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级语文教案(通用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20:59
最新小学级语文教案(通用四篇)
时间:2023-06-06 16:20:59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一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双、梁、设、计、架、代”6个生字;理解:著名、桥梁、设计、架设、立志、争气、结实、美观等词语意思。

2、会用“著名、立志”练习说话

3、体会“茅以升爷爷立志为人民争气”的好。

理解课文一、二两段。

理解“著名、立志”等词的意思并会运用,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投影仪、幻灯片。

你知道我们国家哪些有名的桥吗?它们都是由什么材

料造成的?今天,我们学习的27课也是介绍桥的,它又介绍了

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听准字间,并思考课文都讲了些什么?

教师:课文告诉我们钱江大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志家茅以升

爷爷在50多年前设计建造的。那时,我们很贫穷、很落后,

但茅升爷爷和造桥工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我们的.钱塘江上

架起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双层的钱江大桥。

1、这课文生字词很多,不容易读通,读懂,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想想生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出示所有生字词,自由读。

②同桌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

③指名读生字词卡片,即时评议。

2、指名分节读课文。(把机会给中下生)

1、指名读一段,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①结合插图理解“两用双层”。

②“第一座”说明以前从来没有过,指导感情朗读第一句。

③“著名”什么意思?你能用“著名”说一句话吗?理解“桥梁、、设计”

④50多年前,能建造这么一座大桥,我觉得是非常地了不起,你觉得呢?指导朗读这一节。

⑤自由读一遍,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

⑥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师:茅以升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造这样一座大桥的?

1、男女分读这一段的两句话,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2、“立志”什么意思?茅以升立下了什么志愿?

结合插图理解“结实、美观、现代化”

3、茅以升为什么要立下这么个伟大的志愿?

4、读一读第一句,回答“那时候”指什么时候?

5、师: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茅以升不仅造桥技术高,而且具有一颗爱国这心,为人争气。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你有什么志向吗?请你用“立志”说一句话。

6、:

我们都少年有志,很好,我相信等我们长大了,不仅可以造 成更另结实美观、更现代化的大桥,做成更多连外国人也无法完成的事。让世界都知道我们人是通行的。

茅以升造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困难,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克服了困难,使钱江大桥架设在我国的钱塘江上。这些内容,我们下一堂课再学。

1、你能任选其中的一个生字,扩三个词语吗?

2、指导写“梁”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茅以升设计建造

让钱江大桥冲志来 (替人争气)

结实、美观、现代化

这堂课整体效果不错,能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处理教村。整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二

1.训练学生有顺序的说话,有条理的把制作过程写清楚。

2.鼓励学生乐于实践,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训练学生有顺序的说话并写清楚制作过程。

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来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在组内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1.展示一个小制作:用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

3.学生争先发言。

4.师述:老师相信,你们的小制作一定会更出色。

5.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大增。

二、分工合作,展示交流。

1.提出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制作,以组为单位开展比赛,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就能赢得最佳巧手奖。

(2)每组推一人介绍本组的作品,先说作品的名称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再说说是怎么做的,最后还可以说说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看哪组介绍的最好,就能赢得最佳口才奖。

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1)展示做成的小制作,每组推一个人介绍本组作品,大家提问或补充。

(2)评选最佳口才奖,并发奖章。

(3)同学互相观看,展示出来的小制作,自由交谈,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4)评选最佳巧手奖,并发奖章。

(5)请获奖小组另推一人,介绍获奖作品,注意讲清制作过程。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师述:刚刚那些小制作,是小组同学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其实,有很多同学独立完成的小制作也做的很好,同学们也来讲讲,由于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小制作,也可以写合作完成的小制作。

1.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方式:

(1)直接以小制作的名字来命题:如《小小储蓄罐》。

(2)可以以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为题:如《我成功啦》,《布娃娃真可爱》。

2.自主作文。

写的时候,一般先说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接着写制作的过程,这

是主要部分,可以分步骤写;最后,可写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

四、互批互改,共同进步。

1.最先完成的前五名同学的习作,评最佳习作奖,颁奖。

2.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3学生自己再次修改文章。

板书设计:我们的小制作

1.以名字为题

2.以感受或收获为题

感受收获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三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多媒体展示课件。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习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习。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习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四

