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2:45:15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实用14篇)
时间:2023-11-29 12:45:15 小编:HT书生

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编写一份完善的教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包括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材的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同时,教案的编写还需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教案的编写方法和技巧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以下是一些教案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一

1、开始熟悉同伴。

2、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挂图《认识新朋友》、幼儿用书、姓名签到表、海报纸、水彩笔、毛绒玩具。

1、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成圆圈,再次认识班上的同伴。

在音乐声中,大家传毛绒玩具,音乐一停,毛绒玩具在谁的手里,就请这位幼儿站起来,大家一起喊他的`名字。

反复玩几次,逐渐认识班里大多数的同伴。

2、出示挂图,了解交朋友的小妙招。

老师指着拿毛绒玩具的幼儿:你喜欢他吗?你喜欢他做你的好朋友吗?

怎样可以交到朋友?讨论认识新朋友的方法。

问问幼儿:

(1)画面了提到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

(2)你们觉得哪一个方法最好?

(3)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别人和你一起玩?让别人喜欢你呢?

引导幼儿讨论有哪些交友小妙招,老师帮忙记录下来。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二

知道吗?我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小学生。如果你不认识我的话,我现在就给你我的自我介绍。

我名叫:林俊浩,岁:10岁,性别:男孩,喜欢的颜色:白色,理想:当科学家,爱好:玩电脑、看书。

我的自我介绍大致介绍完了,如果想对我进一步了解,那你就来询问我吧!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三

如果觉得自己很不幸,代表着自己不成熟。

如果觉得自己可以从阴霾中走出,意味着你即将成熟。

如果你已经可以闲看阑外花开花谢,那么你已经熟透了!

其实,人是最会为自己疗伤的,我们一路走一路受伤,边走边痛,走到我们人生末了的时候,即使身上千创百孔、疲惫不堪,我们仍然学会淡化,淡化矛盾、淡化忧愁、淡化痛楚,所以我们看老人总比我们从容,就是因为他们历经沧桑,沧桑后的无比坦然。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四

一、主题的产生:

前阶段有些孩子在家中看到妈妈正在忙着剥花生,他们带了一些来到幼儿园放入种子角。于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引向了花生。“花生好吃”,有的说着便去尝。“不能吃,留着种在种植角,能收一大堆花生呢”,另一个马上反对。“怎样种花生”,“花生是怎样长出来的”……孩子们围绕花生,产生了多个新课题。花生是农村的一种特产,孩子们的生活中常见常用。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积极交流,产生了探索花生的兴趣。

二、主题网的预设: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花生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

2、通过剥花生、种花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

3、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清楚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和家庭、社区的有关成员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对周围活动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四、活动内容:

1、花生好吃。

2、剥花生。

3、种花生。

4、小记者。

5、花生长出来了。

6、收花生。

五、活动准备:。

1、与家长联系,示范讲解花生的多种吃法,带幼儿实践活动,剥、种、收花生等,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2、活动区备一些皮花生、小筐等,让幼儿剥花生活动。

3、美工区备一些花生仁、花生壳、火柴棒、橡皮泥、纸、彩笔等供幼儿制作活动及绘画活动。

4、准备小铁锨、小镢、耙子及花生仁、小篮子等,组织幼儿种花生活动。

六、活动记录。

(一)花生好吃。

晨间活动中,陈增辉小朋友将一些花生放入种子角,它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拿来的花生,我妈妈在家剥,花生好吃,你吃一个吧。”“谢谢”,我表扬了他。其他孩子也围过来。“我家里也有,老师。”“我还帮妈妈剥花生来,里面的仁真好吃。”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非常高兴,此时对花生好吃产生了兴趣。说着有的孩子就往嘴里添花生。我让孩子们每人吃一个,然后引导幼儿谈话,探讨花生的特征,有哪些吃法。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五

活动目的:

1、认识蝴蝶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发现科学奥秘。

活动内容:

1、谜语引出课题。

2、谁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蝴蝶?

