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晓教案设计意图(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09:40:03
最新春晓教案设计意图(优秀8篇)
时间:2023-12-13 09:40:03 小编:温柔雨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春晓》一课,描写作者早晨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作者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识记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教学中,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同时注意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写字和朗读能力。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四年级(5)班

实验小学xx

自选教材:简谱版合唱歌曲《春晓》第一段(不含结束句)第一课时

1.借助柯达伊手势和柳条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好《春晓》的二声部合唱.

2.明确前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培养学生识简谱的能力.

3.感受歌曲《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古诗新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掌握合唱二声部

唱准合唱部分跨小节连音的时值以及与下一拍音连接节奏的准确性.

电子琴、课件、表演手套.

1、音乐问好

2、导语:快乐音乐课堂欢迎你,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简谱课.

现在开始,老师把你们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分别担任两个声部,坐在右边的同学为高声部,坐在左边的同学为低声部.我们来进行分组竞赛,老师做柯达伊手势,你们猜老师手中比划的音,唱出音高,看哪一组猜得准又唱得准.(2:幻灯出示柯达伊手势图)

1、老师做柯达伊手势,让学生分别猜自己声部的音,之后同时轻轻地唱出,保持四拍,达到和声效果.(3:幻灯逐一出示六组和声音程,学生两声部合着唱四拍)

2、出示旋律线条图形谱,分声部教学.

a、通过观察旋律走向,分析旋律特点,让学生说出各自声部旋律线条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声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首先请低声部的同学顺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边画边唱第一句,高声部的同学注意听;

c、再请高声部的同学边画边唱高声部的第一句,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听.(师弹琴做手势,帮助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4:线条幻灯分句出示低、高声部)

d、两声部合起来听琴再唱一遍.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让你们欣赏一个古诗片段.(5:播放链接春晓古诗品读及简短的春天意境视频)

2、讨论揭题

3、音乐范唱

听完之后请回答老师两个问题:(6:出示a段曲谱,完整范唱音乐)

(1)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答后板书)

(2)歌曲中除了唱春晓古诗词,还唱了什么?(两个声部的la)

4、学习歌曲合唱部分(7:出示合唱部分,二部范唱音乐)

导入:这一部分旋律,同学们熟悉吗?刚才我们在前面练习过.

(1)分声部跟琴用la唱(学唱至较熟练,一个声部唱,另一声部聆听)重点指导学生唱好跨小节连音时值(红外线照射)

(2)两声部听琴合唱(一声部唱,另一声部小声合,轮换练习至较熟练)

5、轻声听唱第1段,感受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7:同页出示歌曲合唱部分,1段范唱音乐)

6、简单提示古诗词部分的注意点(7:链接出示第6张a段曲谱,顺序提示,1段范唱音乐)

(1)提醒前倚音、休止符、反复记号在歌中的用法(在这首歌曲中,前倚音占主要音一半的时值,又叫长倚音)

(2)单独听琴学唱古诗词部分的第三乐句(红外线照射,师弹琴)

7、完整听唱(师弹琴或7:1段范唱音乐)

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1、欣赏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春晓》

(1)欣赏视频

前面我们所听到的歌曲范唱是由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的,现在我们来欣赏她们的现场表演.(10:播放表演视频)

(2)跟视频一起表演(再次播放表演视频)

2、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唱法,它所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请同学们欣赏当代著名男作曲家阎勇老师作曲的三拍子《春晓》(11:出示三拍子《春晓》曲谱,播放链接视频)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春晓》合唱曲,体验

到了古诗新唱的乐趣.请同学们上网找一找,看还能不能找到有关《春晓》的其它唱法,学一学,唱给同学听.(12:出示结束语幻灯,播放范唱第1段—触发器)

2、音乐再见.(13:出示再见幻灯,链接春晓另一版本歌曲)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这是一篇古诗词的文章,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一来文章简小精悍,处来记忆黄金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上的枯燥乏味。而上古诗对于我自身来讲又是最没有经验可言的,所以我试着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之后我又说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是一个过渡语,能让学生既联系了实际又能对古人笔下的春天产生兴趣,既而有学习的欲望。

古诗教学的另一个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一年级学生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是很难进入这个情境的,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尽量去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比如在说“春眠不觉晓”时,我就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现在的实际,某些同学有了一定的同感,朦胧中便会产生诗人那时的心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与“花落知多少”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写,配以课文中原有的插图,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领悟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再加以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他们的回答总是与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远,于是整个课堂变成了以我为主而学生为辅的画面,他们总是在听我讲,以我的思想和要求在朗读古诗,而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他们的水平,不可提出过分高的要求。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1.初步理解古诗《春晓》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春晓》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4.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古诗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背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班得瑞的《春野》轻音乐。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春野》边进教室,感受乐曲的优美。

——清脆婉转的鸟叫声,碧绿的原野,盛开的野花,向我们展现出一副优美的春天画卷!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像一张张笑脸;田野碧绿,就像绿色的地毯;鸟儿的啼鸣,似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春风暖阳,就像妈妈的手抚摸在脸庞。花儿也会被无情的风雨打落,但春天美丽的景象却永远映在我们的脑海中(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这首诗描绘的意境真的好美啊!

——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名叫孟浩然,早上被鸟的歌唱吵醒了,他推开窗户,看到被风雨打落的花朵,不由得做起的诗来。(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春晓》)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

——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春晓》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遍地的落花。)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6、读读、背背。

——跟着老师有韵律地读背古诗。

——小朋友展演,让小朋友独立背诵古诗。

7、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古诗《清明》,请全体幼儿一起朗诵1-2遍。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古诗二首:春晓、村居教案教学设计]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春晓》教学设计

课 题:《春晓》

授 课 人:照庆小学 陈家宏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

一 激趣导入

1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

2 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 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 初读古诗

1 教师范读

2 自由读课文

3 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 指导朗读

1 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 指导读第一句

1) 生试读

2) 指名读

3) 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 男女生赛读

四 导背

1 看图试背

2 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 全班齐背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

转载自

春晓教案设计意图篇八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范读

2、自读

3、指读

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前两句:

1、出示图2:诗人本来在干什么?

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2、(指“觉”)这个字读什么?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觉得)

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呢,还是“早晨”?(天亮)

4、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

6.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叫声)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

7、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

这些鸟在唧唧地欢叫,我们来听一听。(放录音,听鸟叫)

练说:的鸟叫声

再来说说第2句的意思,把()填的词放进去。

8.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

9.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

后两句

1、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

2、“夜”指哪一夜?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

连起来说说3、4句的意思。(注意:开头加“想起”。)

4.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图3),看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

5.小结:刚才我们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朗读成诵

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听录音范读。

3、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4、练背。

五、总结学法

1、我们今天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题—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读背全诗。希望大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六、表演巩固

一生上台演一个孙子,师演奶奶,对话:

奶:今天你们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呀?

生:我们学了《春晓》。

奶:什么春大春小的?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春天的早晨。

奶:你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听。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1358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