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一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描写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述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㈡教学目标:
《大纲》指出,低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以及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致了解内容。据此,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的词句和每一段的意思,了解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文明礼貌的教育。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现象不甚了解,因此,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壁虎尾巴具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程序
㈠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找壁虎的有关资料。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教具准备。
㈡学习新课:
1、新课导入。采用创设境,激发情趣导入法,以简笔画加上老师生动的叙述,将学生直接带入课文,使学生对新课充满兴趣,急于求解。
2、新课教学。先初读质疑,然后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教学录像,采用“问、读、议”的方法具体学习课文,从中释疑。最后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法逐段自学,教师再做点播,启发想象思考。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读重新获得对课文主题的整体感知。
三、说教法
㈠情境教学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图示法:低年级形象思维活跃,适当运用简笔画能激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导入新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当讲到壁虎挣断尾巴时,我随手将尾巴擦掉;讲到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时,又画出鱼、牛、燕子的图,使学生在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情境中。
2、演示法: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形、声、色的运用与结合,能有效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情感,把课文语文文字描绘的内容再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民学习三至五自然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自由读课文,接着通过教学光盘,让学生理解“摇、摆、甩”的样子,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学中,利用幻灯复合片进行生字教学。如:采用幻灯复合片换偏旁,借“准”教“难”,促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着。
㈡激发悬念多思法教师贩主导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激发创造欲,培养创造性思维。
1、审题设疑。齐读课题后,鼓励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等等,为下文作了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
2、情节设疑。利用课文片断,启发想象,如“小壁虎没了尾巴会怎么想?小鱼不借尾巴给小壁虎,他又会怎么想?引导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想象。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㈢以读为本,渗透思想教育,训练语感。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和“小鱼,把尾巴借给我。”让学生比较读,说说哪句好,为什么?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一句,觉得这句多了“姐姐”、“您”、“行吗”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问学生“这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后,觉得这个词应读得慢一点,因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从而说明壁虎尾巴强以帮助爬行。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及表演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司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说学法
㈠教给学生自学的办法。针对本课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多有反复,图、文结构大体相同的特点,设计“教——扶——放”的教学模式,看录象导学第三自然段,师生总结出“自读——质疑——讲座(释疑)——感情朗读”四步法,指导学生按四步法自学第四自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完全独立自己去学第五自然段。
㈡教给质疑、释疑的方法。教学中设计“读——问——读——议”的学习方法,在课文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鱼、黄牛、燕子不借尾巴的情况下,支持学生提出看法,说说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借此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求解的释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本课设计的特色
㈠做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㈡利用多媒体教学及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制造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
㈢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求解,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读中渗思想教育,又训练语感。
㈣重视创新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二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的意思。
2.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情景图。
2.师导入故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小动物们相约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熊在数完10个数后,便开始寻找躲起来的小伙伴。(课件出示:与课文里动物一致的小动物的尾巴)小熊挠挠头,不知道这些尾巴对应的.是谁了,大家能帮助一下小熊吗?(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的认读,相互评价,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
2.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组。(请小老师领读,教师正音)
(2)课件出示长句子,教师范读,生跟读。
3.教师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补充小结)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着重指导“比”字的笔顺:,注意第二笔竖提一笔写成,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难点)
2.背诵课文。
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师生做游戏“我说你做”,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动作。
3.我们上节课帮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来了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课文。
1.认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
3.表演读第1、2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
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生评议)
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示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
(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
6.指导朗读第3、4小节。
三、读读画画,认识动物尾巴
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涂颜色。
[教学板书]
6比尾巴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像一把伞孔雀——最好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动物小熊为引,组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的游戏。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三
江苏省南京市古平岗小学王蕾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几点感想。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教师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过简单的模仿说话,了解并掌握另一种文体——介绍体;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黑龙江省阿城市建设小学孙明星
一节课下来,有成功也有不足,现将本节课内容反思如下:
1、我利用小壁虎图片引入新课,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学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壁虎介绍准确,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热情很高。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识字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认字,学习效果很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为了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本课板书既用文字来表述,又配之以图画,使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4、本节课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扩展,体现了创新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5、教师没有融入到学生中,今后一定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真正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6、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都想扮演小动物们的角色,但当时我只叫了四位学生来分角色朗读。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角色朗读,效果也许会更好,能达到人人参与的程度。
7、在学生扩展小壁虎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时,教师的课件里有一些动物及他们尾巴的特点,但当时由于时间有些紧,没有放课件,现在感觉失误了;结尾播放课件,让学生配音,也是由于时间紧,没有进行。
8、班级学生特别淘气,男孩子多,上课纪律不好。今后,我应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另外,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宏亮。不知什么原因,学生这节课的表现不如平时。
《小壁虎借尾巴》教后反思
河南省济源市天坛潘村小学李秋霞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力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英小学王悦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 “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
