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汇总(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17:35
最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汇总(4篇)
时间:2023-06-06 14:17:35 小编:zdfb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篇一

2. 开题报告是科研工作之始,“创新”要贯穿一切。要把注意力放在针对以上6个内容的“改进”、“发展”、“完善”和“填补空白”上。

3. 开题报告的内容在以上6个内容的文字份量要均衡,避免出现讲“概论”多,讲自己工作安排少的情况。逻辑上要有层次。写的时候要有承上启下的提示。

4. 要做好投影片。要反复修改投影片上的内容。编排要美观大方。要事先确定好每一个投影片投出时,同时要讲的话。

5. “实验”要讲可操作的`具体实验。每个实验都要同时注明要达到的目的或期望的结果,要指出做一个实验所需的时间,样品量、重复量等。

6. 在讲到以上6个内容时,要多采用把参考文献直接写到投影片上的办法。参考文献要用有份量的。

7. 要提供“基本背景读物”类的专著和书藉。

8. 要多采用科学语言,如图、表、公式、实物照片、摄象片段、符号(要交代含义)。

9. 要介绍“文献检索”的结果。开题报告要有一份文献调研总结作为附件。

10. 要提供一份“poster”图样。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篇二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篇三

1. 题目(题目中不要有字母、符号)

2. 指明研究对象或研究范畴

3. 指明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的什么进行研究。每一个研究内容都要清楚详实)。要指明难点和前人尚没解决的问题。难点、难题是体现水平和前沿性的地方。

4. 研究方法有哪些

5. 要涉及的设备和仪器有哪些。在什么研究工作中要用到哪个要逐一说明,不要笼统大略。

6. 整个题目所指工作具体实施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案。经费和进展如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路线图篇四

基于性能和功耗权衡模型的分时系统动态调频技术研究

1 acpi技术

2 dvfs技术

3 处理器性能监控技术

本节概述本论文所做的工作。首先根据前面描述的研究背景和动机制定研究目标,然后结合相关技术根据目标确定研究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给出计算机系统的功耗和能耗问题的严峻性,引出本论文工作的动机,并论述了从操作系统入手的原因;然后简要介绍本论文中涉及到的acpi,dvfs以及处理器性能监控技术;进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并概述研究内容;最后给出本文各章的内容分布。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本章首先介绍已有的使用dvfs技术降低功耗和能耗的研究工作,通过总结优点,阐述本论文部分思想的由来;而通过分析缺点,引出本论文工作的目标。随后根据计算机层次划分对相关工作分类,给出本论文立足于操作系统级的原因。最后通过介绍其他相关工作,描述本论文工作所处的研究环境。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本章首先分析了本论文所在研究领域中各主流实验验证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自己的实验平台。然后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具体平台软硬件参数。最后设计实现了几个实验,验证了平台的一些特性,并为后文进一步分析和实验测量了一些厂商没符提供的平台参数。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

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别建立了系统性能和能耗与处理器频率之间的关系。由于性能和能耗相互制约,通过提出最佳节能条件,构建系统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到该权衡模型下最佳节能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实验,对本章中的结论加以验证。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

为了将前文理论分析的结架应用于实际系统,本章首先分析实际系统和理论分析之间的差异,总结出三个主要问题。通过针对各问题的深入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综合各方案,针对分时操作系统,提出实现均衡性能能耗的动态调频策略。为了验证本章得到的结论,最后给出两个实验的设计和测量结果。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

本章将前文提出的最佳节能频率和动态调频策略实现为具体操作系统linux中的频率管理模块。首先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当前频率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动态调频策略所面对的问题并设计实现方法。接着通过介绍具体实现的数据结构和例程描述细节信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实现了该频率管理模块系统的开销和效果。

第七章 全文总结

本章总述全文。宵先总结本论文都做了哪些主要工作,进而给出本论文的主要贡献都有哪些,最后指出进一步工作的几个方向。

本章论述已有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的技术基灿。第一节首先介绍应用dvfs技术相关研究的现状,按实时系统和分时系统分类,分析各类己有工作的优缺点,引出本论文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节按照计算机系统层次分类,给出各个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工作,并说明在操作系统层面上进行降耗研究的重要性。第三节简要介绍其他层面上低功耗低能耗研究的工作。最后小结本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dvfs技术下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2 不同层次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3 其他低功耗/能耗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1 功耗/能耗测量方法现状

3.2 一种新型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3 平台参数测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

4.1 性能和功耗/能耗的理论分析

4.2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

4.3 最佳节能频率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

5.1 实际分时系统中的最佳节能频率

5.2 动态信息收集

5.3 细粒度调频

5.4 离散频率下的频率分配

5.5 动态调频策略框架

5.6 静态能耗扩展效果验证实验

5.7本草小结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

6.1 linux原有频率管理策略

6.2 动态调频策略设计与实现要点

6.3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数据结构

6.4 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例程

6.5 实验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2论文的贡献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37080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