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8:04:23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优质17篇)
时间:2023-11-30 08:04:23 小编:JQ文豪

总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总结中,我们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泛泛而谈。以下总结范文的作者都有着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一

“1937年12月,我们记住了一段悲怆的岁月,记住了‘30万’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77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此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寒气侵骨,我们静静伫立,生命已然殒落,却依旧刻骨铭心。”今天上午,南京市汇文小学开展了“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以此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

在现场了解到,纪念活动共分为“历史的回眸”、“今天的凝驻”、“未来的展望”三个篇章。其中“历史的回眸”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一座雕像开始讲起。那是一位母亲,手里捧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死在了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骨肉分离、亲人离散,侵华日军用血淋淋的屠刀,制造着惨绝人寰的一幕幕悲剧。痛彻心扉的回忆,让师生情难自抑、感同怀伤。

“今天的凝驻”让时间驻足在今天,目的让学生们清晰地铭记这段历史。学生代表呼吁全校同学:“勿忘国耻,更要珍惜和平。以史为鉴,我们更要走向未来。”随后,所有师生将右手放在左胸之上,一起高声呼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未来的画卷缓缓展开时,第三篇章“未来的展望”也随之开启,小学生们的梦想及愿望,都被贴在蜿蜒雄伟的“长城”之上。同时,学生们纷纷宣誓:“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做五星红旗下的‘最美少年’!”

活动最后,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早已搭好的公祭台,依次献上自己手中的花朵,祈愿和平,祈愿梦想。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二

12月13日,在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为纪念南京大屠杀__周年,岭南师范学院志愿者于当天下午举行了“铭记历史,爱我中华”——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悲戚感人的音乐吸引了许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活动的摊位上,摆放着几十本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籍资料,供同学们翻阅浏览。摊位一旁,同学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里面日本军队的残忍行径令人心畏。宣传摊位前的“祝福墙”上贴满了师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想或祈福。

一名志愿者深情激昂地朗诵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文章,朗朗地声音,让现场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让人不禁缅怀无辜受难的同胞。此外,部分志愿者拉起“铭记历史,爱我中国”的横幅到校园各处开展签名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公祭日的活动中来。

最后,志愿者们奏唱国歌并且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进行一分钟的默哀仪式。

今年12月1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__个国家公祭日。为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秦淮中学开展了国家公祭日·纪念南京大屠杀系列活动。

1、12月7日,历史组教师荣嘉做了《铭记历史,牢记责任》国旗下讲话,带领全校师生回顾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师生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2、高二历史备课组统一要求,开展了关于“南京大屠杀”为课题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更多、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且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

3、12月11日,高二年级各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由班主任负责,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良品质。

4、高二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通过媒体观看电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屠城血证》等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通过电影再现南京大屠杀,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感悟这段不能忘却也不会忘却的历史,激发国人不忘屈辱历史,永葆爱国热情。在看电影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所看电影写一篇电影观后感。学生踊跃参加,学校据此评选出了1、2、3等奖。(评选结果附后)。

5、“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我校组织了以纪念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小报制作活动。同学们以手抄报和电脑制作的形式上交了多份小报。学校据此也评选出了1、2、3等奖。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三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强烈愿望,表达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情怀。__乡中心小学于20__年12月13日开展了以“国家公祭日——‘12。13’南京大屠杀悼念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1、12月13日早晨,我校利用升旗时间,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哀悼仪式,并举行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楼洪福校长向全体师生讲述了这段悲惨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历史,勿忘国耻,并呼吁全体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我校在橱窗里张贴国家公祭日的宣传画,学校电子屏滚动显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牢记历史、警钟长鸣”等标语,营造浓郁的祭奠氛围。

二、主题活动,突出成效。

1、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向全校师生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部分内容,引导大家知史明理,爱家爱国。

2、各班举行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意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奋力抗击侵略并取得伟大胜利以及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对国内外的深远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说。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奇耻大辱震撼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血的教训,让大家深深地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校此次公祭日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为国拼搏的热血。最后,以这样一句话总结本次活动:“屈辱的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时间无法改变曾经,却可以改变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愤怒与痛恨,而是—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四

