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教案的编写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一些教案实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习作:
一、谈话引入。
二、写前指导。
1.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交流好词好句。
三、写作。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自行修改。
四、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作业。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二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通过数笔画、按偏旁分类涂色两部分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读读背背”则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基本常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填”,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对六个汉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将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中的花朵上。教师只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如,逐个数、逐个填;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这六个字中,“子、头、出”的笔画易错,“长、飞、火”的笔顺易错,在书写时要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另外,在填写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项“看看读读”,这项练习的目的有两点:首先,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其次,通过读带有量词的词语,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文中有一幅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小河里有两只鸭子;一只小花狗正在追蝴蝶。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如,找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如,一张桌子、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把椅子)。
第三项“读读画画”,通过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让学生复习认过的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图中的字分别带有三种偏旁“艹、扌、”。题目以三朵不同颜色的花为例,提示了涂字的要求,即“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红色。教学过程可分四步进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汉字,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读。
2说说自己在读了这些字之后有什么发现。
3教师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学生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4同桌或小组交流,通过交流互相订正。
第四项“读读背背”,这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1借助拼音,自己将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2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阅读中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因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阳,前面肯定是东,由此推断其余三个方向。)。
3启发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重点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难点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一、用投影仪出示:
进--退快--慢安全--危险买--卖。
正--反复杂--简单。
1、小声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请同学演一演,理解词语的意思,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3、让学生认读“退、危、险、买、卖、反、杂、简、单”九个生字。
二、日积月累。
1、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2)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2、读读说说。读例句,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从不同内容、不同角度说。
3、读诗歌《我爱祖国》。
先自己小声练习读,再同桌互读互听,最后进行展示读。
三、口语交际。
1、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配乐课件。
(3)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进行口语交际。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
(2)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
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4)竞选“最佳小导游”。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
4、小结。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去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这样,你将会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备注。
作业布置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你熟悉的风景区。
教学后记让学生互相交流,师抓住重点稍做辅导。能提高学生自学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通过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体验学习乐趣的舞台。4.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辨析字形,自己找出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悟规律,发展规律。
2、学生子自己读的基础上,自由选词造句,在读词语与运用词语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语言。3.进行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引时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二、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过程:
一、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二、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5、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过程:
(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三)展示作品,评作品。
(四)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五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本题要求学生积累的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词语中有一些音或者形的变化。特别是词语接龙。
三、习作部分注意启发学生写真实的生活。
课时量:3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读一读,说一说。
1、让学生复习背过的有关的成语,再让学生独立读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背诵。
2、引导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这类词语,如,“人来人往”“往xxx”“xxxx”。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留心这样的词语,多积累这样的成语。
3、结合本次练习,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动物成语、花草成语等,开展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学成语、用成语的机会,进一步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使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一写、背一背。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2、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读一读”安排的是读短文《鹏程万里》。
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鲲鹏与晏雀志向与能力的不同,作者希望同学们学习燕雀的高远。
