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学习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写总结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感悟和体会。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用方法,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启发。
科学活动策划篇一
为了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我院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共同宣传全球温室效应的危害,倡导大家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并在活动中发扬志愿精神。
活动口号:多一片绿色,多一片温馨。
三、活动主题。
“添荫护家园”植树节“有奖竞猜·免费抽奖”活动。
四、主办单位:财经系团总支·学生会。
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六、活动时间:201x年3月12日,中午12:30-2:00。
七、活动地点:思恩楼与c栋之间。
八、活动过程:
1.由宣传部成员准备100道左右的关于环保或植树的的问题以及抽奖券。
2.前来参与活动的同学需回答问题,答对了可获得一张免费抽奖券,免费抽奖一次。答错不得奖。
3.一张奖券只可抽一次,抽到的可获奖品小盆栽一份。若抽到“植树节快乐”则无奖。
九、部门分工。
实践部:负责维持现场活动秩序。(需佩戴工作证,提前到现场整理桌椅等)。
宣传部:负责整场活动的安排,策划,海报宣传,题目问答,抽奖。
学习部:组织关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
十、活动经费预算。
1、礼品的购置:购买奖品盆栽20盆,100元左右。
2、宣传:制作横幅一条,用于参与活动的签名合影纪念。
7m*7元/m=49元左右。
3、宣传海报一张,两个展板。(写关于植树节知识和活动规则)。
合照留影:全体学生会成员于思恩楼与c栋之间集合照相留念。
科学活动策划篇二
1、积极尝试那些物品可以动。
2、体验自己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球、瓶、纸盒、桶、积木、轮胎、圈、瓶盖等材料若干。
2、适合滚动的场所、垫子。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会滚的东西。
1、玩一玩准备的东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
3、找一找操场上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是怎么样滚动的。
二、探索身体滚动。
1、介绍游戏《乒乒乓》的玩法。
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在胸前环绕边做边说:
乓乒乓乒乒乓,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辘轱辘轱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大家一起滚起来。
2、幼儿在垫子上尝试身体滚动的方法。
3、幼儿自由滚动,说说自己像什么。
三、自由组合练习滚动。
如:身体伸直向左右翻滚,抱着膝左右翻滚,像求、坦克、圆木、小蜗牛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范文四:好吃的核桃。
活动目标:
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以此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二、通过看、摸、碰、滚、尝等活动干知核桃的特征。
三、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学说“园圆的”“硬硬的”、“粗糙的”
活动准备:
1、核桃(完整的和去掉硬壳后的)夹子,盘子。
2、魔术盒(盒内装有完整的核桃数个)。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出示“魔术盒”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盒中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幼儿按次序依次摸一摸“魔术盒”中的东西,并猜猜看盒中到底是什么东西。教师:核桃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件图片,引发幼儿观察兴趣。)。
二、教师出示实物核桃,幼儿观察,并通过看、滚,知道核桃是圆圆的,通过摸知道核桃是硬硬的、粗糙的。
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效果较好,大班幼儿对吃有着很浓的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教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因此,整节活动师幼配合、互动比较好。因而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高涨,充分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科学活动策划篇三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说一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饲料,草还可以做哪些动物的食物?2、请幼儿拔一根草,并说一说什么感觉(费劲)然后让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别取一些土,讲一讲从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3、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引导幼儿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个最先蒸发掉?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还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4、引导思考:除了野草外,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种草坪,这两种草有什么不同?5、让幼儿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根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6、简要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还能做药材的知识。
科学活动策划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
8、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
9、请看我们前面做过的游戏,你能想办法移动橡皮,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学生说了移动方法后,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移就会更省力)。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
科学活动策划篇五
1、知道白开水是儿童的饮品。
2、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
3、初步学习设计和制作表格的方法。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电脑、搜集短片(世界各地、生命之源―水)图片、粘贴版、纸、笔。
(一)欣赏短片世界各地。
师:你们看到短片中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喝什么饮品。
幼:蒙古人―奶茶,藏族―青稞酒、酥油茶,西方人―咖啡、可乐、啤酒,东方人―茶。
师:你们最喜欢喝什么?
幼:果汁、可乐、雪碧、杏仁露、椰汁、茶、牛奶、豆浆、酸奶……。
游戏:阳光饮料站“幼儿自取图片进行分类摆放,师生共同统计出饮品人数,贴在粘贴板上”
(二)白开水,益处大。
师:户外活动和剧烈活动后会出很多汗,应该喝什么?
