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工具,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果你正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透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潜力。
活动准备:
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
1、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是否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二、看图片。
1、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
三、游戏决定对错。
1、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
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活动反思:本活动幼儿能用心参加,大胆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透过本活动幼儿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二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 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5)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 火自救的能力。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 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三
1、知道电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但是不安全用电会有危险。
2、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了解触电后的急救方法,提高生活能力。
活动准备。
ppt、故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系列之神奇的电宝贝》视频、实物插座及台灯、安全用电图片、垫子、自制“电线”一根、长木棍一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实物插座):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2、教师演示台灯接电源后工作。
3、师:你们家里还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用?
4、师:电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它也会发脾气咬人的。
二、欣赏故事《神奇的电宝贝》。
1、师:大灰狼在小红帽家里不安全用电,我们看看它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播放故事视频《神奇的电宝贝》,幼儿欣赏。
三、讨论。
1、师:大灰狼为什么会触电?
2、师:我们在使用电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小结:
四、看看说说:这样做对吗?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看看用电正确与错误的图片,说说这样做对吗?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五、了解触电后的急救方法。
1、师:如果不小心触电了,该怎么办?
2、观看ppt,了解触电后的施救方法。
3、情境表演:请幼儿分别扮演触电者和施救者,表演触电后的施救情景。
六、结束部分。
2、请幼儿平时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步时看看哪里有安全用电的标志。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四
1、学习正确的自我保护法,懂得火灾发生时如何撤离、躲避、求救等多种自救方法。
2、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面对火灾不慌张,积极动脑想办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感恩消防员的辛苦,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4、初步了解火灾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发言的能力。
1、知识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制作火灾安全宣传画。
2、物质准备:
视频、课件“如何面对火灾”、快乐成长宣传片、湿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安全出口标志若干。
一、讲述视频事件,感受火灾的'危害。
(1)播放失火视频。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觉?
(3)结合火灾后家园的变化图片,让幼儿感知火灾的严重后果。
二、讨论交流引发火灾的多种原因,了解如何避免发生火灾。
(1)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火灾?怎样做能够避免发生火灾?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标志,说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三、学习运用撤离、躲避、求救方法自救和自护,懂得面对火灾要沉着、冷静,积极想办法。
(一)通过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如何撤离。
1、相互交流宣传画,说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2、模拟练习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要求幼儿说清地点和人员。
3、通过图片(电梯、楼梯、窗户、安全通道)判断,让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出口撤离最安全,并引导幼儿现场寻找安全出口标志。
(二)通过实地演练,巩固幼儿逃生撤离经验。
1、观看视频“火灾自救法”,进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弯腰走的重要性。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引导幼儿从安全通道撤离。
3、运用多种方法迅速撤离。
(三)无法撤离时,如何正确躲避。
1、当火势很大无法撤离时,应该怎么办?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判断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确的。
四、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婷婷火场自救”小故事。
(2)面对险情时婷婷是怎样自救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3)运用儿歌,总结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五、观看公益片“我们快乐成长”,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1)如果你是受灾的小朋友,你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感受火灾无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2)张贴安全宣传画,让更多人知道在火灾中自救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温馨提示:
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120”报告事发地点及情况。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五
家里的家具、墙壁都有坚硬的棱角,幼儿如不小心碰上去,很容易受伤。本活动通过看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在看一看,试一试的过程中,提高对屋内尖尖角的认识,知道在玩耍时要躲避尖尖角。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物品的棱边和尖角,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家里玩耍时,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活动准备。
《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
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二、讲述故事《危险地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讲述故事。
提问:
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
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
碰到尖尖角会怎么样?
