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美文篇一
端午节是夏日里的一股清泉水,激起我们被夏日灼伤的热情。
端午节到了,我们就放三天假,不过,这次端午节又有粽子吃啦。
一大早的,姐姐就像一个闹钟一样:“起床了,吃饭了。爷爷叫我吃粽子啦。”姐姐话刚刚说完,我就马上起床,穿好衣服。对于我来说世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今天一起床就可以吃到粽子啦,当然要起得积极一点啦。
一会的时间我就跑到桌子上,面对香喷喷的粽子,它们有的穿着竹叶,有的穿着笋壳,都五花大绑着放在盘子了,还冒着清新的竹子的'香味和糯米的香味,还有腊肉,豆沙。感觉盘子里的粽子在和我招手呢。
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姐姐在一旁说:“这个粽子是爷爷给我们的,中午叫爷爷过来吃饭哦。”我二话不说,点点头就开吃。分分钟我就吃了两个粽子,我吃到了一个豆沙馅的粽子,一个是腊肉馅的粽子。感觉端午节太好了,要是天天是端午节就好了。
端午的下午
过了美好的早晨,迎接我的是有趣的午后。
过了一会表妹和我找到了两根线,一个钉螺,然后开掉虾子,刚放在水里,没有多久就有虾子来吃钉螺了,虾子小心翼翼的爬出来,像一个侦查员似的,用钳子夹了几下钉螺。我没有动,怕虾子害怕不吃钉螺,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虾子上当了,虾子的钳子紧紧的夹在钉螺的肉上面,一拉虾子就上来了,我开心的说:“我掉到了。”然后我继续努力,结果有的虾子要上钩却在我拉线的时候松手了,害得我功亏一篑,哼,我可是不会放弃的,继续作战。
然后我用了同样的方法对付虾子,虽然有几次失败了,但是战功还是不错的,一下下掉了整整十只虾子。
端午美好一天,让我忘记学业的烦恼,成为寻找快乐的一员。这些就是我的端午小趣。
端午美文篇二
轻盈的时间,消失在指尖隙缝里,空留刹那间的模糊的背影,蔓朔了我伫立的张望的季节。
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紫陌。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
而你,踏着深深浅浅的梦行,飘香四溢行歌,裹着碧绿的心事,永恒不变的五月的涉水的.相逢,于端午节邂逅而牵念。满嘴的香溢于唇齿相依,盈满开来。不知不觉,走进了不管是屈原的记忆,抑或是伍子胥悲壮的历史,与此同时民间加以丰富而传奇,些许期盼驱邪些许警示,无不共同灿烂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蕴含。期待中沐浴了,去年刚成为法定的国家休息日。翘首,以湖北‘端午申遗’取得初步进展,虽然比韩国“江陵端午祭”整整晚了四年,但是,同样说明了我们中国对待非遗的进一步的重视。
告别了一月的梅弄,二月的铁梗海棠含苞待放了,于是大团大团的樱花迫不及待烂漫了三月。暮春的落红,寂寞了四月,然而,一抹芳香,萦绕于烟波的江南,徜徉在你我的记忆深处,守望中滑入了夏的荷韵。在经年的十指路口,彷徨地张望,不忍心的回首,蓦然。相识,相知,珍惜,内疚参差不齐。忘不了飘香摇曳的约定,如是用永恒的遥远跋涉生命的长河。
知道么,我们不需要人生的跨季,就如你浅浅的来,淡淡的释放五月的阳光,呼吸潮湿的干燥空气。涟漪了层层叠叠折射忧郁的蓝色,只是去怀想六月飞雪的疼痛,在疼痛中学会用蓝色,挽留,弥补缺陷的完美。
其实,五月是温馨的,随手掬得的阳光,如你的心情漾漫,穿过了岁月的枝摇叶蔓,倒映守望的繁华,情亲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
于是,五月也是浪漫,即使暖和的风,风的背后也篆刻了温柔的背影,拂拭着你容颜的沧桑。别忘了,只是让我们别忘了,曾经的美丽,曾经的那些牵手的相约,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动,心跳的声音需要我们去聆听,知道么?心瓣的律动,如诗的平仄,倾泻在笨拙的指尖,与你收拾。
我们,也许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知道,用心走过的五月,一直记录着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梦里,还是在梦外,同样值得我们回味。
或许如此,嘴角扬起的笑容,会阅读沧桑的相濡以沫;果真如此,眼角晶莹的泪珠,不仅仅是疼痛,更,抑或是幸福的抒写,相约的美丽。
閱讀更多经典美文摘抄訪問美文閲讀網美文摘抄欄目查閱,只為最純真的閱讀,一切成功源于積累,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文字是有溫度的承諾,愿溫暖你疲憊迷茫的時光。
端午美文篇三
老巷间悦耳的穿行叫卖,胡同街坊中回荡的笑语,伴随声声吆喝的老味道,伴随少年儿时的老味道。
盛夏,蝉在树枝上高亢的唱着热夏幽柔旋律,牵牛花繁盛开着的花朵在招蜂引蝶。在清晨的薄雾中,偶尔听见不远的河边传来阵阵铜锣声响和醇厚有力的男人划船时的吼叫声,我知道,这是端午前夕人们在练习划龙舟比赛,为的是力争拿好名次和尽量给观众带来精彩瞬间。
伴随端午即将来临的还有一件让我为之等待与兴奋的事,那就是卖冰棍的老大爷会窜村吆喝了。中午时分最令人难熬了,小孩们最期盼的是那个清脆的有点像上课时分的铃铛声响起,再等等,就听见低沉的吆喝声了,对,他来了。小孩们大都光着脚一溜烟便冲出门外,整个过程没有两分钟,生怕冰棍被抢卖完了。挑着两个木制的箱子的老大爷此时总是笑呵呵地说不要急,笑容在布满皱纹的苍老脸上绽放。小孩们把冰棍含在嘴里时,有的眯着眼睛,有的眼神迷离,无不享受着冰爽的一霎间,冰棍吃完后也不愿离去,紧跟着老大爷兜着村子叫卖。此刻回想起那一幕,嘴里感到冰凉,心里却莫名的温暖,或许它早已是童年记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垂暮之年回忆起亦如此。
端午前一天,大人们就为第二天的到来而忙碌了,出门去买包粽子的叶子或去山里采摘,再用温水浸泡数小时,接下来就可把原先准备好的香米或糯米和肉片、鸡蛋或香肠等内瓢放在叶子里,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完粽子就去把剥完皮的椰子的顶部切开,放椰子汁出来后,就把和好的糖精面粉装进椰壳,一般不会装满,因为椰壳的顶部会盖不住里面的煮熟后的面。这是我们地方话所说的“椰舟”,意为祈求幸福。一切就绪后就把它们放在大锅中,煮四个小时左右。一般都是先煮“椰舟”再煮粽子。这一天我们孩子是最按耐不住的,因为到处飘香的粽子味刺激着我们灵敏的鼻子。有时会趁家人不注意而偷偷跑进厨房,把粽子揣在怀中,飞奔出去。
