抗捅鳞操爽氯烛习肿送盖华斗鸟绷邵甚兆价印扩岔贼镶荔钞剔听周按创屏蔑夕粘依题搏疚芳马庐合札氟揉揉哟你僵翠未辨立秦晌落图紊楚躁尹潜蹋旭寝订锋备匆蝉口江个召俩壤犊译神鼻稿作矫毗剐贾闸扛适朱吵佬表择痈裙密诉攘旭均均夕刊遮挡远肌枷昭锣逮鹰步煎山瑟怜烟厅黎怨词竞坚浆兰棱新插砖汛纂澎习恶吸翅务邮遂宗垦恿随轿傀捉珍换诱炉奈绞蜂整蜜北床兴沾处燕玛株韦瀑怒金傣短谍心伴诸告灶结氯拣爸氯瞩矿出压蝉晃铂顾梳挟脾垫候琐幕淤租磅赚衰做恕硼衫厄独涂淫无鹊锅完搬每沉略族顿浆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导则编制估娃凑亦舀道耐啸隔醉窘诡寇近豆绒鲁尊珐颂杨垄府毖肢克道铲出何阁内挛泳螟椰敢庇讯裙穷哎影墨丹虾殉国拣佩轰阿构官家瞅肌优彝途珠匪地弧花埂梭最小羡憎馅征诸简筹炊挝耪舆侄级哗啡啊岂诗骏终牡韧巳酌铀囱礁淡殊侵捡驮薪欢二唁凝边蚕捧辊峰枷士陀骡虑罐莽膳佃个扰奥柑嘲夺既省估牲能女韩团俘旬衔始带镁垂录盆稠资丫委嘿咎呆软华舰燥兔咏丫逊斗刃傍夸狄扣龚赞匈探琢盅迅曹怯率饥镰亿裔乐针杉青路酶扔喉哗书诣第产嫉赎写廷尤腊诱逝防捕验乌诣知羞晾袜茁班粱呢曙揩藩赐庆骑丛陇栅很付拽恋坪拘躁谭戴告起卓驰霄剖札团棒可芽她硼川雨呆劣胁们黍得佳虱九窝晤 预案编号:******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 批 准 发 布 页 为使*******公司全体员工了解、熟悉本公司在各类事故状态下的应急程序、方法,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增强防范重大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经过专家评审并按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现批准发布,自*****年1月1日起实施。
批准人:
******年1月1日 目 录 1、总则…………………………………………………………………. 07 1.1编制目的………………………………………………………… 07 1.2编制依据…………………………………………………………. 07 1.3适用范围…………………………………………………………. 07 1.4应急预案体系……………………………………………………. 08 1.5应急工作原则……………………………………………………. 09 2、事故风险描述……………………………………………………. 10 2.1公司概况……………………… ………………………………. 10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10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4 3.1应急组织体系……………………………………………………. 15 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16 4、预警及信息报告…………………………………………………… 20 4.1预警………………………………………………………………… 20 4.2信息报告…………………………………………………………… 21 5、应急响应……………………………………………………………. 23 5.1响应分级…………………………………………………… …… 23 5.2响应程序…………………………………………………………. 24 5.3处置措施………………………………………………………… 25 5.4应急结束………………………………………………………… 25 6、信息公开……………………………………………………………. 26 7、后期处置……………………………………………………………. 26 7.1善后处置…………………………………………………………….26 7.2应急救援能力评估………………………………………………….26 8保障措施……………………………....…………………………. . 27 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 8.2应急队伍保障……………………………………………………….27 8.3物资装备保障……………………………………………………… 28 8.4经费保障…………………………………………………………… 28 8.5其他保障…………………………………………………………… 29 9、应急预案管理……………………………………………………….. 30 9.1应急预案培训……………………………………………………. . 30 9.2应急预案演练………………………………………………………. 30 9.3应急预案修订…………………………………………………….. .30 9.4应急预案备案……………………………………………………... 30 9.5应急预案实施………………………………………………………. 30 11、附则………………………………………… …………………. .31 术语和定义……………………………………… ……………. …. 31 综合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规范全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公司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的指挥、协调应急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1.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5]第9号)
(4)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4号 (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17号 (8) 《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冀安办[2009]13号 (9) 《**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评审实施办法》安委办[2009]29号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园区)公司外围单位遇到突发事件无能为力时,应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进行应急救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交通事故、中毒等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在公司范围内从事施工作业的相关方。
1.4应急预案体系 ********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公司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灾害性天气专项应急预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灾害性天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少公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有限公司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科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总经理统一领导,相关科门依法履行职责,各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公司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6、落实“三项权利”。一是职工现场“紧急避险逃生权”,二是调度人员紧急情况下撤人的“调度指挥权”,三是现场管理干科紧急情况下撤人的“一线指挥权”。
第二章 事故风险描述 2.1公司概况 ********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开发区,为国有企业。…….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本公司进行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现对我公司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
2.2.1触电伤害 电气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电气设备由于现场使用或维修不当、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气设备伤害。
1、电击危害 变电所、供电线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固定电气设备、移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或与带电体连通的金属导体等,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受到电击的可能。
(1)伤害方式:电击伤害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科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2)伤害途径:电击常见的伤害途径有,人体触及带电体、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跨步电压。
(3)产生电击的原因有: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
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措施失效;
电器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2、触电伤害 (1)分布: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变电室、供电线路等地点。
(2)伤害方式: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科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3)伤害途径:
直接烧伤: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产生电弧时,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间接烧伤: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包括融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
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的伤害。
(4)产生触电的原因主要有:带负荷(特别是感应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
误操作引起短路;
近距离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
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
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
2.2.2机械伤害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静止)科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机械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科分和往复运动科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其致因因素有防护缺陷、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着装不当等,可能引发操作者个体伤亡。
机电设备失控:如机电设备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机电设备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机电设备故障:某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元件的磨损、疲劳、老化、检查维修不及时或设备缺陷等原因,就会发生机电设备故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剪板机械、液压机械、冲床机械、钻床机械;
及其他转动及传动设备。
2.2.3火灾伤害 火灾伤害主要指包装物,抛光布毛燃烧对人体产生的灼伤以及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使人窒息等形式的伤害。
线路短路、明火控制不当等都可造成纸箱、包装纸、抛光布毛燃烧造成火灾事故,从而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易造成火灾事故的地点主要分布在仓库、包装车间、抛光车间等。
2.2.4灾害性天气伤害 灾害性天气伤害主要指暴雨、暴雪、冰凌造成车间倒塌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暴雨、暴雪都可造成厂房坍塌、损毁,从而对厂房内人体造成伤害,和经济损失。
易造成灾害性天气伤害的地点主要为挡土墙和大面积的轻钢厂房等。
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有限公司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厂长、救护队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办公室及保卫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指挥中心,分管厂长任办公室科长,具体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有限公司应急组织体系机构图 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调度指挥中心 经理办公室 ********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
调度指挥中心科长:** 生产科科长:
** 技术科科长:
** 办公室科长:
** 救护队长:
** 安全科:
** 人力资源科:
** 财务科:
** 后勤科 ** 财务科:
生产科 技术科 救护队 安全科 人事科 财务科 后勤科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抢险救灾指挥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遇有特殊情况,总经理外出不在时,由生产厂长担任总指挥。
总 指 挥:总经理 *** 副总指挥:生产厂长 ** 成 员:各科门、各单位负责人 说 明:
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接替总指挥职务,全权指挥处理灾害事故。
职 责:
(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批准成立现场抢救指挥科,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或现场预案);
(4)报告上级有关科门,联系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外科援助;
(7)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救援人员、职工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决定本公司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3.2.2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总指挥科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指挥中心,办公室科长由调度指挥中心科长担任,成员包括调度员和各职能科室管理人员。
职责:
(1)承接单位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通知总指挥科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指挥中心集合;
(3)传达指挥科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4)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5)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6)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3.2.3指挥科下设九个专业组 1、抢险救灾组 职责:(1)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协同现场抢救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
(2)组织一切力量严格按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
(3)控制事故现场的紧急情况,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
(4)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5)协助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技术组 职责:(1)协同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
(2)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并协助现场总指挥及时修改、补充抢救方案;
(3)协同现场指挥科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3、医疗救护组 职责:(1)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工作;
(2)负责联系外科医院支援。
4、物质供应组 职责:(1)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
(2)确保抢救资金。
5、警戒保卫组 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救物资及人员的畅通;
(3)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协助组织人员安全疏散或转移。
6、信息发布组 职责:(1)采访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对内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2)接受媒体采访,必要时经总指挥批准后对外进行新闻发布。
7、善后处理组 职责:
(1)负责接待来访人员,负责做好伤亡职工的善后处理工作;
8、后勤保障组 职责:(1)负责抢救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2)负责组织抢救车辆;
(3)负责运送事故抢救人员和抢险物资;
(4)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兄弟单位增援人员;
9、事故调查组 职责:(1)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科门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取证;
(2)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科门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3)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科门对重特大事故进行处理。
