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同步练答案人教版模板(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4:39
2023年语文同步练答案人教版模板(五篇)
时间:2023-06-06 14:34:39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语文同步训练电子版篇一

3、草虫的村落(新课标语文同步训练)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标语都很熟悉吧,标语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鼓动口号。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标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草虫的村落(新课标语文同步训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辨字组词

俏()庞()烤()巷()谥()

峭()宠()拷()港()谧()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娇小()()勤勉()()僻静()()

3、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

(2)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 )流了出来。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

4、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5、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xuè xiě)脉曲(qū qǔ)径负荷(hè hé)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天涯海角:不胜负荷:

3、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比喻句:

拟人句:

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语文同步训练电子版篇二

一、书法展示 [4分] (根据要求写古诗)

二、听记能力 [5分](先听老师读短文《风中的木桶》,然后根据短文内容答题。)

1.小孩把木桶排列整齐,往往一夜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2分)

三、积累运用[43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ū jí fěi cuì zhèn ěr yù lóng

2.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上横线。(3分)

抽噎(yē yī) 头衔( xán xián) 机械(jài xiè)

静谧 (bì mì) 炊烟(chuī cuī) 急躁( cào zào)

3.用的知识填空。(3分)

“鸿”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___部,再查 __画;用音序查字法,音序是 ______, “裹”的字义有:○1鸿雁;○2书信;○3大;○4姓。在“鸿毛”中应选第 ___种解释。在“鸿图”中应选第 _____种解释。在“来鸿”中应选第_________种解释。

4.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专心致志( )○1给与 ○2集中 ○3招致

张冠李戴( )○1居第一位 ○2帽子 ○3形状像帽子或在头上的东西

万象更新( )○1再,又 ○2更加 ○3改变,改换

美不胜收( )○1胜利 ○2优美的 ○3能够承担或承受

饶有趣味( )○1饶恕,宽容○2另外添 ○3丰富,多

5.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a.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广场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c.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的朗读语气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语气词及标点。(3分)

a.疑问 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_____

b.肯定 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_____

c.兴奋 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5分)

a.《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

b.《鲁滨孙漂流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 )

c.“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中“青春”是指诗人的青年时期。 ( )

d.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看出鲁迅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 )

e.“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正确。 ( )

8.联系语境填上诗句,或根据课文填空。(7分)

a.现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请你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震让灾区的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要鼓励他们学会坚强,你会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这是________在曹丕的威逼下而坐的诗,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上不同场合“我”的身份。(3分)

a.在学校里我是( ) b.在公园里我是( )

c.在汽车上我是( ) d.在剧场里我是( )

e.在商店里我是( ) f.在阅览室里我是( )

四、阅读感悟[18分]

(一)课内阅读。(6分)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戳我的脸。伙计们也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1.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反映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很悲惨。(3分)

2.文中写老板、老板娘打凡卡的动词有哪些?联系上下文,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打”?(3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收入稳定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吧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2分)

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2分)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1分)

4.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五、习作创新[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变了

提示: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周围的人、事、物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爷爷奶奶会上网了;爸爸妈妈爱学习了;同学变得乐于助人了;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家乡变得更美了……请你选择一个方面,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语文同步训练电子版篇三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粗bǐ()禁ɡù()烂màn()

磨cènɡ()yǒu()黑xī()利

zhàn()开jié()问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油光可鉴:

标致:

3.判断正误。(4分)

(1)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2)《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莎莉文老师怎样帮助海伦·凯勒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走向光明的文明世界的。()

(3)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4.名句积累。(4分)

在生活中老师给我们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老师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还重塑了我们的人格。请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来歌颂老师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选段回答问题。

1.本段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那么你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吗?请写出来。(两部即可)(2分)

2.在文中找出你所喜欢的词语,并将它们写在下面。(2分)

3.概括文段所描写的内容。(2分)

4.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现出来。你认为作者描写成功之处是什么?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5.你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4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间情分

张曼娟

下着梅雨的季节,令人心浮动,生活烦躁起来。尤其是上下课时,捧抱着大叠讲义,站立在潮湿的街头,看着呼啸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车辆,却拦不住一辆计程车,那份狼狈,无由地令人沮丧。

也是在这样绵绵密密、雨势不绝的午后,匆忙的赶赴学校。搭车之前,先寻觅一家书店,复印若干讲义给学生,因为时间的紧迫,我几乎是跑进去的,迅速将原稿递交从未谋面的女店员。

我chà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复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chà异地看着她的美丽。

原本,她长的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mì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的女孩。

我看着她仔细地把每一张纸整齐裁开、叠好,装进袋子,连同原稿还给我。付出双倍劳动,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她主动做了,还显得格外光彩。

离开的时候,我的脚步缓慢了些。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心情。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奋的热烈情绪,反而能在阳光、海洋以外,见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

望安岛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刚从海中捞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轻划,会发出“铮”的声响。夏日渡海,从望安岛到将军屿,一个距离现代文明更远的地方。有些废弃的房屋,仍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只是屋瓦和窗棂都绿草盈眼了。岛上看不见什么人,可以清晰听见鞋底与水泥地的摩擦声,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呢!