玩的时候怎么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里了解尖尖角是很危险地,要远离它们。)。
三、玩游戏:
找找幼儿园里的尖尖角。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知道在教室、户外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活动、玩耍时注意躲避,保证安全。
四、活动延伸。
找找自己家里的尖尖角,设计禁止奔跑标志。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
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七
地震自救(健康)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1、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片内容。
2、难点:认识、了解地震,学会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1、出示地震博士图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将向你介绍有关地震的各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
2、ppt图片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
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
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ppt图片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
ppt图片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
5、ppt图片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的动作、姿势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东西保护自己的头部请个别幼儿来学一学。
6、ppt图片12: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结束后,我们要怎么做
7、ppt图片13、14、15、16、17、18、19、20:让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练:
1、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当你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请你用学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师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师播放地震模拟音乐,幼儿就近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头部。
3、音乐结束,地震减弱,幼儿按教师口令转移。
四、庆贺自救成功。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八
2、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小心触电”危险标志图片、挂图共三幅。
(一)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举例说明电的用处,并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二)关键步骤:
1、出示图片,先请幼儿仔细看,再让幼儿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画面上的人做得对吗?(参见《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第58页的图片。
把手擦干,再开关电灯。
请爸妈帮助插好插座——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在房檐下或商店里避雨。
(三)组织幼儿讨论: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触电的人,并了解哪些物品不导电。
2、教师小结: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要用绝缘物(如木棍、橡胶等)将人与电源分开,告诉大人或打电话叫医生。
2、在娃娃家玩自救游戏。
3、在新闻角收集安全用电的图片或相关信息。
4、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三字儿歌。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儿安全用电。
2、家长应在家里危险地方贴上安全标志。
家长要教给幼儿自救方法。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九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2、在活动之前,请同学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3、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4、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3、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4、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不能走?
师:你们建议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绿灯亮了,人们就可以走了。
5、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是这个吗?教师用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红灯停,黄灯等,绿灯才能向前行。
生:我知道画了斑马线的是人行道,是行人走的地方。
生:我知道马路两边是自行车、三轮车道。
7、师:骑自行车的同学知道了吗?这才是你们的道路,我们称为非机动车道。
生:我还知道中间的是汽车道。
9、师:现在,我们要请出两位同学来指挥红绿灯。
学生到位,指挥红绿灯,学生们顺利地经过了十字路口。
10、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生1:这一次大家都很快到达了对面。
生2:红绿灯的作用可真大啊!
生3:我又想到一句儿歌: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可通行。
(三)、展示收集情况,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
1、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你们收集到了吗?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小组上交流一下,再向全班汇报。
2、生拿出收集的交通标志,在小组上热烈地交流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
3、师:现在,我们请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收集的交通标志。
4、师:你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为你们喝彩,现在,我为你们每个组都送上两颗五星。(贴五星)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十
1.让幼儿掌握用电的安全知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2.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小心触电”危险标志图片、挂图共三幅。
(一)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举例说明电的用处,并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二)关键步骤:
1.出示图片,先请幼儿仔细看,再让幼儿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画面上的人做得对吗?(参见《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第58页的图片。
把手擦干,再开关电灯。
请爸妈帮助插好插座——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在房檐下或商店里避雨。
(三)组织幼儿讨论: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触电的人,并了解哪些物品不导电。
2.教师小结: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要用绝缘物(如木棍、橡胶等)将人与电源分开,告诉大人或打电话叫医生。
2.在娃娃家玩自救游戏。
3.在新闻角收集安全用电的图片或相关信息。
4.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三字儿歌。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儿安全用电。
2.家长应在家里危险地方贴上安全标志。
家长要教给幼儿自救方法。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十一
1、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我们小朋友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日常生活中曾观察到的红绿灯标志的图片、用纸板做的红绿灯,红绿黄灯头饰各一个。
1、出示交通安全图画,引出课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三种颜色的灯,并通过儿歌内容的了解初步知道“红灯停,绿灯走,黄灯停一停”。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小汽车,另一组做小朋友步行,当汽车行人看见红灯时都必须停下,当看见绿灯才能行走……)。
3、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等。
4、游戏完毕幼儿与教师一起小结,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要求幼儿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5、从活动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进餐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6、游戏:红绿灯。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十二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十三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幼儿园安全知识教案篇十四
1、知道冰上的危险,有危险的.意识。
2、知道自救方法。
1、碰到险情不慌张:
2、自救办法记心上:
假如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小朋友要记住:
(1)应大声呼救并往岸上爬。
(2)尽力把头探出水面,双手攀住大块的厚冰,努力不让自己沉下往。
(3)不要站在冰面上,应迅速爬到岸边,以防冰面再碎裂。
(1)在冰上有裂缝的河面上顽耍。
(2)在刚结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1)在水中挣扎。
(2)向岸上大声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选择了后两个答案,说明你是个会自救的好宝宝。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5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