今年12月13日,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公祭日前后,江苏省、南京市将举行包括慰安妇遗址纪念馆开馆、新馆扩容、南京大屠杀遗属家祭、系列图书首发、和平法会、烛光祭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__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12月13日10时,我国将在纪念馆举行第__次国家公祭仪式。

12月13日当天,在举行第__个国家公祭仪式的同时,南京还将举行四项常设性的纪念活动。7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10时,在南京市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死难者活动;15时,在纪念馆举行世界和平法会;18时,在纪念馆举行烛光祭活动。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专题史实展开展:

12月1日和7日,南京利济巷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将分别举行开馆和开展仪式。

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群众性祭忆活动:

主要包括:11月30日下午启动的“十网联动在线公祭”网上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12月1日起集中开展为期1个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让记忆照亮未来”国家公祭原创视频大赛。12月8日公布《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杀敌人罪行调查档案”》。

四、“以史为鉴、警示未来”系列图书首发式:

12月12日-12月15日,南京将集中出版《南京大屠杀辞典》(2-5卷)、《程瑞芳日记》《日军罪行证明书》等一批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相关的图书。

五、“凝聚力量、圆梦中华”舞台剧纪录片演播:

公祭日前后,将集中展演《十二秒》《无处安放》《沦陷》等10部舞台剧,并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和《1946南京审判》等电视纪录片。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五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上午十点,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育才双语学校校长裴永模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剖析了历史,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会议由政教校长孟献刚主持。

活动中全体师生共同举起右拳宣誓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把活动推向高潮,对大家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77年前南京同胞水深火热般的痛苦生活,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同时也教育师生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学习,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

12月15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为缅怀在79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们,也为了让当代孩子能更好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实验小学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

课堂上,当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震撼了、愤怒了,纷纷举手发言,陈述对这段历史的感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77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记住了耻辱,记住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并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六

为贯彻落实师市《关于组织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的通知》(师市党宣发[2014]37号)有关通知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广大师生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我校于12月5日—13月13日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4年12月5日-12月13日。

二、组织部门

: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

三、活动方式

1、号召全体师生登陆国家公祭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题学习。

2、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

各班级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和青年学生铭记国耻、振兴中华,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团结奋进力量。

3、开展“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主题签名活动。团支部号召全体团员开展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为主题的签名活动。通过集体签名,积极引导同学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惜时光、坚定理想、勤奋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发图强。

4、开展国家公祭日“虚拟城墙捐砖”活动。进入新华日报媒体宣传互动网络平台——“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师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5、组织“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征文活动。学校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方式,介绍了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鲜活的历史资料让全体师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之后,开展一次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评比。

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全体师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将开展各类公祭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七

为缅怀纪念烈士,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我区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坛区民政局采取五项措施,全力做好烈士公祭活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扎实做好公祭活动准备工作,区民政局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优抚科、区烈士陵园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工作布置会,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为公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制定活动方案。根据国家烈士公祭办法及上级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我区烈士公祭仪式建议方案,报请区委区政府审定实施。建议方案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仪式程序、部门综合协调等细节进行了明确。针对天气变化、车辆有序停放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公祭活动顺利举行。

三是加强修缮保护。从七月份开始,对陵园门楼、纪念塔基侧面面砖、花池、道路石板断裂情况进行修缮,对纪念馆内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调试维护,确保纪念设施完好无损、保证设备运作正常。

四是开展环境整治。组织工作人员对陵园内绿化进行修剪,清除枯枝落叶,新种、补种绿植草坪,彻底清洁烈士纪念塔和纪念设施,确保环境整洁、庄严肃穆。

五是做好活动服务。组织讲解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前准备好花篮、挽联、标语,明确祭奠方阵,工作人员服务职责到位。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八

为贯彻落实师市《关于组织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的通知》(师市党宣发[20__]37号)有关通知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广大师生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我校于12月5日—13月13日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

一、活动时间:20__年12月5日-12月13日。

二、组织部门: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

三、活动方式:

1、号召全体师生登陆国家公祭网,网址:__/,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题学习。

2、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各班级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和青年学生铭记国耻、振兴中华,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团结奋进力量。