转过一丛丛怒放的天人菊,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我被一样事物惊住了——一部蓝色的公用电话。

不过是一部公用电话,市区里多得几乎感觉不到;然而,当我想到当初设置计划,渡海前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

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大城市的火车站规模不小,从下车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许多阶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过我们的负hè能力了。

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车站阶梯上,我们一步也挣不动,只好停下来喘息。一个年轻男子从我们身边走过,像其他旅客一样,而不同的是他注视着我们,并且也停下来。

“我来吧!”

他温和的说着,用卷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顶端。我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隐dùn在人群中。

着白色衬衫的背影,笑容像学生般纯净,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现代人因为寂寞的缘故,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然而又因为吝啬的缘故多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

人与世界的诸多联系,其实常常是与陌生人的交接,而对于这些人,无欲无求,反而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善意。

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人间情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觅()亢()

棂()芰()

2.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

chà()mì()

hè()dùn()

3.本文一共讲述了几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几件事的共同点是什么?(5分)

4.我为什么chà异?为什么那女孩“五官平凡”,我却觉得她“美丽”而且“不平凡”?(3分)

5.为什么离开复印店的时候,“我”的脚步放慢了?(用原文回答)(2分)

6.在澎湖的小岛上,看到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话,为什么让我如此动容?(3分)

7.从作者对车站帮我拿行李的男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

9.经济建设,吸引外资,促进合作,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就是本文提到的人与人之间,与陌生人之间,甚至不曾谋面的人之间的相处状况。通过阅读,结合现实,你对身边软环境的建设有何感想和建议?(4分)

(三)文学放飞(4分)

《西游记》这部名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请阐明你喜欢的理由。

三、作文(40分)

题目:欣赏_________(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

语文同步训练电子版篇四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nì名()广mào()kuì赠()叱duō()

2、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但愿人长久,。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沟。。

(4),举杯消愁愁更愁。

(5),独怆然而涕下!

(6),化作春泥更护花。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4分)

(1)《海燕》是苏联时代伟大的文学家()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他的名著有长篇小说《母亲》,还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我的大学》、《》。

(2)《送东阳马生序》选自《》,作者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4、指出下面句子所描写的人物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4分)

a.她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b.“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c.“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d.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胜:涯:备:极:

2.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括回答这个句子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4分)

4.上文的作者是朝的,他认为“迁客骚人”的做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认为古代圣贤的做法,。从而表明了他的伟大抱负是,。(6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38分)

(一)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5.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3分)

第①段:

第②段:

6.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3分)

7.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3分)

a处:

b处:

c处:

8.“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9.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1分)

10.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

(二)

水乡茶居(节选)

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阴、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12.找出文中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3分)

13.水乡茶居有什么特色?(3分)

14.茶居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3分)

15.在语言运用上,本文和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16.文章结尾说“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应怎样理解?(4分)

四、作文(50分)选一个题目来写。

1、题目:真正的朋友

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朋友,请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你心目中的真正朋友。文字在600~800字之间,文体不限。

2、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以“我家乡的____________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示:要写出地方特色以及过节的浓浓气氛。

语文同步训练电子版篇五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12分)

⑴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为知类。

⑸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⑹古人写雪,手法不一。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 ”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b.啜泣(chuò) 颔首(hàn) 孜孜不倦(zī) 海市蜃楼

c.妖娆(ráo) 匀称(chèng) 根深蒂固(dì) 盛气凌人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4、依饮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给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① 紫红色的面孔 ②浓正的长眉

③ 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 ④ 丹凤的亮眼

a、① ③ ② ④ b、② ④ ① ③

c、③ ② ① ④ d、① ④ ② ③

5、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4分)

【示例】原句:这本书是他送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送给我这本书的。

原句: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1)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

(2)改为突出“平凡人”的句子: 。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人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1)明卿:作者的好友。 (2)楚:楚地 (3)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6.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环境 、 的特点。(2分)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1梁君:即魏国国君。○2彀gòu弓:拉开弓。○3御:车夫。○4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5祠:祭祀。○6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8、划分朗读节奏(1分)

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1、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12、简要点评一下文中梁君这一人物形象。(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不见了,顶边的淡淡的细线也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3.通读选文,请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14.结合文意解释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暴风雨:

15.选文第④段写道:“(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请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3分)

16.阅读选文第⑧段,结合全文,说说“我”眼睛为什么会“湿润”。(3分)

17.研读下面两个文段,请对两个文段的人物描写做简要的分析评价。(4分)

文段一: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文段二: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礼服,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节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二)伟大的力量

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⑷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_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⑺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作者:冯仑 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

18.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19.第⑹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20.请分析第⑺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21.“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3分)

四、写作

22、题目: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607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