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能教案中公 内能教案免费下载(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8:25
最新内能教案中公 内能教案免费下载(8篇)
时间:2023-06-06 14:38:25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一

本节讲述另一类热力学过程——热传递过程以及热传递与改变内能的关系。首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进而分析系统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自然引出热量与系统内能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研究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能区分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有区别的

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热传递能够改变系统内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感受能量的转移,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本节内容稍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自主学习、讨论、讲解

铁丝、布、酒精灯

1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础知识提问:

1、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内能?内能于什么有关?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想一想,使一段铁丝的温度升高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

(2)热传递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

(3)热传递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1.热传递

(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①热传导:不借助于物质的宏观移动,而靠分子、原子等粒子的热运动,使能量由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②热对流:流体依靠宏观流动而实现热传递的过程,在对流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流又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当流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进而出现密度梯度时,高温处流体的密度—般小于低温处(水在0~4oc 时的反常膨胀现象除外),这时如果流体的密度由小到大对应空间位置的由低到高,在重力作用下,流体便开始作宏观的定向流动,密度小处温度较高的流体向上运动,而温度低处密度较大的流体填充过来,行成了流体的对流,从而使能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强迫对流——靠外来的作用使流体在高温处与低温处之间作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过程,例如制冷系统内工作物质的循环流动就是靠压缩机的工作强迫实现的。

③热辐射:不依赖于物质的接触而由热源自身的温度作用借助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辐射的强弱。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线进行辐射,温度较高时,热辐射最强的成分在可见光区。如太阳就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经宇宙空间传给地球的。

2.热和内能

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 等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 。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热量?能否说某一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为什么?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满足什么关系?

回答: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3)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做功,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如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电能等发生转化。

典例例题

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故c正确。

答案:c

友情提示:铁丝的温度升高从结果我们无法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2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答案:c、d

友情提示:注意区分状态量与过程量的不同特点

课后练习1、(1)内能增加(2)内能减少

课后练习2、铅的比热是0.13×103j/kg℃

设增加的内能为δu

δek= mv2-0 ①

δu= δek×80℅=c m δt ②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值得:δt=123℃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1.热传递

(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2.热和内能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δu= q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3)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

做功,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本节还需加强学生的能量的观点,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理现象,解感受能量的转移,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二

a.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c. 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热量的单位为焦耳

d.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建议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教材分析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教法建议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

教学重点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方法

讲授、综合分析

教 具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实质是能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二、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可以度量内能的改变量,单位为焦耳.

三、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题: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选项c正确

四、小节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五、作业

p20页-1、2

讲解

思考问题

自己分析出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思考并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内能改变”探究活动

研究空调机制冷原理.可以查阅空调说明书,上网寻找专业资料等.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三

1.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跟温度有关,知道分子平均动能的概念。掌握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 了解分子势能的定义知道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发生变化,知道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

3. 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内能的影响因素,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物体的内能和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课型 教法 教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引课:

( 动能、势能、化学能…… )

我们在初中曾学过物体的内能,今天我们来更加深入的学习物体的内能。

1、 分子有动能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之一: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说明分子一定有动能。

2、平均动能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的速率都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在分子相互碰撞时速率也会改变,但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处在中等速率。因此,在研究分子动能时,不是关心个别分子的情况,而是研究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我们引进新的概念:平均动能: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3、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说明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大部分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也有极少数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但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4、微观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宏观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 定义: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

2、 分子力做功

用重力做功说明:力做正功,力对应的势能减小;相反,力做负功,力对应的势能增大。

(1)当分子间距离从无穷远减小到10倍r。时,分子力非常微小,不考虑分子力做功。

(2)当分子间距离从10倍r。减小到r。时,分子力的

方向与分子运动方向相同,分子力做正功。

(3)当分子间距离从r。减小到不能再小时分子力的

方向与分子运动方向相反,分子力做负功。

3、势能曲线

取横轴r表示分子间距离,纵轴ep表示分子势能。

(1)r=10r。 ep=0

(2) rr。 r ep

(3) r=r。 ep 最小(负)

(4)r

微观: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宏观: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

气体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势能忽略不计。

1、 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影响因素:温度、体积、摩尔数。

定义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和 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

决定因素 物体的速度、质量、高度 物体的温度、体积、摩尔数

其他 可能为零 不能为零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四

(1)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示例

示例

一、引入课题

提问:什么是物体内能?它包括什么能量?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水吸收热量 与温度变化 满足关系

由题目知,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

代入数据得 = 2.4×10 –3 ℃

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例题2:关于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答案:cd

评析:本题着重考查了热量的概念,以及它与内能、功的联系与区别.