幼:喝白开水。
师:让幼儿了解为什么喝白开水?请幼儿再次欣赏短片:“生命之源―水”
a:白开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b:能帮助人身体进行代谢。
c:白开水也是一种营养素。
儿歌“多喝水好处多”
(三)引导幼儿制作饮水表格。
1、游戏“阳光饮料站”第一次游戏统计人数与第二次游戏统计人数进行对比。
2、对比人数表贴在粘贴板上(喝白开水人数居多)。
3、幼儿设计并制作饮水记录表格。
4、鼓励幼儿日常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
科学活动策划篇六
科学说明文师友科学依据的,根据科学道理来说明的一种题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糖和盐之间的密秘说明文400字。
今天晚上,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
我拿出了4个碗,在碗上粘上序号1号碗放糖和盐加少量的水,2号碗也是这样,但是放的水比1号碗多一倍。3号碗只放了盐倒入半碗水。4号碗放了糖也倒入了半碗水。等糖和盐都分别融化。我就拿起碗一个接着一个地放进了冷冻苍里。过了一会儿去看看,又一会儿去看看,妈妈说:你不要一会儿看了又看,我说: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了。妈妈又说:要过好几个小时的,你先去睡觉,等明天早上起来就知道了。于是我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打开冷冻仓拿出一看,呀!全冻住了。我用手一撮1号碗,很容易就碎了,再撮2号那碗里就不容易碎。我明白了水少了,浓度很高,不是很硬。我撮了3号那碗也容易碎了。最后我撮了4号那碗是最硬的。这样一来4个碗,最硬的是4号单糖的那碗,最容易碎的是1号糖和盐少量水的那碗。最后我观察1.2.3.号都融化的很快,只有4号最难融化。
经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问题,盐水过浓不容易冻住,而糖水容易冻住。所以我们现在吃的都是甜雪糕和甜冰条。没有咸的雪糕和冰条。
我们爱科学说明文400字。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梦想随着“神九”飞天、“蛟龙”探海已不再遥远。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我们现代生活随处可见,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互联网把我们带进“地球村”时代……,人类科学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惬意、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爱科学!
当人们齐心协力把科学文明的车轮不断向前推动时,却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背道而驰,利用科学制造出各种骇人听闻的事件。
原苏联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地下核试验2天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亚美尼亚地区就发生了大地震导致数万人丧生。
1970年,美国曾对古巴实施代号“蓝色尼罗河”的干旱气象实验,在古巴的上游云层中大量播撒碘化银使之提前降雨,结果导致古巴大面积反常干旱,长期无雨,农作物大量减产,全国出现粮食危机。1977年美国实施的低频发射实验在北威斯康星州引发强风,30余万亩森林毁于一旦。
还有的`在战争使用了“吸氧炸弹”,让装有大量吸氧物质的炮弹在敌方阵地上空爆炸,使炸点周围的氧气瞬间消耗殆尽,导致敌方生物因缺氧而迅速死亡。
8月4日,我国公民李贵珍在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工地上发现了5个铁桶,其中一个桶中的“油”溅出,当天晚上李贵珍等人被送去医院,确诊为“芥子气”中毒,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毒源便是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的“生态武器”。
观察含羞草作文400字。
我家养了三盆含羞草,我喜欢极了。
含羞草的叶子是绿色的,它是由许多小小的椭圆形组成的。一天到晚就要睡大觉:合拢叶子,耷拉着脑袋,一副睡不够的样子。可是一到早上,就挺“勤快”了,我起床看它时,它早已经神气地挺立在那儿了,好像骄气地说:“小主人,你看我一大早起床了,你还躲在被窝里睡大觉,真懒!应该向我学学。”我迫不及待地用手碰它,它便害羞的把绿叶闭的紧紧,不留一点儿缝隙,枝干也就“有气无力”地低下头,红着脸,不敢露面。过了几分钟,叶子慢慢地舒展开,又开始精神抖擞了。
“啊!快来看!”妈妈惊喜地喊了起来,只见第二盆的含羞草开了花,它是淡红色的小绒球,像天上绽开的烟花,又像蒲公英,一丛丛,一簇簇,可爱极了!
有一天,我发现有一片叶子“始终不肯见人”,羞答答地躲在那里。我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会不会碰坏了?它会不会被太阳晒干了?难道……正我忐忑不安,生怕这小生命就这样谢了。第二天,这片叶子竟然奇迹般绽开了“灿烂的笑脸”。好神奇呀!
我爱我的含羞草,每天给它浇浇水,看看它长大,长高了没有。含羞草,你给了生活的乐趣!我喜欢你!
科学活动策划篇七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预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熟悉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预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预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科学活动策划篇八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科学活动策划篇九
1.活动目的:让员工拥有更专业的美容、健康知识,更好的展现人的形象。
2.活动方式:邀请美容专业人士进行美容讲座。
4.活动对象:各部、室女员工。
5.活动负责人:
活动二:登山比赛。
(一)活动目的:响应各级部门“全民健身”号召,组织女员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有益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活动地点:
(四)活动对象:公司所有女员工。
(五)活动负责人:
(六)行程安排:
1、下午14点,全体女员工在公司新楼集中,一起出发。
2、14点50分,到达岩山下。
3、15点00分,开始登山比赛。
4、大概16点00分,到达山顶。
5、17点30分,返回山底。
(七)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请参加活动的员工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运动服,以便于识别,实习员工可穿戴自己的运动服。
2、比赛过程中,在山道路窄地段,需超越时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超越,被超越者要礼让从后边超越的人员,不得故意在前边左、右闪动阻碍后方的人超越。
3、在比赛中不得对其他人员有推、拉、挤、拌、摔等危险动作及其它阻碍他人动作的行为。
4、活动过程中,请爱护环境,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八)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优胜奖,取前三名进行奖励。
一等奖一名,奖励乒乓球拍一幅;。
二等奖一名,奖励羽笔球拍一幅;。
三等奖一名,奖励随手泡一个。
(九)其它:
1、比赛路线:----山顶(大佛处)。
2、物品准备:矿泉水、应急药品。
3、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所有参加比赛的人员必须服从综合部的领导和指导,车辆物品等服从统一指挥、调度。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
1、观察鱼型的制作过程。
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是有重心的。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游泳的鱼(怎样才不会倾斜呢?)。
1.观看视频资料【游泳的鱼】,推测一下吊饰移动的理由。
-你见过小鱼吊饰吗?