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首先让学生要多读,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其间,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也可以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全班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此外,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相同段式内容进行反复的渐进的演示,反馈。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培养。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相应的素材,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拓展《尾巴的妙用》,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中心学校徐洁函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
但是我原本认为本班的学生家中没有什么课外书,课外积累极少,好多学生对壁虎不了解,让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也没有条件。而且他们读书往往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了他们壁虎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导入到课文的开头壁虎遇到蛇的一幕。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却没有了新鲜感,虽然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却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也许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更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汉川街小学程云
今天语文课堂气氛十分和谐,无论是朗读、回答还是拓展交流,学生表现都出奇的好。在欣慰之余,觉得我的课堂引入设计起了作用。
首先,我故作神秘地问:谁能告诉我,什么动物有尾巴?孩子们的兴趣被我激发,根据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谁知道哪只小动物的尾巴救了他的性命吗?”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由此导入新课,引入课文的学习。
教学中我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1、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2、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3、小壁虎借到了没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基本能画出来回答对,以后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自主的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牛、燕子、小鱼并做动作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小壁虎借尾巴时的焦急和说话时讲文明、有礼貌。进行礼貌教育。有意识的指导朗读。
因此要想学生学得好,关键还是教师的引导得法,教学设计合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蛇的尾巴能够再生吗?──《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四川省内江市十一小学校邱雪莉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正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当讲到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时,孩子们都觉得太有趣了。此时,我相机教学问:“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大胆地来说说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松鼠的尾巴可以躲雨,也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的说兔子的尾巴可以辨别方向;有的说鳄鱼的尾巴可以攻击别的动物……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也配合孩子们的回答给学生讲得兴味盎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表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动画片《小壁虎借尾巴》、头饰(有关动物)、实物投影。
2、课前让学生通过请教、查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请大家欣赏。
从学生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动画
教师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没有声音。
以当配音演员为诱饵,充分调动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
三、读课文
师:要配好音,演员得先读熟剧本(课文)现在我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得又熟练,又有感情。
(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给每位学生一个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
四、检查朗读情况
师:好,现在老师来检查演员读台词的情况。
1、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和句子,学生认读:
指名读、小组齐读、开火车读。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查和巩固学生认读生字词句的情况。
2、检查朗读:
⑴指名朗读。
⑵小组内分角色读。
⑶指小组分角色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指名朗读、分角色读等,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
五、理解课文
师:大家读得真好!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通过读,理清课文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六、表演
师:课文大家读懂了,那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在小组内先试着表演)
然后指小组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教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表演排练。且不急于表演,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都有表现的机会。其间,教师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然后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的方法,为说话、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课外延伸
1、续编《小壁虎借尾巴》:
师: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那想不想续编小壁虎借尾巴的童话故事呢?(出示投影字幕)谁先试试看!
(小猴子、小松鼠、大象……)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悟、去表达。通过填空续编故事,让学生体会、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
2、编童话故事:
(下课)
教师不断为学生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如:编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等,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五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6 比尾巴_ 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难点:理解壁虎尾巴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燕子、小鱼、牛”的尾巴的用处与壁虎尾巴的特点,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采用“以题流文法”组织阅读活动。
1.从课题入手,抓住“借”;直奔中心,使学生借助插图,按叙述次序分段读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等能力,把有关的语文知识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2.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对课文加深理解。
3.抓好从读到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方法,学习语气表达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你见过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投影)看图观察总结,壁虎是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可附在墙上爬行,有长长的尾巴,它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小虫子,对人有益。
(二)自学课文的生字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讲读第一自然段)
1.板书:给课题上的借字加上着重点。
2.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一自然)
3.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4.你理解“挣”吗?(用力摆脱)
6.作业 :朗读课文
(四)板书
26 小壁虎借尾巴
咬住 一挣 断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讲说课文:
1.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出示三幅图,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读出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时的话,说明什么?(很有礼貌)指导朗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点放在“借给我”。
2.为什么没借到,找出说明不借的理由的三个句子谈一谈,在说明它们的尾巴功能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学生)
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出三个表示它们的动作的词在下面点点(学生)
板书:摇、甩、摆。
3.指导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中有反复出现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爬呀爬”说明什么?(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总结:
(1)小壁虎从墙角到河边,从河边到大树上,从大树上到房檐下距离很远。
(2)小壁虎的尾巴还能帮助爬行,现在断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4.读7、8自然段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用语气来表达小壁虎的高兴劲。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能力。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这是它的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
“人的头发,指甲”等。
(二)我们在讲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四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为什么?”课文学完后你能正确地回答了吗?同桌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三)分角色读朗课文: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左右结构的“借”字,左边占得位置小一些。“新”字左右相等。
字形:“爬”左下包右上。
上下结构的“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
(三)课后作业
1.( )( )摇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2.( )( )( )甩着尾巴,在( )( )吃草。
3.( )( ),在空中( )( )( )( )。
(四)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加粗的字口头组词。
告诉 壁虎 不行 难看 借给 新尾巴
(五)抄写生宇词:
(六)作业 :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6 小壁虎借尾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2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