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五、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内能的利用

组织:分组

评价:调查报告的科学性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五

1.通过实例和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物理过程。

2.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就改变内能的效果来说虽然是等效的,但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3.理解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时里等效的物理意义,并能计算有关问题。

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

热功当量。

应答:卫星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卫星的动能跟卫星跟地球及其他星球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卫星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卫星的势能决定于它的质量和与地球或其他星球间的距离,卫星的内能大小与它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1.教师以实例说明物体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如将一铁钉在火上烧,铁钉的温度升高了,其内能也随着增加了。因为物体受热时膨胀,使分子间距加大,分子势能增加,同时分子运动加快,使得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又如将一杯水放在室内,水温逐渐降低,物体的内能减小了。

演示:在热功互换器内装一半乙醚,用软木塞盖紧,并将铜管固定后用软绳与铜管摩擦,管内乙醚不久便会沸腾将软木塞顶开。

分析:乙醚蒸气会将塞子冲开是因为人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管子和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结果。

再请学生举一些内能改变的实例,并回答卫星的内能是否能改变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才使物体的内能改变?

请学生分析上述实例、实验及他们自己所举的例子,归纳出,象铁钉、热水是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热功互换器的实验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

小结: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教师用压缩空气引火仪,将活塞拿出,在原玻璃筒内放入一块硝化棉。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块硝化棉点燃?

应答:可用火柴点燃(热传递的方法)。

演示:将活塞向下猛按,使管内空气急剧压缩而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外力做功的方法)。

小结:以上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收到相同的效果。

分析做功是通过物体的宏观位移来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物体的有规则运动跟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系统以外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跟系统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由此可见,它们的区别也就是做功使物体内能的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则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应答: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过程是热传递的过程,也就是物体内能增减的过程,物体内能改变了多少可用热量来显度。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六

1.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动能及势能,并且了解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内能由物体的状态所决定。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及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分子势能。

一、复习提问

什么样的能是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关系怎样?

二、新课教学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应答:分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在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内的分子运动方向不相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也不相同。

教师分析分子速率分布特点——在同一时刻有的分子速率大,有的分子速率小,从大量分子总体来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是少数,大多数分子是中等大小的速率。

教帅进一步指出:由于分子速率不同,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也不同。对于热现象的研究来说,每个分子的动能是毫无意义的,而有意义的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此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3)要学生讨论研究。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冷、热水的区别。

讨论结论应是:组成冷、热水的大量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则其动能也各不相同,但就冷水总体来说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热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教师指出:由此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1)根据复习提问的回答(地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形变的弹簧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便具有势能)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称之为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提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应答:当r=r0时,f=0,r<r0时,f为斥力,r>r0时,f为引力。

教师指出:由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好象弹簧形变有伸长或压缩两种情况,因此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也分两种情况。

①当r>r0时,f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r的增大而增加。此种情况与弹簧被拉长弹性势能的增加很相似。

②当r p=""

小结: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而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距离若增大(减小)则宏观表现为物体体积增大(减小)。可见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

(3)物体的内能。

教师指出:物体里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由此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①物体的内能是由它的状态决定的(状态是指温度、体积、物态等)。

应答,质量相等意味着它们的分子数相同,温度相等意味着它们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水蒸气分子间平均距离比水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得多,分子势能也大得多,因而质量相等的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②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也随着变化。

举例说明: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供给的大量能用于把分子拉开,增大了分子势能,因而增大了物体的内能,当水汽凝结时,分子动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分子靠得更紧密了,分子势能便减小了,因此物体的内能减小了。

③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的机械能等于0,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着和相互作用着,物体的内能永远不能为0。

b.物体在具有一定的内能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机械能。如飞行的子弹。

c.不能把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混淆。只要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不变,不论物体的机械能怎样变化其内能仍保持不变。反之,尽管物体的内能在变化,它的机械能可以保持不变。

(4)学生讨论题:

最后总结一下本课要点。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1.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难点目标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物体的内能

小结: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内能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小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有关.

问题3: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小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小结: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答案:a

变式练习

答案:c

学做思三:热量

问题1:什么叫热量?它的单位是什么?它用什么字母表示?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七

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2.知道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重点:理解并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做功和热传递等效性的理解.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1.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叫做热传递.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式能量的转移)

【例1】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一定量气体经历绝热膨胀过程,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选项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c.

【例3】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 比铁块的温度 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例4】请指出热量与内能、热量与温度的主要区别

内能教案中公内能教案篇八

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

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六节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37702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