3、开展“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主题签名活动。团支部号召全体团员开展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为主题的签名活动。通过集体签名,积极引导同学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惜时光、坚定理想、勤奋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发图强。

4、开展国家公祭日“虚拟城墙捐砖”活动。进入新华日报媒体宣传互动网络平台——“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网址:__/),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师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5、组织“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征文活动。学校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方式,介绍了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鲜活的历史资料让全体师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之后,开展一次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评比。

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全体师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将开展各类公祭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九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4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搜集并珍藏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对妄图否认暴行、亵渎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好战者必亡,自强者自立。在实现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风雨历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终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奋斗赢得民族的尊严与荣光。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历史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提醒我们曾经饱受的深重苦难;放眼神州,沧桑巨变,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向奋斗目标。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已经并将继续在13亿多人民的砥砺奋进中深刻改变。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_。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

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12·13”,国家公祭日!一场在最寒冷的时节进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国之名祭奠82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杀的平民死难者,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集体反思。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它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30万遇难同胞,是“国之难者”,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贫弱交加,国民才会遭此大劫。这段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月,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将这段灾难记忆固化,对全民族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体补课,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两年多来,近2000万人次参观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南京大屠杀历史已过去近80年,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每逢12月13日临近,无数国人仍会感到阵阵刺痛,历史的伤疤难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国人应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以更加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重演。这也是国家公祭的要义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之际,让我们一起静听凌厉的警报声、悠扬的和平大钟声,从伤痛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历史记忆,犹记如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1年过去,中华门城墙上战争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万人坑”的累累白骨仍在诉说着当年那段沉痛的历史。然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主张“侵略定义未定论”,质疑大屠杀中遇害人数,甚至对中国设立公祭日提出异议。比如,日本教科书中对战争描述就多以被害经历为主,加害经历不断被删除。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等纪念馆中,与加害历史相关的展品甚至被撤除。

铭记历史,展望和平。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已成全人类的永久记忆。加拿大安大略省就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已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近日,为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忍罪行,日本有识之士还于广岛、大阪、名古屋等地举办纪念活动,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开创两国和平友好的未来。

以史之音,奏响和平。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就再次表明: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多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人民将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历史的耻辱是昨日的惨痛记忆,是今日我们前行奋进的不竭动力。40年改革开放,40年春华秋实,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已经有了显著提升。而今划破南京上空凄厉低沉的防空警报声,更鞭策着13亿多中华儿女要铭记历史,把在公祭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人民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音符。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

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特地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连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缘由,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缘由,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化而减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进展搭建的平台,其原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很多内容,但仍旧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旧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日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确定的。假如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制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日是否会遗忘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其一,南京大事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很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峻。

其二,迄今为止,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平安体系构成了潜在威逼,还原历史原来的面目,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_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事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犹如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大量确凿史料证实,日军在侵入南京的最初6个星期中,残杀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余万人。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躯体上无法消弥的伤疤。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了解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崇川学校积极开展国家公祭日相关活动。

: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

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上一堂班会课(班主任)。

2、举办一次自主队会(三四年级班主任)。

3、开播一次红领巾电视台(升旗中队)。

4、出一期。

黑板报。

(班主任)。

5、观看一次抗日爱国影片,推荐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后勤)。

6、办一次图片展(德育处、总务处)。

具体包括:1).南京沦陷2).血腥屠杀3).抗日烽火4).罪与罚。图片分主题图片和辅助图片,配有主题介绍与图片介绍。

整合各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音乐)。

2、学习制作小白花。(美术)。

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

寄语。

(语文)。

4、学习登陆国家公祭日网站,写寄语、献白花。(电脑)。

1、邀请武警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校长室)。

2、向死难者敬献花圈。(武警)。

3、全体师生默哀。

4、少先队员代表献词。(大队部)。

5、领导讲话。(校长室)。

6、音乐组歌唱表演。(音乐组)。

7、全校师生诗朗诵;(教学处)。

8、呼号(大队部)。

9、向死难者敬献小白花。

集会。

主持词。

1、邀请武警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男:全体立正,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全体立正!出旗.

