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从客观事实出发,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成果和经验。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让我们的总结更有新意。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业精于勤,荒于嬉。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志不强者智不达。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志当存高远。
1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1、有志者事竟成。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夫人必知礼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1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凡人之所以贵兽者,以有礼也。
19、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2、富贵不能淫,贫奸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25、出淤泥而染,濯清连而不妖。
2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0、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二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三
注释: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注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注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8.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四
1、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4、诚无老幼,有诚可嘉;信无大小,有信则誉。
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6、诚信铸就申城之美,世界共享玉兰之香。
7、诚信档案是最大的财富,失信记录是最痛的耻辱。
8、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
9、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1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五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7、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六
1、装饰也与美德相对立,因为美德是灵魂和愤怒的力量。
2、人而不仁,如礼?如果一个人不友善,快乐是什么?——《论语》。
3、为我的父母哀恸,求你们领我出来。——《诗经》。
4、精神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力,竖起了它的旗帜,使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现实的正义感得以发挥它的力量和作用。
5、坏脾气是人性中比较卑劣的一种,如果人们失去了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7、不这样做的人不会有智慧。
8、喜欢别人就是喜欢自己;别人担心的事,别人也会担心。白居易的《字林》。
9、礼貌往往代替了最高尚的感情。
10、一个好的学者,一个笨蛋的力量弥补了他的弱点。鲁氏的春秋使用。
11、在哪里建立成就,就在哪里开始生产产品。凡是有学问的人,凡是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必须先立身于行。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强良性散文。
14、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有希望,就有希望,就有光明。
15、拿学位和学位段来说,经常是足够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七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八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甥书》。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九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
中华美德体现了矢志爱国,体现了善待自然,体现了宽以待人,体现了尊师重道。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邱少云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埋伏在茅草堆的时候,敌人使用了燃烧弹,火苗随着风由茅草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这个时候,只要他从火里跳出来,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却任火在他身上乱蹿。
是什么使他做如此举动?是爱国的美德,是一种深切的情感,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善待自然同矢志爱国一样,一直被人们所推崇,也是中华美德的重要体现。我们青少年要从我做起,改进个人的环境观念和环境行为,齐心协力,使我们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永远有清洁的河流,茂密的树林,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悦耳的鸟鸣所环绕。
宽以待人也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在我国,有不少诗人,学者用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来赞美宽以待人这一美德。
“见人之过如已有过”、“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知”,由此可见,宽以待人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重要问题。
宽以待人是我们民族美德的精华之一,而尊师重道义何尝不是呢?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闪光点——美德!
传承导语: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五千年来一代传一代。今年,一个对全中国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度,更应该向全世界拿出我们的文明礼仪,发扬我国传统......
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孕育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悠久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德行气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始终都是屹立于世......
2000字【第一篇】立足今天,回看历史,流转的五千年时光如在眼前。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未中断的伟大文明。在这五千年中,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了无数辉......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7、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0、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1、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一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三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许就是道德的宗旨吧!
今天我听到一条新闻:一个反黑暗分子8年打倒一名官员。8年啊!整整8年才打倒一名官员,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甚至妻离子散。只为人民服务,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便是反黑暗与黑暗之间的道德差距。
就象莎士比亚说的:“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只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是等于没有一样。”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以儒家为主,以孔孟为代表的道德。人自我完善的过程是:自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天空,我们会让全世界仰望!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也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
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天真烂漫的少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东汉孔融四岁让梨,是晋代王祥“卧冰求鲤”,是明代朱冲秋“割股为羹”
孝是什么?
孝是我们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后的丰厚报答,孝是父母重病卧床时的细心照管。
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
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小孩,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剩下体弱的父亲和他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就把自己的一片孝心全都献给父亲。夏天,天气炎热,黄香每天晚上都要先把父亲蚊帐里的蚊子驱走,再用扇子为父亲把床上的凉席扇凉,以使父亲安然入睡。冬天,天气寒冷,黄香每晚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以免父亲受凉。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身为儿女,我们毫无理由地应该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来孝敬父母。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会,尊老爱幼,让我们将这种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光大!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最宝贵的美德,。
是我们取信于人的根本。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十分重视诚实守信,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年儿童自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精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从小事做起。诚实守信的品格存在于一件小事之中。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五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都难追上,所以我们说话要算数。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这就证明了讲诚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每人都讲诚信,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和谐。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七
九嶷山舜源峰的北边有一个孤单的小石山,石山下面有一个小岩洞,因为这个小山其形如象,故名“象岩”。传说这座象形石山,就是舜的弟弟象变成的。
象是舜的后母生的,后母为了让她的亲生儿子得到娥皇、女英,多次指使象去陷害舜,都没有成功。舜虽然知道了其中内情,但是对父母还是很孝敬,对象也如同胞手足一样亲热。这样就使象感动得又后悔,又惭愧。
后来舜帝要南巡,象便对舜说:“哥哥,让我跟你去吧!”舜帝想到弟弟从小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吹不得风,淋不得雨”怎能吃得苦?便对象说:“弟弟,我这一去不知有多长日子,而且到南方那种荒凉的地方去,道路遥远,你怎么受得了?还是留在家里好。”
象说:“我再也不愿跟母亲在一起了,我过去对你不起,我现在愿意分担你的艰苦。”
舜帝见弟弟态度诚恳,便答应下来。
头七天,他们遇到了暴火日头,茅草晒得要冒烟,石板上能烫熟鱼虾。
象被晒得火烧火燎,起了一身水泡。舜帝劝他:“弟弟,这日头你受不了,快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二个七天,他们遇上了一场暴风雨,茅草打得爬了地,飞鸟打得断了翅膀。象一身淋得透湿透湿。舜帝劝他:“弟弟,这么大的风雨你受不了,还是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三个七天,他们遇到一座大山,悬崖峭壁,连猴子也难得攀上去。舜帝又劝他:“弟弟呀,这山高路远,你受不了,还是赶快转回去吧!”象没有说话,却第一个向山上爬去。
这样走啊,走啊!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这一天来到了洞庭湖边,只见波浪滚滚,天水相连,湖面百鸟飞翔,湖中鱼群戏水。舜帝见了不禁赞叹道:“好一个鱼米之乡!”