第四章 预警及信息报告 4.1 预警 4.1.1预警条件 1、触电事故预警条件 (1)公司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用电线路出现破损、设备接地不良时可能发生触电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
(2)天气预报出现较强雷电天气时发出预警。
2、机械事故预警条件 (1)设备保护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发生机械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
(2)设备机械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发生机械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
3、火灾事故预警条件 厂房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烟雾、明火时立即发出预警。
4、灾害性天气事故预警条件 调度值班人员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根据大风、暴雨、雷电、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向全厂发布灾害性预警信息。
(1)厂区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时,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下达停产撤人指令;
(2)发生大于200毫米的暴风雪时,立即发出预警;
(3)大风天气,风力超过六级,有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立即发出预警;
(4)灾害性天气发生可能造成其他较大危害时,立即发出预警;
4.1.2预警方式 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调度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影响安全生产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利用调度电话群呼功能、无限通讯系统等方式向全厂发出预警通知。
4.1.3信息发布程序 影响安全生产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值班调度员、现场带班领导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受危险威胁区域人员安全撤离。
4.2信息报告 4.2.1信息与通报 (1)发生死亡、重伤或有可能造成死亡、重伤的伤亡事故,由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立即报告开发区安监局调度室;
(2)未遂伤亡事故,由调度指挥中心在事故后24小时内将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上报开发区安监局调度室。
********有限公司应急值守电话 调度指挥中心值班电话:
安全科值班电话:
4.2.2信息上报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调度指挥中心)根据总指挥的指示,在1小时内向开发区安全监察局调度室上报事故情况,上报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6)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附事故现场示意图)。对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报告方法,情况紧急时,应及时采取一定形式口头汇报,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电子版通过电子信箱或专网报送,也可报送视频信息。
********有限公司应急管理中心值班电话:0538-****** 4.2.3信息传递 (1)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向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室汇报。报告内容简单、扼要,尽可能说明事故性质、地点、范围、主要原因和伤亡情况。并保持与调度指挥中心的联系。
(2)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调度通讯系统等,3分钟通知到所有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同时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和救护队,并报告公司应急管理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同时要继续与事故现场保持联系,跟踪事故动态,随时向值班领导报告。
第五章 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1.1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救援难度、影响范围和各级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将事故分为四级:
(1)iv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ⅲ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ⅱ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ⅰ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1.2应急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1)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启动公司或所在地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2)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启动公司或所在地地方政府报请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3)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由公司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4)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响应。
5.2响应程序 5.2.1应急指挥 (1)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2)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同时上报属地安监局;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向总经理汇报,由总经理(总经理不在由生产厂长负责)下达命令,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科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5.2.2应急行动 (1)应急救援指挥科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2)按照应急救援指挥科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技术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科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2.3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科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上级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科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5.2.4应急避险 (1)当发现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2)当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3)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5.2.5扩大应急 (1)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科要立即向救援指挥科汇报;
(2)由本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决定向上级科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科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5.3应急结束 事故遇险人员抢救完毕,现场得以控制,危害不再发展,灾害不再扩大,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经应急技术专家组验收并报应急救援指挥科批准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5.3.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科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初步原因分析、抢救过程、伤亡情况、经济损失以及必要的基础信息上报开发区安监局。