(1)你发现了什么?

(2)蝴蝶两边翅膀的形状、颜色、花纹是怎样的?

3、小朋友你们想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吗?

艺术活动:美丽的蝴蝶。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装饰画。

2、引导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纸,及时帖。

2、胶水、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小朋友蝴蝶漂亮吗?你想不想用你手中的材料来花一只蝴蝶呢?

(1)对称组:把画纸对折,在纸的一边画半只蝴蝶,然后把另半边纸覆盖在图上,在用手按几下,打开图纸便会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

(2)绘画组:用图纸画画可添画上花草。

(3)粘贴组:用各种子添画蝴蝶。

(4)生长过程组:把生长过程的顺序排列,在用画笔把生长过程画出来。

2、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作品,并把蝴蝶剪下装饰教室。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六

1、通过单车取宝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地图上不同标示的了解和兴趣。

2、学习看地图的一些简单方法。

3、体验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挑战、自信与快乐。

1、多种标记地图。

2、场地布置人手一辆单车。

一、合作组队解读不同标示的地图并学习看地图的一些简单方法。

1、交代任务。

教师:今天我们大二班小朋友要去完成一件既开心而又有挑战的游戏。

那就是两人一组去完成单车取宝。

(出示单车取宝四个字并请幼儿念一念)。

什么是单车取宝?(强调今天我们是骑车取宝)。

(假设:幼:宝贝在哪呢?或幼儿无声教师引出)。

教师:那我们去哪里取宝呀?

2、认知地图。

(1)出示一张幼儿园操场的平面地图。

对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骑单车取宝。)。

教师:幼儿园那么大的操场怎么变小了?

(那是地图。)。

(中国地图、公园地图等)。

教师:那地图有什么作用啊?

(可以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或者当你不知道走哪条路的时候,它可以帮忙。)。

小结:地图可以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寻找这些地方。

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些什么呀?

请个别幼儿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标记一一告诉大家这些标记是什么地方。

教师:看来我们小朋友真的太熟悉幼儿园了,咱们再来看看这张地图和前面一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

(1)先引出有标示行驶方向的地图。

教师: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箭头表示什么?

(强调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必须按照箭头的行驶路线去寻找宝贝,如果违反规则宝贝会找不到的。)。

(2)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

有没有问题?

4、先解决地图上的个性问题。

教师:你们地图上的标记一样吗?(不一样)都是写什么标记呀?

文字标记(这些文字标记告诉我们什么?需要经过7道难关才可以取到宝贝。

它是怎么行经的,怎样才可以既方便又顺利地取到宝贝呢?)。

数字标记(这些数字标记又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按照标记的数字提示依次完成7道难关才可以拿到宝贝。)。

教师:看看每张地图上的行驶路线一样吗?是往哪里走的?

5、再解决地图上的共性问题。

教师:我们都知道了自己地图的形式路线,再看看你们每张地图上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还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都要完成7道难关)。

教师、小花瓣表示什么呀?

这时你就可以取得宝贝了。记住只有7色花加宝贝才呢能够说明今天的游戏是成功了。)。

教师:另外你们是好朋友一起完成游戏任务的,就必须在路途中相互帮助一起去,一起回来。

还有一个配合大奖等你拿啊!