1、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可以谈对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谈对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自身的体验方面谈,更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
第二课时。
二、探究与发现。
这次学习主要是学习拟人句。
1、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她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她微笑。
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照样字也写一些。
很明显,这个句子要注意,“还是”“还是”的连接作用。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话题分正、反两方阐述完全不同的看法。
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选择一个设和自己的职务。可以用书中的话题,也可以由学生确定话题,使争论的话题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
2选定话题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准备材料。参加辩论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个人的看法,梳理材料,达成共识后分配任务,或推选辩论主要代表。
3辩论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适时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反驳。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
4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辩论不仅要讲“理”,还要讲“礼”,培养学生文明的语言习惯。
第三课时。
五、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1导入,如,讲许多生活中应该拒绝的事情,让学生知道,真实的表达,发表不同看法,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从中选择值得写一写的自己的拒绝。只要是“自己说不”都可以。如,无论多小的发现,只要是自己的,都有价值,都可以写。这样,学生就能打开思路,就能愉快地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习作一定要“把说不的过程写清楚”。这一点应作为评价这次习作的重要标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六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朗朗上口,有韵律感。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运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让学生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写话”以学生喜欢的玩具为主题,写一写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展示台”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有词语,有成语,还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两处小泡泡提示学生要多积累词句,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分享。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
“我爱阅读”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识字加油站。
1.认识“弹、钢”等ll个生字。
2.发现“动词+名词”的构词特点,并拓展练说。
本板块列举的9个短语,描述的都是学生熟悉而又喜爱的课外活动,学生一读就瞳,无需单独讲解孤立的字义。可联系生活,讲读词语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从中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生字。
本板块要认的字中,“钢、琴、捏、环、滑”由于受方言的干扰,学生不容易读准,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本板块的词语构成比较有特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体会其构词特点。然后联系学生生活,拓展其他类似构词特点的词语,如“折纸飞机、踢毽子、练书法、做航模”。
字词句运用。
1.正确辨析“园”“圆”等4组同音字。
2.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练习说句子。
第一部分选取了4组同音字进行比较辨析和运用。对学生来说,同音字容易混淆,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在实践运用中减少错别字。如辨析“带、戴”这一组同音字时,可以先出示两个字的不同意思:“带”表示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样物件加在头、面、颈、手等处,也有推崇和拥护的意思。在理解词语意思后,补充词语,如“带行李、带干粮”“穿戴、戴红领巾、戴眼镜”,把上述词语中的“带、戴”用括号代替,请学生选用,并说明理由。在语境中让学牛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义。
第二部分呈现的3句话都有关联词“一边……一边……”。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了解“一边……一边……”可以用作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句子。如果学生表达有困难,可以提供一些内容,比如:“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小猴子一边晒太阳,一边……”,打开学生的思路。
写话。
先说后写,写出玩具的样子和好玩在哪里,表达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这个话题贴近儿童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可以引导学生从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再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玩具,如“雪白”“长长的”“胖乎乎”。在写话之前,可以提供写话的范例,引导学生写话时注意“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等格式要求。
写话示例.。
展示台。
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和习惯。展示台以不同角度提供了词句积累的范例,可先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积累词句:明白积累的词句可以从课文中找寻,也可以从课外书中摘录;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类别积累名词、描写同一内容的形容词、名言警句等。
在学生交流积累的词句后,可请学生自主制作积累的卡片并进行展示,在交流评价中逐步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全诗形神兼备地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要注意读准“纶”字的读音l已n,后鼻音“蓬、映、惊、应”,多音字“得、应”。学生如果提问一些不懂的词句,教师可相机给出恰当的解释。如“蓬头”是指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样子可爱;“稚子”指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纶”是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指钓鱼;“借问”的意思是打听问路。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围绕一些不理解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如“儿童团员、扫荡、敌人、八路军”,也可以围绕课外观看的影片《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交流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或者是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学生如果有兴趣,教师也可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给学生听一听,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七
教学目标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难点自主策划秋游活动。敢于展示。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郊、枝、笼、球、帆、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
请你读完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2、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2)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3)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4)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5)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6)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二、日积月累。
1、读词语。
(1)自己先读几遍。
(2)找伙伴读,读给伙伴听,互相正音。
(3)看多媒体图片,找相应词语贴于黑板,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1)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2)课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园风光。
