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1:32:08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精选12篇)
时间:2023-11-29 21:32:08 小编:曼珠

教案是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工具。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希望大家能够善于借鉴和创新,打造出更加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案。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一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二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要求全体 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三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准备。

1、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认识时钟。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能正确的认识时间,并区分整点和半点。

时钟模型一个。

一、理解什么是时钟?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时钟?

二、认识时钟

1、认识钟面,看时钟上面有什么?

有1—12个数字,两颗针,长针和短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这两颗针都是顺时针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

2、认识整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指着1点、9点、12点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的针。

3、认识半点,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点半。(指着1点半、9点半、12点半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半的针。

4,幼儿都到钟面上进行练习,试着拨针认时间。

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四

1.通过主题性综合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用途,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各类时钟、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符)、音乐磁带、录音机

1、听音乐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师生共同进入活动状态。

2、谈话激趣,自然引入本活动主题--时钟。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让孩子自由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通过时钟)

3、分散幼儿思维,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和回忆的空间。

老师:时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时钟吗?(幼儿自由回忆并进行描述)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并把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老师:原来你们见过这么多不同形状的时钟啊,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时钟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老师:看看你的时钟上面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

你的时钟跟别的小朋友的时钟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时钟上都有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不同的是:它们的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呢?如果没有会怎么样?(让幼儿自由想象)

5、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老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来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请你自己认真想一想,做一做。

老师:时针和分针它们非常喜欢和我们一起做你追我赶的游戏呢,它们是怎么做的?(教师拨动时针,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

老师:时针走的慢还是分针走的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6、师生共同小结。总结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老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和时钟做好朋友吗?那你们把它的小秘密都记在心里了吗?能悄悄的告诉我时钟上面有什么吗?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运转的呢?(幼儿踊跃发言)

7、教育幼儿要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老师:时钟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那我们就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孩子们,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艺术综合活动--时钟

我们每天根据时间来做不同的事情,而时钟就是时间的载体,我们通过本主题活动让孩子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运转的规律。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活动能爱惜时间,知道时间的珍贵。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时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有了珍惜时间的愿望,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人生新阶段。我们不仅希望在这一主题中,而且在整个学期中都把珍惜时间教育贯穿始终,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会让幼儿受益终生。活动反思: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们预舍了本主题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成功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用欢快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五

1.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通过观察及尝试活动,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

3.每天准时起床、来园、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幼儿第二次尝试练习:

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相应的钟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归纳: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延伸活动: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六

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认识整点时钟,在故事的情节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1、听,什么声音?(钟表声)(出示钟宝宝)

2、钟上有些什么?钟上有哪些数字?数字式怎样排列的?

总结:从12-1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如果倒过来这个叫逆时针。

3、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教师拨针6:00)现在几点了?

总结:时针走一格,长针就走一圈,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代表6点整。

总结:我们认识了这些时间,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钟宝宝走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吧!

1、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钟宝宝呢?(幼儿讨论)

2、进钟表店,分别认识:挂钟,台钟、落地钟、并欣赏手表、卡通钟。

总结:其实啊,人们给钟起名字很方便,挂在墙上的就叫挂钟,放在桌上的叫台钟,放在地上的叫落地钟,但有的时候人们觉得还不方便就会把钟变成小小的表挂在手上就叫做手表(出示:手表)

叔叔们真聪明,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钟,为了吸引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会看时间,人们还设计了很多的卡通钟(出示:各种各样的卡通钟)

1、老师给你们介绍了这么多不一样的钟,你们喜欢吗?你们喜欢钟表,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钟表,看,就是他(出示国王)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教师利用ppt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国王把钟表全拿走了,人们没有了钟表,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2)这个国家的国王一到中午12点就到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欢迎他?

(3)最后国王决定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1、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吗?是长还是短?

2、如果我给你一分钟,让你做一件事,你可以做什么事?(幼儿说)

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有的时候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觉得很短,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时间就分配的不一样。

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能够爱上钟表,学会看时间,珍惜每一分。设计各种各样的卡通钟(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园经常会有迟到的小朋友,现阶段我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重在提高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

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

关于中外不同钟表的图片。

1开始部分。

用图片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让幼儿说说不同的时间自己都在做些什么。

沙漏计时。

时间歌。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

1·分别请幼儿说说不同的时间自己在做些什么事情。

结束部分。

2·引导幼儿尝试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

活动延伸。

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练习认识时间。

幼儿在美工区,尝试画画简单的钟表。

《认识时钟》活动是针对幼小衔接而设计的,针对性比较强,也比较实用。然而本次活动不能给大班幼儿形成一个关于时间的完整概念只能让幼儿稍微认识一下时和分,而对于秒的概念却丝毫没有涉及这就要求教师在下次的课程中完善一下秒的概念。另外活动中没有涉及游戏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八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一、教师出示挂钟。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回答。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九

《纲要》中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性”。时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我班幼儿对时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并充分运动平板电脑的互动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使幼儿受益终身。

1、在游戏中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转动的规律。

2、在游戏中辨认整点和半点,体会时间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幼儿平板电脑一人一台。

一、导入部分。

1、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新游戏,想不想玩?