升国旗!奏国歌!齐唱国歌!

2、向死难者敬献花圈。

男: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男:明天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女:明天天是12月13日,也是新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

男:1937年12月13日,是用尖刀刻在中华儿女心头上的日子,这伤痕太深,深的至今也无法复原。即使闭上眼,血流成河的画面也隐隐在脑海中浮现,即使捂上耳,嘶声力竭的哭喊也震得耳鼓嗡嗡的疼。6个星期,42天,30万同胞被日军残忍杀害,每12秒就有一位华夏儿女的生命消逝。合:这一天,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女:那是生命,是人一生的唯一仅有,却在日军军官的一句话下倾城颠覆,“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不足就打白刃战。”这一句话,日军骑着大马进了南京城,这一句话,日军扛着刺刀进了南京城,他们的罪恶蔓延遍布到南京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罪行降临到每一个南京市民身上。

男:身上的伤,流淌着的血,横布街头的尸首都还带着热,更炽热的大火却已烧起来,它烧毁了了浇上汽油的尸体,烧毁了昔日的繁华金陵,那一条执着流着的哺育华夏的长江流着泪的淹没了她的儿女的尸体。

男:我们为在那场灾难中逝去生命的人敬献花圈!

3、全体师生默哀。

女:全体人员为遇难同胞默哀30秒。

4、少先队员代表献词。

男:在这两周里,南京大屠杀的血雨腥风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我想这留给同学们的将不仅仅是悲痛,还有勿忘国殇的坚定信念,努力用双手创造一片蓝天的责任意识。接下来,有请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5、领导讲话。

女:我们必须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双手,才能改变现在的一切,让中国人民的腰杆更挺。下面有请校长讲话。

6、音乐组歌唱表演;。

7、各年级一个节目,要求庄重,符合主题。

8、全校师生诗朗诵。

男:国耻不能忘,历史的鲜血不能就这样白白流淌,为了失去的同胞,为了几乎毁于一旦的南京,我们也要用生命铭记!请欣赏诗朗诵《南京》。

女:慷慨陈词将我们拉回往昔,然而却又掷地有声的告诉我们,南京将屹立在东方,中国将屹立在东方,永远不会倒下!

9、呼号。

10、向死难者敬献小白花。

男:少年不单单是人生旅途的一个站点,更是一个转折点。

女:我们的肩上将挑起: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担。

女:我们的双手将托起21世纪希望的太阳。

男:历史将革命的接力棒传给了找们这一代人,

女: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男:

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合:共创美好明天!

下面请各中队有序为死难者敬献小白花。

诗朗诵材料供选择:

(一)南京,我们没有忘记。

一根带着锯齿的长鞭。

一鞭就划伤了亿万中国同胞七十七年。

面对纪念馆里的冤魂。

我如何写,我该先从哪里着手入笔?

从南京内外所有填满尸体的沟渠?

还是从长江一夜间荡满的鲜血?

从上千人上万人被机枪扫射与活埋吗?

还是从一个月内全城两万起强暴?

从日寇刺刀上还连着母亲肚子里脐带的婴儿?

还是从疯狂屠夫的杀人比赛开始?

时隔七十七年。

我们重新翻开这本史册。

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滔天血债。

是三十万具白骨的磷光催着我们。

激荡着长江的涛声。

由远而近。

排山倒海般地碾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我的祖国!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这个让中国人痛得揪魂的日子。

在隆隆的坦克声中。

把南京铺天盖地变成一座。

鬼神共泣的人间地狱。

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

在地狱里用支离的碎骨。

擂响血的控诉。

中国人的尸体!

瞬间,用一座山的姿态横亘南京。

七十七年啊,我们忘记了吗?

还是再过七十七年后的明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

再也不是一盘散沙。

再也不是路边芥草。

任由侵略者践踏一寸国土。

(二)、南京啊,呐喊!南京啊,呐喊!