二、单车取宝两人一组按行驶地图完成任务。

三、分享成功经验与挑战困难实例。

1.在行驶中你们都有什么好方法。

2.途中你是如何突破困难前进的。

3.这对好朋友完成的最快,听听他们有什么好方法。在途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何去克服的。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单车取宝,学习了看地图的一些好方法,也了解了地图上不同标记行经的方法。

更知道好朋友在一起时要相互帮助才能克服困难。有没有信心再接受新的挑战!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七

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学习,认识梯形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掌握提醒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小熊图片一张,。

2、每人一份红色的长方形纸和黄色的梯形纸,一根小棍,图形纸每人一张(印有各中物体)。

活动过程。

1、以参观小猫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思考,理解平行的概念。

教师播放课件,两只小猫跑步比赛提出思考问题:两只小猫跑到终点时,它们的碰到一起了吗?为什么?"。

2、小结:因为小猫跑的路线是平平的,他们永远碰不到一起。

像这样的象第一座小桥这样的上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长,就叫平行。

小结: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不同点:长方形的两条对边平行而且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另一个图形的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但是不一样长,另两条边是斜的。

2、请幼儿根据老师讲的'再次操作感知。提醒幼儿用小棍量一量,比一比。得出老师的结果。并再次告诉幼儿,如果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都一样长,我们说这两条边是平行的。

3、小结梯形的概念:有四条边、四个角,只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而且不一样长,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梯形。

4、巩固认识梯形,出示以下图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说出图形的名称,为什么?

幼儿涂色:请幼儿将图中的梯形涂上喜欢的颜色。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情况。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他们的服饰装扮、饮食、风俗习惯都极具特点。景颇族、壮族是其中两个特色鲜明的民族,而且我园有景颇族和壮族幼儿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邀请少数民族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发现景颇族、壮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幼儿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拓展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1.了解景颇族、壮族的服饰特征和有趣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景颇族、壮族的资料,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3.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物质准备: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音乐、景颇文化展示课件——婚俗、节日、美食。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有关景颇族、壮族的资料。

一、与景颇族一家交朋友,了解景颇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景颇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景颇族家族的'构成,学说景颇族语言“明嘎啦娃”(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景颇族的资料,并邀请景颇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景颇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目瑙纵歌、景颇迎宾水酒、婚礼(新娘过草桥)、绿叶宴等民族习俗。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甩银泡》,随音乐学跳景颇族舞蹈,感受景颇族的舞蹈特色。

请景颇族朋友讲解舞蹈类型及特色,示范欢乐性舞蹈甩手、跺脚等基本动作,带领幼儿跳“环舞”——《甩银泡》。

二、与壮族一家交朋友,了解壮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壮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壮族家族的构成,学说壮族语言“梦你”(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壮族的资料,并邀请壮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壮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壮锦、花山崖画、尊老爱幼、山歌、绣球、三月三歌节、五色糯米饭等民族习俗。

2.学唱壮族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了解壮族山歌文化,感受壮族山歌的特点。

请壮族朋友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解说歌词内容,介绍壮族山歌文化及以歌传意的特点,并带领幼儿简单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九

1.各种动物卡片。

2.准备一张画有3个格子的纸,并在纸上做一个记号。

3.幼儿作业纸。

动物运动会开始了!你能按前后顺序,分别说出第几跑道的什么动物跑在第几吗?

2.“把第四朵花染成红色”(没有要求幼儿从哪边开始数)。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十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小铃一副、数字卡片一套、幼儿按小组人数每人一套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9的物品,数字卡片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印泥、印章、笔。纸偶“小熊”、三组“泡泡”。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发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贴绒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动

绿色红色蓝色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请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背景图,发幼儿观察图中物体的数量,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比较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2、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拍手的次数要与铃声数相同,同时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与教师敲小铃的数一样多。

3、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按比数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数拍手,同时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比数字卡片的数多1或少1。

四、分组操作

1、教师讲解每组的作业要求:

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画上相应的数量的物体,如:

5

6

8

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上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如:

7

8

9

第三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多1的实物印。如:

6

7

8

第四组幼儿涂画方格,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相应的数量的方格。如:

6

2、组活动,各组活动后可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五、组织幼儿评价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十一

学习目标:

态度: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欣赏自己、树立自信;能够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自己吗?有的同学会问:我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还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特长,分析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自己。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2—5页,开阔思路。