2、点击ipad上小熊的图标,上面有什么?钟,钟上有什么?数字。有哪些数字?1—12的数字,除了数字还有什么?还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

下面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二、自主探索(以幼儿自主操作ipad软件《宝宝认时间》为主)。

探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和感知整点、半点。

1、我这有3个钟面,小朋友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钟面进入。就会出现一个缺损的钟面,看下钟面上缺少了什么?(数字)除了数字还缺少了什么?(针)几根针?(两根针)这两根针就藏在龟爷爷和小兔子的身上。

2、好,我这里有三个任务:

师:请把这些数字填补完整(让幼儿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它们的顺序是什么)。

师:请小朋友们分别点一点、听一听,龟爷爷和小兔子之间有什么秘密?(龟爷爷:龟爷爷是矮矮胖胖的时针;小兔子:小兔子是分钟,我比时针高,我走的很快,我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3、(幼儿操作完毕),教师提问:

师:龟爷爷、小兔子身上有什么秘密?

师:它们是如何在钟面上表示时间的?(请孩子上前演示)。

注:(在app里直接下载软件认知钟宝宝巴士)。

三、游戏:动手拨一拨(巩固整点、半点)。

2、小朋友你们能看着时间表在钟面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谁愿意上来试试?

四、幼儿动手制作钟表盘。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表盘,简单记录一日生活,要求能写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

五、总结。

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都认识了时钟,知道了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还有很多关于时钟的游戏哦!下次我们再一起来玩一玩吧!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十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

2、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一、教师出示挂钟。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四、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五、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十一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1、认识球体,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体。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具:篮球、足球各1只,圆镜子一面,一圆硬币2—3枚,玻璃球2—3扣子2—3个,圆卡2-3张。

学具: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圆卡1个。)

一、以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小孩小孩真爱玩》,在游戏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细观察物品,找出它们的不同,好吗?”

二、与圆形比较观察,认识球体。

1、幼儿自由观察学具物品,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像圆形卡片一样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样的东西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三、了解球体特征。

1、继续以游戏形式请幼儿自由操作。(“现在就请你们都来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这些东西,看你能发现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上前试一试,玩一玩,指出哪些东西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3、教师小结:扁圆形的东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滚动;而球状的东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所以我们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叫做球体。

4、师生共说儿歌,理解球体的特征。

“球体球体圆溜溜,那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四、巩固对球体特征的认识。

1、分类:将扁圆形物体与球体物体分类。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道球体属于立体图形。

六、延伸活动

观察幼儿用书的图例,找一找哪个不是球体,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是球体。

大班认识时钟教案篇十二

1.幼儿学习初步了解时钟的运转规律。

2.幼儿学会能够辨认整点、半点。

3.感受时钟的用途,初步知道珍惜时间。

幼儿学习辨认整点、半点的方法。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环节。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幼儿操作材料。

一、情境导入,初步了解认识时钟的重要性。

1.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突然出现了一个老爷爷,爷爷告诉他,想要离开这里就要学会认识时间。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让我们和小明一起认识时间帮助他走出灰色的空间。

二、观察并认识钟面。

1.出示时钟,了解时钟的构造。

2.“时针分针来赛跑”游戏,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今天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吵起来了,他们都说自己跑得快,你们猜谁跑得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将时针拨到12点上,并为幼儿介绍这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教师操作钟面,让时钟走一小时,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

提问:

(1)时钟和分针朝哪个方向跑?跑了多远?(朝一个方向,从数字1走到数字12)。

(2)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小结: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完一圈,时针走完一格,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小时。(丰富词汇:顺时针方向)。

三、学习辨认整点与半点。

1.出示整点与半点的时钟,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谁,就表示几点整。

师:现在时针指在数字3上,分针指在数字12上,现在就是三点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三点钟了。

2.认识半点。

师: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谁的前面,就表示几点半。

3.游戏“我说你做”

四、根据时间,整理一日生活的图片顺序,并知道珍惜时间。

1.教师出示幼儿操作材料并交代要求。

师:我们就快帮安迪逃出灰色空间啦,还有最后一项考验,这里有安迪一日生活的图片要请你们帮他们根据时间来排好顺序。

“七点钟,我起床了!”、“九点钟,我在上课!”、“十点半,我在做游戏”“十一点半,要吃饭了!”、“中午十二点,我在睡觉!”、“下午四点钟,放学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找朋友”分享。

小结:我们今天帮助安迪逃出了灰色空间,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你们真是一群懂得关爱的小朋友。希望你们上小学后都做一个守时的小朋友!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认识时间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本次的数学活动内容为认识了时钟_上的整点与半点,知道了整点与半点时分针与时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所以在本次数学活动《掏出灰色空间》中,在设制目标时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认识整点与半点,并能准备地说出时间。

那么在活动开始时,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利用了故事进行了导入。让幼儿知道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接下来我引出了钟表,让幼儿认一认钟表的结构,初步了解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从而认识整点和半点。通过游戏“我说你做”巩固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在游戏上学习幼儿的兴趣也很浓厚。根据时间整理“一日生活”图片的顺序,并知道时间的珍贵。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学习钟表的兴趣浓厚。我觉得活动结束之后的游戏也能更好的呼应前面部分也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巩固本次活动所学带的知识。

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对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掌握的不是很好,应设计更多的操作材料放在区角里供幼儿多次操作。通过多次操作达到活动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256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