端午后的第二天放学后我们一群孩子路过必经的山坡时,有谁提议,谁敢去捅下路边海棠树上的马蜂窝,他就是我们的王我们的老大,此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孩子们早就把出门前家长叮嘱的话语抛在脑后,放学就回家别在路上逗留太久,更别玩些危险的游戏等。而此刻孩子们被那句话激励着,热血沸腾冲昏了头脑,殊不知捅马蜂窝的后果会比他们想象中的严重得多。有三个孩子说干就干,开始寻找够长的干枯树枝或长棍,各自找到了认为能够帮自己成名的木条。其他胆小的孩子远远躲开,拭目以待着,三人来到蜂窝下方,当场气氛顿时紧张了,三人互望着,其实是有点怕,看看谁先动手。毕竟还是有人手快了,只听见“嗡嗡”作响,一群马蜂便倾巢而出,吓得三人丢掉木条狂奔,最后一人笑了,两人表情痛苦,原因是被几只马蜂蜇了,回家大人知道后免不了挨骂,被蜂蜇者还及时送往当地诊所打针,其中一人便是我。
端午节给许多人的感受不一样,毕竟是我国传统大节日,自有它的传统意义所在,传统总让我们追忆亲缘,享受亲朋好友在身边的那份静谧幸福快乐。从期待,到期盼,再到享受此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总是让人依恋与留恋。有人喜欢分享过程,而有人却埋没过程。
端午美文篇四
抹去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清寒的岁月因为端午节显得丰富热闹,而端午节则因我的童趣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深刻动人。
在老家,房子一间连着一间,破旧的古屋历经了久远的时光,沧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蜗居在一起,虽然拥挤简陋,却分外和谐,彼此客客气气。十几户人家即使有时有一些小吵小闹,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很是和蔼可亲。人与人见面时,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话家长里短,问寒嘘暖。
小时候,端午节随清风吹送,风度翩翩地来了。林家的老屋顿时沸腾起来。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们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炖、炒,一个个厨房里的香味传来,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传统的节日里,粽子却很朴素,料子就简单纯一色一样的糯米。心灵手巧的老家的亲人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手里忙个不停,艺术般的手,炉火纯青地包着粽子。宽大的竹叶,经过细心地清洗,折成特别的形状,包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糯米。棕树的细长的叶子做牢固的“线”,捆绑着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叶,恰当到极点。粽子,经过较长时间的水煮,一个个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妙在竹叶包装里的独特的形状。
我迫不及待地剪开粗线,剥开竹叶,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吃着有嚼劲的粽子,内心自然非常喜欢。那种特别的滋味在小时候猛烈地刺激着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难得的记忆。
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亲的带领下,先去摘采必备的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香味悠长。我们摘采完,兴致勃勃地捧回家里。
母亲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让我们去做。我们拿着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艾草,去完成我们的光荣任务。艾草摘下来时,一棵棵精神抖擞,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闻一下那久违了一年的气味。纯真的妹妹靠近用力闻一次,捏捏鼻子,摇摇头,不喜欢艾草的气味。我连说带笑,说艾草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能抗菌驱邪。这是亲爱的母亲告诉我的。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可爱的头,十分相信我的言语。
我拿下一株,态度极是认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每一个门都挂上了艾草,显得格外耀眼。艾草亲和力仿佛极强,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猪圈,鸭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会保佑猪鸭等牲畜兴旺,健康成长。我乐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带来的乐趣。
那个时候,我还会端着一盆略带红色的“云红”水。我先取一个干净的脸盆,放上洁净的水,打开一小包红色的粉末状的药粉。那就是我们闽南语说的“云红”。在脸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红”,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云红”,悬浮在水里的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母亲有时还让我们喝几口,说是药水清清,对人有益。我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热情高涨,用小手一次次泼出“云红”药水,洒在每一个房间里,还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洒上。我们甚至走进猪圈,不顾臭味熏天,洒脱地挥洒“云红”药水,把熟睡的猪吓得站立起来,哼哼地叫着,心虚地走着。
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博得滔滔不绝的亲切感。那样子,足以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写在我记忆的纸上,也能成为一段段思念绵长的故事。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42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