(3)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4)请带者美好的感受读一读《秋天到》这首儿歌吧!
(5)读给同伴听,互相正音。
(6)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7)教师指图画引读。
(8)试着背诵。
(9)抽查背诵情况。
三、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的计划做得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谁是最佳“旅行社”。先请每个“旅行社”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挑选景区。
(1)分组商议:第一步应该决定到哪儿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己的建议,然后。
大家再讨论,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做辅助说明。
3、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1)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2)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参与太论并提示要点。
(3)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4、总结。
(1)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2)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四、展示台。
(1)总结式导入。
(2)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3)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4)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备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梨--利(顺利)。
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我会写: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苍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会读:娃娃胳膊光盘名片旅游团。
山峰巨石枫树菊花风景区。
翠鸟甲鱼高粱橘子降落伞。
勤劳观察认识尤其奇形怪状。
教学后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是人体器官)。
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眼睛、耳朵、手掌……)。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笔顺,并规范书写。
2、积累词语,培养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部编人教新版语文一下《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九
1、指名一生唱《小乌鸦爱妈妈》。
2、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的这篇课文吗?那只爱妈妈的小乌鸦,深受我们小朋友的喜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道回报父母关爱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大家喜爱的。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正音。
1、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只有一个儿子”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1)指导读句。
3、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用曲线划出三个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表现的句子。
4、个别读三位妈妈介绍儿子的话,要求读出妈妈们的`不同语气。
5、小结,过渡:一个妈妈为自己儿子的聪明伶俐又有力气而感到自豪;另一个妈妈也在为自己儿子有一副美妙的嗓音而骄傲。只有第三个妈妈平平淡淡地介绍了自己的儿子。
6、三个妈妈一边谈论着三个儿子,一边打完水,拎着水桶往家走。一桶水可重啦!(出示此句)这桶水究竟有多重呢?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七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哪句话写出了这桶水很重。(练习)。
7、正在妈妈们最累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看到妈妈这么吃力地拎着水,他们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小朋友交流一下刚才划到的句子。
8、指板书师述,是啊,难怪在一旁亲眼目睹这一幕的老爷爷会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再次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1)看见这一幕的老爷爷真的不明白有几个儿子吗?想一想该怎么读。(明知故问)。
(2)多形式练读。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了吧,可是,那些妈妈还不明白,你能不能告诉他们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母亲作为对象,练习说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4、学习猜谜语。
谈话激趣。
第一关:我会说看谁说得多。
1、出示题目中带偏旁的字认读。(在汉字王国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汉字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汉字朋友有什么特征?能说出他们的偏旁吗?指名学生一一说出9个字的偏旁,教师相应板书。
3、认读偏旁。
4、偏旁大搜寻。(有这些偏旁特征的汉字朋友还有很多,把他们邀请出来。小组成员合作,比一比哪一组邀请的汉字朋友又快又多?)。
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根据偏旁的字数给每一小组加分)。
6、扩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偏旁?都有哪些汉字朋友?
第二关我会连。
1、认读词语,找朋友。分组合作连线,交流汇报。
2、你发现外面下半圈“红红的、绿绿的、白白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
3、读出词的不同意思。如:把“可爱的”与“小猫”连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一是小猫很可爱;二是可爱的是小猫,不是别的。指导读好语气)。
4、扩充练习:“可爱的”还可以与谁交朋友?找出课文中外圈词更多的朋友。(哪个小组找得多,得分最高。)。
第三关读读说说。
1、过渡:小朋友真聪明,顺利地闯过两关,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些词语吗?(出示课文中的四组词语认读)。
2、我的发现:每组前后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3、应答赛。师说前面两个词,生答后面的叠词。或师说后面的叠词,生说前面的词。
4、加赛:你知道还有那些词也能这样说?
第四关我会猜。
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们马上就要抉出今天的擂主。
1、读两则谜语,做到读准音。
2、集体交流:分组读谜语、猜谜语,猜对的小组加分,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
3、扩展活动。
对抗赛:分小组出谜语,其余小组猜。出谜语的小组与猜出谜语的小组加分。
总结、颁奖。
1、总结。
2、对今天获得擂主的小组颁奖。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一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4.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5.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江、河、沟、海”,引导学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明确: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三点水旁。
明确: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与水有关。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1)出示生字: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2)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后五个字都含“穴”。
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
(厂字头:厅、原、厩等;穴宝盖:窝、窗、窃等。)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过渡引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有多种意义,再组成词语就更多了。下面就来看几个:
(1)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涕为笑”中“涕”读“ti”不要读成了“di”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理解。
学生明确: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几个词语中“笑”的程度稍浅,“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为笑”则写出了情感上由悲转喜的变化。
2.知识拓展,还有哪些关于笑的词语?