南京啊南京。

雨花台国殇记录。

历史的数据。

三十万人的数字。

遇难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冬天。

三十万人的数字啊。

遇难于倭寇豺狼的屠杀。

一九三七年的冬天。

是南京历史上最冷的冬天。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整个南京城的血液。

涌聚在这个最冷的冬天。

日寇从上海发了疯地赶来。

对南京城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

南京啊城破了。

灭绝人性的杀人比赛!

连野兽的狞笑都成了杀人的屠刀。

南京啊南京。

手无寸铁的人们。

多数是妇女和老人。

还有不懂事的婴儿和儿童。

绝望而凄楚的呐喊。

绝望而茫然的瞳孔。

绝望而无助的悲愤。

绝望而屈辱的灵魂啊。

天呐惨不忍睹啊。

南京啊!南京。

你遭的是什么罪受的是什么灾。

紫金山的头颅。

任魔鬼屠刀砍杀。

六朝故都的身躯。

任豺狼疯狂撕咬。

五千年的文化啊。

任倭寇狂暴。

尸首满地血流成河冤魂飘摇。

扬子江波涛的哀号。

唤不醒魔鬼的人性、良心。

妖邪的魔刀深深地刺伤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南京啊南京。

连同那一段民族的血泪载入史册历史的风云。

过去了七十多年。

可是那一片血与泪。

至今还隐痛我男儿的胸膛!紫金山的罗盘(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请你记住那个方向。

扬子江的江水。

请你书写那个惊心的数字。

雨花台的雨花石。

请你篆刻那个残暴的日子。

中华民族的魂魄啊。

请你呐喊。

呐喊那一段民族的冤屈!

民族的冤屈!!!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二

12月13日是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弘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近日,市一中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

庄重的升旗仪式上,教师代表作了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国旗?讲话,作为活动的启动仪式。他回顾那段沉重惨痛的历史,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七十多年前的这一场灾难不仅仅是南京的灾难,也是全中国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

此次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铭记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对于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提醒每一位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早日报效祖国。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三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83年前南京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14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无集体意识,一切唯我独尊,根本谈不上爱家爱国。等到入学之后,学生从一年级就被灌输分数观念,学校引导着学生围绕着分数转,什么思想品德、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教师教;一些学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课本扔在后勤处,过一段当做废品卖掉。学生们从来没有唱过国歌,参加过升旗仪式,你看到的五星红旗是校长随便叫个学生拉起来的。不少学生上初中了,还不会左右转,不会唱国歌,更不懂什么历史、国情。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祖国的来历,就能唱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校应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当做第一要事抓,培养学生的家庭、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处处想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我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2014年,我国正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以此悼念遇难同胞,通过公祭日的形式,明确历史,惊醒世人。

我校通过国旗下的演讲、班会、板报、橱窗等宣传方式来祭奠遇难者。同时,历史老师向同学们详细的阐述了这段黑暗的历史经过,教导学生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明辨历史,不忘耻辱,努力奋进。

为了能让全体学生意识化为行动,进而充分承担起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学校德育处组织了一次专题国旗下的演讲,由初二学生作为代表,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宣传,鼓舞所有学生牢记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祭奠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大屏幕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颇感震撼。7年2班的班长作为代表发言:“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绝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在缅怀历史,祭奠死者的同时,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在和平的年代,用文化,经济,科技作为武器,强盛国家,保卫人民,捍卫祖国。”

我校还通过板报,展板、电子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心痛之余,师生们更加坚信,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生活。

我校此次公祭日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为国拼搏的热血。最后,以这样一句话总结本次活动:“77年的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时间无法改变曾经,却可以改变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愤怒与痛恨,而是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理学院举办教师、学生党员12.13纪念日交流会以及学生公祭日观影活动,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

12月13日公祭日,党员交流会在理学院行政楼120会议室举行,教师、学生党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主要就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回顾,希望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尊重历史。就南京大屠杀事件教师、学生党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交流会结束后,每位老师、学生都感想颇多,对我们那段惨痛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于12月13日晚,学院组织同学在理学院行政楼一楼报告厅观看影片《南京!南京!》,活动先是以学生代表的演讲开始,演讲中提到了南京的今非对比,当年惨烈阴霾,而如今和平温暖。随后同学们一起观看影片,回到1937年冬天的南京去感知1937年的他们。影片以细腻的演绎手法为我们重现了1937年的南京,以及敌人对我们的土地上不可磨灭的罪行。不少同学观影后潸然泪下,不仅对敌人的行为愤慨,还为我们遇难者的同胞的同情。随着影片的片尾声响起,我们的观影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容忘却的史实。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做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南京大屠杀过去已经77年了,30多万中国同胞的性命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了,但历史永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它像一座警钟,时刻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南京大屠杀,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南京大屠杀,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自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四