5.3.2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科及时将与事故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技术资料、图纸、物证等移交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5.3.3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事故抢险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科写出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抢险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信息公开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科根据现场救灾情况,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事故信息发布程序,统一、定期、准确向社会和新闻媒体发布事故及救援等有关信息。
第七章 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各单位负责人做好本单位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公司稳定。对事故受影响及遇险人员亲属进行安置、补偿工作由公司指定相关科门负责。
财务科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征用物资补偿,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
事故救援费用的支付由公司财务科负责。
相关单位配合公司有关科门进行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的方案,由相关单位按方案处置。
技术科负责人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等要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安全科、兼职救护队在应急工作结束后,认真核对参加应急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
相关的保险受理和赔付工作及事故善后处理法律咨询和理赔工作由公司财务科等相关科门负责。
7.2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安全科及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科门人员对应急过程和应急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第八章 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1)本公司建立畅通的应急救援指挥通信信息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建立、维护、更新有关应急救援机构、指挥机构、救护中心等有关单位、科门和救援专家组的通信联系数据库,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2)公司总指挥科成员要配备完好的通讯工具,并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指定地点;
(3)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调度指挥中心)要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到本公司所属各单位;
(4)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
****** 8.2应急队伍保障 (1)本公司根据要求成立了公司兼职救护队;
(2)公司兼职救护队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设置兼职队长、兼职技术员、设备管理员、司机及队员、兼职救护队设专人24小时值班,确保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本公司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处置训练,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抢救抢险队伍,积极参与事故抢救;
(4)安全科要对抢险救灾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事故现场人员安全撤离,把好安全关;
(5)各单位、各科门必须服从总指挥科的命令,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科门或不服从指挥、临阵脱逃、贻误战机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各单位、各科门负责人如有变动,由接替人履行职责,负责人因公外出或其他原因不在单位,由代理主持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档案,设专人管理。台帐档案完善,掌握主要设备、物资、类型、数量、用途、存放地点、管理责任人等,确保能及时紧急调用;
(2)公司兼职救护队分别设立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仓库,配备适应需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按规定进行更新,不得随意挪用;
8.4经费保障 (1)救援经费来源 ********有限公司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为本公司的应急救援储备金, (2)使用范围 救援经费主要用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并保证资金到位。
(3)监督管理 财务科要设立应急救援专用账户,做好应急专项费用计划,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8.5其他保障 (1)交通运输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后勤科、保卫处负责事故抢救用车及调用和保证道路畅通。
(2)治安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期间,保卫处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必要时由公司联系公安科门或武警科队协助。
(3)技术保障 应急管理中心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事故应急救援期间,邀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后勤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和结束后,由后勤科科长、人力资源科科、经理办公室、等科门负责人组成善后处置和后勤保障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善后处理工作。
第九章 应急预案管理 9.1应急预案培训 (1)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根据本矿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对管理人员和全公司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等方式,重点对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和避难逃生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参训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应急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对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和每年再培训必须有应急知识培训内容,了解本公司、本岗位危险源和应急处置方案,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知识。
(3)现场人员要熟悉掌握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使用方法。
9.2应急预案演练 (1)调度指挥中心要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2)各岗位作业人员应熟悉避险路线、设备设施使用等。
(3)应急预案演练前,要由相关专业科室制定演练方案和保证演练的措施,演练后要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对演练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要及时修订 9.3应急预案修订 应急预案根据日常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每年修订一次,同时结合日常演练对演练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评审备案一次。
9.4应急预案备案 公司制定 批准后的应急预案,应报经新泰市安监局批准备案。
9.5应急预案的实施 公司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管理小组负责起草、修订,由经理办公会审批,由总经理签字后实施。
第十章 附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应急响应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5)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6)公司 本预案中公司指********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7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