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59:32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06-06 14:59:32 小编:zdfb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一

学生第一次在学校里接触计算机,抱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本学期主要是从感官上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用途,对信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正确掌握键盘的使用,了解winsdos系统提供的一些窗口的使用,例如:游戏中帮助功能的使用,画图软件的使用,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观察、思考、联想和大胆操作,能够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信息与我们的计算机朋友。

2、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中的工具基本使用,学会给图画添加文字标题和颜色。

3、初步络基础知识,会用浏览器工具,快速进入指定网页,保存自己喜欢的网页。

4、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的内容、时间以及例题的难易程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2、为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生理特点,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

(1)从学生的角度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可以上机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伴随着他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自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享受成功的教育” 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2)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注意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勤用实践,勇于探索。

3、许多知识和经验也可以由学生上机实践来获取。教材中设立了“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练一练”等栏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解类旁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二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供三年级学生使用,我校三年级共有两个班。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几乎是一个空白。据调查,其中有25%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电脑,但只限于一些最简单的操作,有60%的学生看见过他人操作电脑,但自己没亲手操作过,而其余的学生则没有真正看见过电脑。为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特定此计划。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并灵活使用鼠标、键盘。

(2)熟悉windows桌面、窗口,并能通过他们指挥计算机工作。

(3)掌握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4)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成为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5个单元,第一单元“与计算机见面”,让你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指挥计算机做事;第二单元“向计算机中输入字符——认识、使用键盘”,让你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并能在记事本中写日记;第三单元“熟悉windows”,带领你熟悉windows桌面,学会使用和管理“桌面”,认识计算机窗口;第四单元“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让你了解计算机中文件的管理方式,学会管理计算机中文件的方法;第五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介绍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灵活使用键盘、鼠标。

难点:掌握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三

1.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4.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本册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一册。本册共15课,其中心内容是在金山画王的基础上,让学生来体会在计算机中画画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与新朋友见面”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对电脑作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可爱的鼠标”中向学生介绍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然后在“鼠标陪我玩一玩”中用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操作;最后用“计算器帮你忙”让学生初步体验电脑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小键盘。第二单元共有7课,先通过“小伙伴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电脑画的特点,然后用“小树苗快快长”、“整齐的教学楼”、“五彩的窗子”、“花香满园”、“我能画得更好”这5课重点介绍“画图”软件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脑画作品“美丽的校园”。第三个单元是在学习完“画图”软件后,教材又安排了两课“金山画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电脑画画。在“金山画王”教学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学习不同效果的画笔,熟悉“金山画王”的界面,然后安排第二课,让学生利用贴图进行创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四

本教材是根据江苏省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际和江苏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编写的。

本教材是第二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

三年级共有学生130人左右,他们是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接班人。

内 容 周次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1

计算机的组成 2~3

计算机的应用 4~5

初识windws98 6

认识windows 98窗口 7~8

玩“纸牌”游戏 9~10

认识键盘 11~12

指法 13~14

认识《画图》 15

画线 16

画方形和圆形 17

画多边形 18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五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供三年级学生使用,我校三年级共有两个班。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几乎是一个空白。据调查,其中有25%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电脑,但只限于一些最简单的操作,有60%的学生看见过他人操作电脑,但自己没亲手操作过,而其余的学生则没有真正看见过电脑。为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特定此计划。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并灵活使用鼠标、键盘。

(2)熟悉windows桌面、窗口,并能通过他们指挥计算机工作。

(3)掌握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4)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成为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5个单元,第一单元“与计算机见面”,让你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指挥计算机做事;第二单元“向计算机中输入字符——认识、使用键盘”,让你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并能在记事本中写日记;第三单元“熟悉windows”,带领你熟悉windows桌面,学会使用和管理“桌面”,认识计算机窗口;第四单元“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让你了解计算机中文件的管理方式,学会管理计算机中文件的方法;第五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介绍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灵活使用键盘、鼠标。

难点:掌握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六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际,故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1.信息技术常识、指法练习、汉字输入及简单的文字编辑;

2.学会画图,对图形进行修饰;

3.了解桌面与“窗口”并学会整理“桌面”;

4.会启动应用程序,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5.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7.能上网浏览网页,下载图片、文字、网页下载简单的软件,播放音视频。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初步认识软件。

(3)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画。

(4)学会浏览网络,搜索保存资料。

(5)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

(6)初步掌握word的文字编辑及美化修饰

(7)初步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 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会画画学会使用画图软件,进而熟悉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通过浏览网页,初步了解互联网,并进一步学习网上搜索及保存网上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第三部分是通过学习word,初步掌握文字的编辑及美化修饰,让计算机真正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及学习。第四部分是简单的windows基本操作及资源管理,用于平时学生自己对计算的维护。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画图软件的使用,网上资源的搜索及保存

难点: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橡皮工具的使用;网上搜索时关键字的选择及条目的筛选。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八

本教材是根据江苏省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际和江苏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编写的。

本教材是第二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

三年级共有学生130人左右,他们是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接班人。

内 容 周次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1

计算机的组成 2~3

计算机的应用 4~5

初识windws98 6

认识windows 98窗口 7~8

玩“纸牌”游戏 9~10

认识键盘 11~12

指法 13~14

认识《画图》 15

画线 16

画方形和圆形 17

画多边形 18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849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