各位员工:

牢记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历史;了解国家公祭日;积极、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公祭活动。12月13日上午10时,请各单位以各种形式组织观看现场直播。10时01分,防空警报鸣响后主动起立默哀一分钟;如出行在外,请着深色服装,并在警报鸣响时,立即停下手上的活动,就地肃立默哀一分钟;车辆保持停驶状态,鸣笛默哀。致哀一分钟后恢复正常状态。

公祭日活动不只为悼念遇难同胞,还为了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勿忘国耻、追忆历史、奋发图强,做文明**人。

谢谢!

江苏**宾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五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更可恨的是:日本右翼分子长期以来通过各种手段遮盖历史真相,未曾熄灭重燃侵略的野心。如今我们的国家在日益强大,在国际政治舞台逐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丧权辱国的国耻不该被遗忘,更该被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在心。

虽然新中国建国后一直秉承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方针,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与日本也建立起了外交。但是那些必有用心、侵略野心从未磨灭的好战分子一次又一次的用实际行动挑战着两国爱好和平人民的底线,他们不择手段掩盖历史真相,把侵略战争美化成两国争端之战,其罪恶用心不言而喻。

中国虽然爱好和平,绝不愿意主动挑起战争。然而,崛起的民族绝不会屈服于侵略者的铁蹄,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面对装备优良的日帝国主义侵略者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民族统一战线奋勇分级,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今天,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发强大与自信,英勇的中华民族更不会轻易屈服。“公祭”是又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又一次凝聚中华民族勿忘国耻、自强不息的凝聚剂。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六

今年的12月13日是全国第3个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本周,xxxx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正视民族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向全校师生宣讲了公祭日的由来,介绍相关活动安排。各班自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追忆历史岁月,感悟今日幸福生活。在学校组织的相关主题征文活动中,参赛同学阐述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战争的探寻及反思表达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思想。

学校表示: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校还将在12月13日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向全校师生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部分内容,引导大家知史明理,爱家爱国。

为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弘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12月10日,在学校政教处、团委的统一安排下,各年级各班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

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老师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意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奋力抗击侵略并取得伟大胜利以及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对国内外的深远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说。副校长xxx参加七、1班班会时重点给同学们讲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亊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卢沟桥亊变、南京大屠杀等大规模事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让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和中国物质、文化等财产受到严重损失。通过此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认淸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国军民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战斗亊迹,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觉性,也让广大同学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的道理。

xx中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早日报效祖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不忘国耻,在新年到来之际,总结沉淀、畅想未来,努力把个人的梦想、成长成才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

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篇十七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我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我国正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以此悼念遇难同胞,通过公祭日的形式,明确历史,惊醒世人。

我校通过国旗下的演讲、班会、板报、橱窗等宣传方式来祭奠遇难者。同时,历史老师向同学们详细的阐述了这段黑暗的历史经过,教导学生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明辨历史,不忘耻辱,努力奋进。

为了能让全体学生意识化为行动,进而充分承担起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学校德育处组织了一次专题国旗下的演讲,由初二学生作为代表,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宣传,鼓舞所有学生牢记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祭奠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大屏幕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颇感震撼。7年2班的班长作为代表发言:“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绝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在缅怀历史,祭奠死者的同时,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在和平的年代,用文化,经济,科技作为武器,强盛国家,保卫人民,捍卫祖国。”

我校还通过板报,展板、电子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心痛之余,师生们更加坚信,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生活。

我校此次公祭日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为国拼搏的热血。最后,以这样一句话总结本次活动:“77年的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时间无法改变曾经,却可以改变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愤怒与痛恨,而是—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6208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