(小组讨论,明确:苦笑讥笑狞笑嘲笑谄笑哄堂大笑哑然失笑等)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思考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学生熟读、识记词语,交流讨论。
明确:“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即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对剩下的词语进行验证。(出示课件)
教诲:“教”和“诲”都有教导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灾难:“灾”和“难”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软:“柔”和“软”都有轻柔的意思。
4、课外拓展: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追赶跳跃飞翔打击疯狂温暖弯曲等
四、句子朗读
1、出示句子。
明确:说明小马很高兴,活泼。
朗读指导:用轻松,愉快的口气读这句话,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小马怎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有点不好意思。
朗读指导:用犹豫的、不好意思的语气读,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
(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问题预设:从加点的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出应该有的语气。
3、总结方法,分小组比赛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翻译内容:
明确意思: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熟记内容。
4.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
六、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这篇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学生反复读文章,交流领悟)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来像是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七、课堂小结:
就像《好天气坏天气》一样,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由浅及深的表达着“角度”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画杨桃》,先直接明了的阐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杨桃被画成了五角星,这是由于“我”所处的角度不同,和平时看到的杨桃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小马过河》中,老牛说河水很浅,是因为老牛比较高;松鼠说河水很深,是因为松鼠体型比较小。小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的结果是“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二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字卡、图画和歌曲。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课文,多读两遍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蜻蜓、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字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读得最准确。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一)读第一自然段。
1、看来大家复习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什么季节?(夏天),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悠闲、开心等)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就是这幅图,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了什么?(蜻蜓在夏天逛来逛去、唱着、玩着)。你能说出几个类似“逛来逛去”的词语。(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3、转瞬之间,冬天到了,转瞬快还是慢,(快)怎么读?语速快一些,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转瞬之间,冬天来到了,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这一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寒冷)什么是荒凉?人烟少,比较冷清。(出示第二幅图)人烟少,天上下着雪花,风呼呼地吹。
3、此时蜻蜓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脸。
4、你在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举例说明)那蜻蜓为什么愁眉苦脸呢?(阳光——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再读第四句话。
5、此时它还有一个动作,嘀嘀咕咕。表现一下,再读最后一句,它是跟别人说话吗?低声地自言自语,它嘀咕些什么?(自己想象说)。
6、再读这句话,把这句放到这段中再读这段话。
过渡:正当它愁眉苦脸的时候,它遇见谁了?(蚂蚁)。
1、他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爬)平时大家看见蜻蜓都是飞的?那么文中用“爬”字,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很困难,非常可怜。)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哀求、恳求。)再读一遍。
2、蚂蚁是怎样回答的?“朋友-----------道理吗?”
(1)、小蚂蚁给小蜻蜓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当小蜻蜓逛来逛去时,小蚂蚁干什么?(劳动),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脸的时候,小蚂蚁呢(安乐)。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连起来说一说吗?
因为蜻蜓夏天逛来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脸。
因为蚂蚁夏天劳动,所以冬天安乐。
小蚂蚁在夏天都干什么?(劳动。贮存粮食,准备东西)这就是付出劳动。
冬天才能怎样?(享受快乐,幸福生活)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报。
比较蜻蜓和蚂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作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蜻蜓知道这个道理吗?知道。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1、“哪有时间劳动呀?”读出后悔之意。
2、最后一段“明年辛勤的劳动。”准备冬天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后会怎么做?
三、总结。
同学们,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夏天逛来逛去劳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反问句。
冬天愁眉苦脸安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三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
1、引导同学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同学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生字卡片,《爱的奉献》的歌曲磁带,画面。
课时划分:
1、出示生字,同学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同学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同学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同学分一分。
1、同学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同学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同学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1、同学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例。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知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同学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1、同学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同学读,大家指正。
3、请同学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同学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1、结合字音,同学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看课文插图朗读。边读边扮演。
7、教师与同学一起读。
8、同学们说一小段话,交流评比。
9、教师引导,学了短文后的想法。
1、让同学扮演盲人,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不见有多么不方便。
2、让同学扮演残疾人,让他们说说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组讨论,俺们和残疾人相比有哪些优势。
4、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1、谈谈自身在路上会看见有哪些残疾人,有哪些行动的不便。
2、出示图片,想想假如你看见了,会怎么做?
3、教师引导指正,大家评论。
4、残疾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协助他们?
让一位同学扮演盲人过马路,另一位同学给他协助,把说的和做的扮演出来。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同学跟唱。
2、同学感受歌曲意境。
1、教师出示歌词。
2、同学试着读一读,教师指正。
1、同学朗读自身的日记。
2、大家评一评日记写的好不好。
1、合唱歌曲,谈谈你的感想。
2、俺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该怎样做,举例说说。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四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成语故事,它的名字叫做……。
教师板书课题:囫囵吞枣,提醒大家注意“枣”字。
谁能为我们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名参照给出的提示,完成主要内容的概括。
二、提出质疑。
在你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一定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现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归纳整理在问题纸上,我们班上解决。
1、小组内提出质疑,组长归纳整理。
2、全班交流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预设:
a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c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三、围绕质疑,深入理解。
a、什么是囫囵吞枣?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说一说什么是默读)。
请大家用默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学生从主人与年轻人的对话中体会文章内容。
找到主人的话语,读一读,从主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主人要表达什么意思嘛?
主人为何要这样劝告年轻人呢?(引导学生抓住年轻人吃东西的动作描写来体会)。
为了年轻人的健康,主任客气地说:(生接读主人的话)。
年轻人听到主人这样说,他是什么反应?(愣住了)。
假如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愣住,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从年轻人的想法来看,你认为他听懂主人的话了吗?