小学语文

教案

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老师对于计划小学语文

作文

教案对不清楚怎么做,那么小学语文作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欢迎参阅。

《设计光路报警通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了解工程是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有效实践过程。

科学探究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机会:

能够关注应用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利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试着像工程师那样进行设计,体验设计制造的基本过程。

科学态度

认识到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将学到的与光有关的知识和所看到的相联系;识别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为学生播放电影《偷天陷阱》

一、提出问题

讲:设计这个场景的工程师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了问题。

2、讲:今天我们也来复制一下这个装置,看看我们能不能把想法变成实际。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戴好护目镜。

教师操作,请学生检测。问:行吗?谁来检测?我们利用了什么原理?

讲:看来我们的想法是可行的。

3、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完成一个?每个组也来试着复制一个报警装置,一分钟时间,看看哪个组最快,效率最高。

学生尝试。

教师检测

讲:你们现在就是一个团队,工程师在进行设计制造时也会成立一个团队,并且有明确的分工。我们的团队也要有工作的分配才能更好的合作。

小组分工,佩戴胸卡。

二、进行挑战

1、讲:现在我们就是小工程师了,敢不敢接收挑战?

出示任务卡

讲:你是一支著名工程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一家博物馆聘用你们的团队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防止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失窃。

工程师会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们的需求。

后面就是博物馆的通道,我们就要在这个场地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

2、讲:为了方便各位工程师的查阅,我把任务卡放在了设计手册的第二页,下面我们就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分组设计。

问:现在有什么问题吗?可以借助模型对我们的设计进行完善。

3、设计交流

讲:各个团队都完成了我们的设计,把自己的设计于同行分享一下。

提示问题:我们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其他团队有什么建议吗?

4、1分钟调整我们的设计

三、实践制造

1、讲:各团队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进行制造。

学生实践制造。

有问题随时停下解决。

2、各团队制造完成,其他团队可以检测效果。如何检验,可利用道具,如喷壶。

能不能实现安全的效果?与设计是否符合?

三、小结梳理

2、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3、讲:真正的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也会进行这样的基本过程,需求、设计、协调、评估。

4、工程师把设计图纸作为重要工作,下面我们来看看工程师的设计图纸,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继续思考。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信海凤 吉林省小学科学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同时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光学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叶片气孔细胞玻片标本等、实验记录单。

教师: 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插图、明亮光圈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幻灯出示图片的相关说明: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问题1:图片上一小格一小格的像个小房间的叫什么?

问题2:细胞这个名字,是谁最早取的?

师:想不想看看罗伯特。胡克的古董显微镜?

(幻灯出示罗伯特。胡克的显微镜)

(板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借助课本,自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师:今天我们也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出示洋葱)见过洋葱吗?

师:怎样才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至于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要观察细胞之前,我们先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翻开课本 页,两人一小组,借助手中的显微镜,小组讨论学习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思考对应的作用。

(出示显微镜插图,全班一起完成,并大概解释各结构的作用)

三、借助微课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1、播放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那么到底怎么使用显微镜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视频过程中,要思考,显微镜使用有哪些步骤。(播放视频)

师:有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老师可以适当地解释对光:利用反光镜把外部光线充分反射到显微镜里面去;调焦:让镜筒慢慢地抬升,眼睛从目镜往下看,直到清晰为止)

(准备明亮的光圈教具)

2、挑战一:对光。(对好光后会看到一个明亮的光圈,挑战成功后组长上来领玻片)

3、挑战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4、挑战三:观察 细胞

温馨提示:(1)对完光后不要再移动显微镜

(2)观察过程中尽量不要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边观察边记录,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完成试验记录单,做好汇报准备。

四、小组汇报,交流探讨

(让若干小组把试验记录单投影并交流探讨,老师及时总结,幻灯出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构造,让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旅行,你收获了哪些?

课后思考:假如在使用显微镜中,发现视野很暗,该怎么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592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