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优秀(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21:37:04
2023年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优秀(四篇)
时间:2023-04-03 21:37:04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篇一

q 陆继文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

在二期课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收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的言语资料,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并从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动力和信心,也增强认真学语文,规范用语文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强调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共处,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个活动过程 即是一个组内合作,组外协同的过程;再次重视研究性学习,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有不同程度理解与体会,使其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感受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处处有语文。

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所以学习时间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课。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内课外结合方法,而课堂集中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论等问题。

一、:

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

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

1.上网游览、查询、筛选资料

2.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3.应用bbs发帖子

1.认知目标:通过材料收集,培养学生听、读能力

2.操作技能:1)应用bbs发帖子 2)上网游览、查询、资料

1.出示题目:《漫游语文世界》

2.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1.分组: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

广告集锦;校园风(校园流行语);口语荟萃(主要方言)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

网络语言;网上妙语(短消息)

对联;歇后语

2.收集:学生利用放假、双休日时间,走向社会,在读书看报,上网与人聊天,访谈,看电视,逛商场时收集材料。(各组学生以收集本组材料为主,兼顾其他)

1.学生可及时在"习客"讨论区中提出自己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求得别人帮助.

2.将收集材料以发帖子的形式互相交流

3.教师引导、小结

一.: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通过大量查阅,提高学生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制作电子读书卡片的能力

3.操作技能:1)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阅、筛选资料能力

2)进一步学习应用word制作读书卡片

1.将收集的材料筛选整理

2.制成电子读书卡

1.学生分组自行筛选、整理所收集的材料

2.按本组专题将筛选后的材料制成电子读书卡

3.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卡

2.同学评评议议

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为分析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作准备(也可从资料中选用一些有关的作为本组材料的补充)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2)能结合研究专题,用不同方式阐明自己观点

3.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询资料能力

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

a. 广告集锦:信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等

b. 校园风:精选校园流行语 对此现象的观点

c. 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d.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

e. 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成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

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f.网上妙语:(短消息) 按语句含义、语法修辞、句式结构等方式细分

g.歇后语:来历 种类(谐音式、摹状式、拟人式、讽喻式)

h.对联:起源 种类(正对 反对 串对) 修辞(比喻法 双关法 叠字法等) 书写时注意事项 尝试创作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3.操作技能:进一步学习应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小组同学每人负责完成一个环节,根据本组筛选后的材料,分析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制成演示文稿,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表达方式

1.情感目标: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认识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关切体验。

课堂上,由各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同学作简要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各组介绍本组成果(形式多样)

1.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2.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3.布置随笔: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课后发动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充实收集研究的内容,并自行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编辑成册,作为成果在班上展览,并以此次活动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对“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切已的认识。

2、要能够具体生动地讲述自己的见闻,能根据搜集来的素材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的作文。

二、活动策划

课前明确活动目的、活动安排。

完成选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搜集和调查、小组合作编册等工作。

课中主要用于交流活动感受、活动成果、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指导。课后总结和评价。

三、活动指导

1、明确活动目的、活动整体安排。主题:漫游语文世界/目的:在生活中学语文/整体安排(见策划)

2、选题。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或师生共同罗列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若干,请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题。

3、分组。根据选题或调查途径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推选出各小组召集人。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时间表及活动具体方略,小组要进行细分工,成员之间注意联络合作。特殊情况可单独一人进行调查。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对搜集的材料做好选材取舍,科学分类,精当说明(点评),整齐誊抄,汇编成册、冠名,使之成为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

5、课堂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组召集人向全班口头汇报活动情况,“推销”小组成果。

体验交流。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具体生动地口头陈述活动见闻。

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生活中语文现象的思考。

6、作文。两类作文题,任选一题:

①结合这次语文调查的经历,以“从生活中学语文”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针对这次调查中发现的不纯净的语文现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自拟。

写法指导:①选准切入点。一般来说,切入点要小一点、新一点,要用别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实”和“新”上有过人之处。②充分利用手头资料。写记叙文,要侧重于生动描写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现象;写议论文,要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③注重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可根据所选语言现象的特点和自己文章的主题来设计作文风格,要善于化用鲜活的生活语言。

四、活动评价。主动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合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活动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

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篇三

指导思想: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快乐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一.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探讨人名、街头巷尾店名、广告语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形成从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 活动重点

①搜集资料、归类整理并展示。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powerpoin讲稿。并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或手抄报在班上黑板报上展示。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语

2.学生活动

① 探讨“名字里的学问”。

②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

③个性广告小品趣味无穷。

④网络新语言、新流行语等。

五.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②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漫游语文世界主题标语篇四

漫游语文世界

青岛 林琳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

①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powerpion讲稿。并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

○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人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人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出示活动目标

五个小组分别展示

①广告集锦:

信心型 功用型 对比易记型 超常搭配型……

②校园风:

精选校园流行语,如:哇噻——、酷毙了! 帅呆了! 咆一一

③口语荟萃:

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④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如家乐福。

⑤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为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②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活动小结 -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2185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