-你见过挂起来移动的物品吗?
-为什么它会移动呢?
2.观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和实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吊饰。
-看一看实验顺序。
(1)在纸上画出鱼的样子。
(2)剪下画好的鱼。
(3)把鱼和曲别针链接在一起,用线挂起来。
(4)把线挂在衣服挂上。
3.说说鱼的位置。
-在纸上画一条鱼,应该怎样画呢?
-在鱼上挂一根线,应该把线挂在鱼的哪部分呢?
-把鱼挂在衣服挂上,看看鱼是什么样子的?
4.观察挂在衣服挂上的鱼。
-如果想让鱼的.方向朝上应该怎样挂呢?
-如果想要鱼的方向朝下应该怎样挂呢?
5.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游泳的鱼(物体是有重心的)写出实验结果。
-用一根线可以挂几只鱼方便观察。
-对于是否对鱼的移动积极实验观察进行评价。
-对线的位置不同鱼移动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随着线挂在鱼模型位置的不同,鱼的重心也会不同。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一
1.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
2.能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3.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感知空气对人、动物、植物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1.塑料袋每人一个。
2.几盆水,吸管、牙签若干。图片若干张。
1.谈话导入活动,了解空气的特征。
出示礼物: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导出“空气”)。
2.感知空气的存在。
(1)请小朋友拿塑料袋玩兜空气的游戏。(引导幼儿在室内外、门后面、椅子底下等地方收集空气,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教师:你们的塑料袋怎么会鼓起来了?里面装的什么?你怎么知道塑料袋里有空气?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塑料袋里装的是空气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教师引导幼儿用牙签在塑料袋上戳洞、放气、放入水中寻找气泡等感知空气的存在。
小结:我们发现了许多空气的小秘密,空气虽然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
(2)身体里的空气。
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小结:小朋友看到了好多泡泡,这说明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
3.了解空气的用途,培养环保意识。
(1)教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请幼儿捏住鼻孔,闭着嘴感觉一下,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作用。)。
(2)提问:小动物、小花小草生长需要空气吗?
教师: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
(3)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空气污染的情境。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如:多种树,不能把垃圾到处扔,看到有人乱扔东西就帮他拣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工厂里的黑黑的气体不能放到空气中。不要燃烧秸秆等,少开车等。
小结:我们今后都做环保小卫士,告诉周围的人,大家都要讲卫生,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二
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三
1、探索使物体由沉至浮、由浮至沉的方法。
2、感知物体的沉浮与水的浮力有关。
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探索使物体由浮至沉、由沉至浮的方法。
1、小木块、纸盒、玻璃弹珠、鹅卵石等各种东西。
2、水、玻璃鱼缸或塑料盆、装饰品的篮子。
1、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这里准备了许多玩水的材料,看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会怎么样?
(1)、幼儿操作,将桌上篮子里的物品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
(2)、交流观察结果。
(3)、对沉下水和浮在水面的物品进行归类。
2、探索使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沉入水底:
能不能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让它沉到水底?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交流操作结果,用语言或演示介绍自己的方法。
3、探索使下沉在水底的东西浮在水面:
能不能把沉在水底的东西让它浮到水面上来?
(1)、幼儿操作,交流操作结果。
(2)、教师梳理幼儿的经验,用问题激发幼儿继续的愿望。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四
1、探索“水中的宝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力量。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五
一、把幼儿带到沙池边,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并进行安全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沙),对啦,你们喜欢玩沙吗?
二、通过各尝试活动,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a、幼儿自由玩沙。幼儿通过团沙、踩沙、筛沙、把水放到手上的沙里,然后再把沙放进水里等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
b、师生一起归纳沙的特点: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细小的、不溶于水的等。
三、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师:你们知道了沙有这么多秘密,那么沙有什么用呢?(沙可以用来建房子、铺路、彩沙可以用来作画、装饰等等。)。
四、幼儿用沙进行建筑活动,感受沙带来的乐趣。
师:好,我们来当建筑师,把你想建的东西建出来吧!(幼儿自由构建)。
科学活动策划篇十六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草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份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0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