(学生阅读2—5页,知道课本上的小朋友都介绍了哪些优点。知道并学习介绍优点的说话方式。)。

2.引导学生找自己的优点。

3.学生在第二页上涂出自己的特点。并补充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4.在4页下方的方框里写出自己的优点。

5.用最简短的话在班上交流自己的优点。

三、引导学生谈谈在同学面前夸自己的感受。

四、教师小结: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自卑的人,总是在自卑里埋没自己。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上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就先担心着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

教学反思:

课上,有的同学找不出自己的优点,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长得可爱、乐于助人等优点;但有的同学,老师虽然让同学帮他找优点,并找他个别谈话,可还是效果不佳,缺乏自信。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画着放大的写字格的小黑板,学生放气球圈,蜡笔盒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35-14+14-25-3。

2+23-23+11+23+2。

5-41+44-35-2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二、新课。

1.认识0。

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认识直尺。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3.0的写法。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4.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5.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出示学生放气球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1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2-1=1)。

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2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板书:2-2=)。

“得数是几?”(0)“为什么?”(2个气球都放走了、就没有气球了。)。

板书得数。2-2=0。

指明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提问:“小丽有4块糖,吃了4块,还剩几块?”“怎样列式?”(4-4=0)“为什么?”

师:“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想出5-5的得数吗?”“3-3=?”“1-1呢?”

师:“一个数减去与它伺样多的数得o。”

(2)一个数加0。

出示蜡笔图。

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边盒里有1枝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4+1=5)。

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边盒里没有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怎样列式?”

(板书:4+0=)“得数是几?”(得数是4。)“为什么”’(因为右边盒里没有蜡笔,所以就只有4枝蜡笔。)。

板书得数:4+0=4。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3枝。提问:“现在一共有几枝蜡笔?”(3枝。)“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3+0=3)。

再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2枝,问题同上。(板书:2+0=2)。

师:“想一想5+0、1+0等于几呢?”

师:“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教师把两个蜡笔盒交换一下位置。“现在一共有几枝蜡笔一?”“怎样列式?”(0+2。

=2)。

师:“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师:“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师:“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师:“想一想5-0等于几?”(……)。

师:“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师。“4-0、3-0、2-0、1-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凡?”

6.混合练习。

做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中的题自。说明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7.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

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

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十三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课时划分:2课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主要动物:

认识幼儿园教案设计篇十四

帮助幼儿巩固1—9的物珠数对应;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1、利用彩色的图片(最好是动物或风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们的反面画上珠码0—9。

2、两张比彩图大的硬纸板(其中一张上有数字0—9。

1、家长把分成10份的彩图打乱,让孩子根据彩图上的珠码,找到硬纸板上相应的`数字进行排列,直到拼完为止。

2、先把一张硬纸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图上,然后把两张硬纸板合拢,翻个面,打开上面一张硬纸板,如果找对了,彩图便拼出来了。

3、也可在彩图的背面画上多位珠码(多位数字),在硬纸板上写上相应的数字,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9以内数的认识已经全部结束了,家长在空闲时可以经常问问孩子:“珠宝宝7是怎样的?”当孩子回答“珠宝宝7是上面1颗珠、下面2颗珠时(1—9交替着问),请您表扬鼓励孩子,这说明孩子脑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进步!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a面一位数5笔第5—8组。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综合活动。

游戏名称:买水果。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9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水果若干种类,上有9以内直加直减的算式题。

1、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能买到水果,看谁买得多又快。

2、爸爸参加,妈妈当裁判;妈妈参加,爸爸当裁判。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33792。

11-2-5-75。

5561-2-6。

-7-62543。

6-2-5155。

————————————。

祝贺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学会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直加直减珠心算,这与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老师深表谢意!

下学期,我们要进入百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的直加直减,要建立两档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战哦,希望家长您能继续配合我们的教学,让孩子学有所获。

我们下学期再见了!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b面的四笔、五笔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3800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