面对怎么吃梨和枣,年轻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出示语段:“哈哈,我有办法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指名朗读)。
练习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换一个说法。说说对“两全齐美”的理解。
年轻人所说的“两全齐美”的办法,具体指怎么做呢?有哪两个方面的好处呢?(出示课件)。
讨论:这个办法真的就两全齐美吗?
在场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有什么反应呢?理解“前仰后合”的意思。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安排好角色,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演。
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小组展演,其他小组给出评价。
讨论:
1、在年轻人说完后,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他们在笑什么?
2、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囫囵吞枣”这样的笑话呢?
如果你在场,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年轻人不进行分析理解,只顾着主人的劝告想出“囫囵吞枣”的办法,真是可笑。大家要记住,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对知识,对情况多加分析与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向父母讲述文中的故事。
2、阅读其他的成语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五
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练习,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进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分成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是前三项练习。
这堂课以游览“语文园地”为主情境,把复习同偏旁的字,比较形近字,读词语分设在“观光旅游车”、“双人转盘”、“走迷宫”三个板块中,以读字到读词,读字到写字贯穿整堂课,同时让字词的复习与趣味结伴,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1、运用偏旁规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字、词。
1、谈话导入
开火车,复习单元学过的字词
2、出示课题(。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a、指名读,边读边找朋友(第一节车厢)
b、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字也是“言”字旁的?
c、同桌互读、第二节车厢里的字,再把他们分一分,并说说理由。
d、学生交流
e、打开书本(117页),齐读第一题。
a、自由读,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b、这么相似的字,你是怎么区分的?
c、书写马、鸟,展示,点评。
a、课间操
b、学生分组自由地读课文第二题。
c、小组竞赛走迷宫,夺红旗。
a、汉字博士送信,学生收信
b、小组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课时篇十六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
(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
(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
(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
(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
(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
(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
(2)学习组长检查。
(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2、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经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小组互相读。
2、看图说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动的图画。
(2)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踢()。
()洗()。
()读()。
(3)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二)、我会认。
1、出示“姓氏花”。
进行有趣的识字练习,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同学听,看谁得多。
2、学生交流。
(1)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组讨论,不断扩展识字面。
3、做练习。
(1)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涂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3)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最美。
(1)请同学上台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课本外的姓氏,请学生读一读,涂一涂。
(三)、读读背背。
1、示图,你看见了鹅,想说些什么?
(1)指名发言。
(2)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见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这只大白鹅。
2、出示古诗。
(1)教师范读。
(2)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生试读。
(4)组织学生评价。
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四)、练习。
1、我能看拼音写笔画,写汉字。
hengshupiena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上左出大。
右下小人。
3、加一笔,成新字。
大———()木———()二———()。
五、作业布置: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爸爸妈妈听,看谁得多。
六、板书设计:hengshupienadian。
()()()()()。
七、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
一、教学目标:
1、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调查学生课间玩哪些游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看挂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间活动图。
2、师: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平时玩过哪些游戏呢?(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评选最有趣的游戏。
(二)、看图说说,掌握方法。
1、出示课本中三副图。
2、观察图画,结合体验,各抒己见。
(1)图上的小朋友玩的是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些游戏吗?
(2)你喜欢这些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发现不足。
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一位小朋友介绍得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讲一讲“老鹰抓小鸡”。
(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
你认为老师刚才介绍得怎样?有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
为了介绍游戏很有趣,老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说游戏怎么玩,再说玩游戏时的心情、感受)。
5、同桌交流。
从“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这三个游戏中选一种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怎样有趣。
6、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游戏怎样有趣。
(2)小组互相补充。
(3)引导学生评价: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7、小结、过渡。
(1)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让没有玩过的同学觉得它有趣。
(2)各小组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有趣的游戏。
(三)、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点拨。
1、互相说一说、问一问、评一评。
每人介绍一种有趣的游戏,对不熟悉的游戏可以互相问一问。
2、推荐本组认为最有趣的游戏。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推荐的游戏,本组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2、评价:在各组推荐的这些游戏中,你最想玩那几种?为什么?
3、评选班级最有趣的游戏。
(五)、总结延伸,筹办游戏节。
1、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举办游戏节的准备工作。
2、班干部商议、选定举办游戏节的时间。
3、提前向同学们发邀请书。
五、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
七、课后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13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