这时象指着湖水说道:“哥哥,你看这水多清多明,我真想下去洗个澡!”
舜点头说:“去吧,洗去一身污垢,会更有精神。可不要走远了,洗一会就上来。”
象下到湖里,洗了一会就上了岸。说也奇怪,象的皮肤变得油黑发亮,四肢变得又粗又结实了,一下成了一个身高八尺,腰圆体壮的大汉子。舜帝看了,心中好不高兴!
又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来到一个大山前。刚刚爬上一个山坳,突然听得一阵呼呼的风声从右边的崖石里传来,接着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出现在不远的山路上。象说:“哥哥,你到那石头后面去,让我去收拾那大虫!”说着折了一根大树枝,迎面向那老虎走去,舜帝哪里阻拦得了!那老虎吼了一声,就朝象猛扑过来,象急忙闪身躲过;老虎又将尾巴一扫,象又闪开;这样闪来躲去,老虎几番扑空,渐渐地减了威风。这时只听象大吼一声,乘个空儿举棒向老虎的后腿打去,老虎惨叫一声,两条后腿被打断,一个翻身,骨碌碌滚下了万丈深沟。
舜帝这才放下心来,对象说:“好险呀!想不到你有这般大的胆量,这般大的力气。”
不久,他们来到九嶷山的消韶峰下。山下一块大平地,长满了齐胸高的荒草,一条河水从九嶷山里流出来,穿过平地,向北流去。舜帝赞叹道:“这是个水足土肥的好地方,如果开垦出来,老百姓就可种出好多粮食!”
象看到哥哥时时关心着老百姓,便说:“哥哥,你先走吧,我留在这里开垦荒地,给老百姓种庄稼,然后再去找你。”
舜帝听了,高兴地说:“好!”
“哥哥,你要多加小心,有什么危险,你就返回来找我。”象有些不放心。
舜帝高兴极了,亲切地说道:“弟弟,你在这里开垦荒地,可要注意休息。至于我,你放心好了!”
舜帝离开了消韶峰,继续向南,朝九嶷山的腹地进发。
象就在消韶峰下辛勤开垦耕种,饿了吃些野果、烧只野兔、喝口山泉,累了就躺在枯草上歇息。日子一天天过去,象耕了九百九十九亩田地,从不叫声苦,可心里老挂念着哥哥。
一天,忽然传来一阵轰隆哗啦的巨响,只见一股股黑水从九嶷山中汹涌而来,眨眼间小河两岸就被黑水淹盖了。这股黑水一直流了三天三夜才消退。
原来舜帝在九崖山里与一条作恶多端的巨蟒搏斗了三天三夜。那黑水便是巨蟒的污血。舜帝杀死了巨蟒,消除了大害,自己也不幸身亡。
消息传来,象悲痛万分。想起自己过去对哥哥不起,想起哥哥对自己的宽容和教导,一边痛哭,一边向九嶷山里奔去。由于过度劳累和悲痛,他没能到达目的地,便倒在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象死后,化成了一个石象。他前肢跪下,低着头,长长的鼻子直插地里,朝着远处的舜源峰伏拜。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八
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四大发明,更是让中国惠泽世界人民,让世界走近中国。而华夏子孙一脉相传的,也是中华文明最精髓之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那些传统美德,却一点一点被人丢却。
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二十出头大学生模样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有身强体壮的中年汉子,也有浓妆艳抹的妇女。突然,我扫见了一位老者,七十上下的年纪,背微驼,头发花白,他额头的皱纹上刻满了被岁月碾过的痕迹,皮肤像被水泡过了的树皮一样松弛。老人扶不稳扶手,身子随着公交车的一开一停猛烈地晃动着。但是,坐着的人,有的在与同伴谈笑风生;有的在低头看着手机;有的干脆成了“暂时性失明”和“暂时性耳聋”,任凭广播里一边又一遍的播放着“请给老人、孕妇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的话,依然无动于衷。老人站了一路,我想,即使是在七月盛夏,老人的心里也会有几分寒意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有的人平时大张旗鼓的喊着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在真正需要履行实际行动时而视而不见。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不仅仅是这些,当我们在饭桌上,是否遵循了长者先,幼者后的礼仪?当我们出门和回家时,是否做到了出必告,反必面呢?当我们与大人交谈时,有没有做到长着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呢?如今,年青一代习惯了随性,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些烦人的枷锁,趁早丢掉,孰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老祖宗流传、沉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明啊。
醒醒吧,不屑的中国国民,不要让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在消逝了,不要让我们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要等到我们已经丢失时才懂得珍惜!
中华传统美德自我鉴定篇十九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1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