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包粽子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1:54:12
二年级包粽子范文(17篇)
时间:2023-11-29 11:54:12 小编:琴心月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并利用资源。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言之有物、思路清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接下来是一些实践总结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包粽子篇一

我在家没事的时候,打开冰箱,想拿瓶饮料,突然,我看到冰箱里冻着的粽子,便想起那天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妈妈以前没粽子,所以今天我和妈妈共同学习包粽子。我们先把材料准备好—糯米、粽叶、红枣、花生。一切准备就绪,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颗大枣,然后又放了一些糯米盖好。我心里想,包粽子这么简单呀,可是接下来我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小小的粽叶太调皮了,一点不听我的话,当我捏住左边,右边开了;捏住右边,左边开了;捏住中间,两边又都开了。哎!这时我恨不得变成章鱼哥!最后在妈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只是那形状真有点对不起观众。妈妈其实包的也不怎么样,我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继续小心的包着粽子。因为这种坚持不懈的力量,我和妈妈终于把所有的粽子包完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感到十分幸福。

包粽子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同学们,你们也来一下包粽子的乐趣吧!篇六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二年级包粽子篇二

儿时的记忆总是氤氲着满屋子清新的粽香。粽子倒是没少吃,但自己学着包粽子,却是较大以后的事了。

那天天刚亮,爷爷就踏着漫山的晨雾,哼着古老的乡谣,挑着篓筐,采新鲜的苇叶去了。待我起床,那光滑翠绿,又长又直的苇叶已在食案上摆好;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糯米在水中浸泡着,更显饱满丰盈;一捆干黄的稻草秆放在一旁;红艳的大枣,各色的豆子,咸香的小鱼干也有序地排好了队列。看着眼前的食材,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包粽子了。

奶奶在食案旁的长椅子上坐下,我也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一边学。我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奶奶,奶奶的手干瘦,十指却十分灵巧,两三片粽叶,在她手下如变戏法一般转成了倒锥形,随即又往里灌满了各式的食材,再包上两片粽子叶,拿稻草秆捆上几圈,又扎上一个漂亮的结,一个长而粗的,带着四个角的粽子就完成了。奶奶的手忙活个不停,在各个盛材料的盘子里转来转去,粽叶、稻秆在指间翻飞。没几分钟又做成一个。那一个个粽子在竹筛上排列着,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我感觉包粽子是一件如此神奇的事,于是抓起两片粽叶就要试试。可我无论怎样摆弄那粽叶,就是整不成倒锥形,还是在奶奶手把手的兜转下,才完成了第一步。随后便是填食材,它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次序一点儿也乱不得。不知怎的,我填往锥窝里的食材不是太满就是不够,要不就是次序又放反了,还把糯米洒得满地都是,到捆绑粽子时还得请奶奶替我收拾残局。最后,包出来一个松松垮垮,“四不像”的粽子。看着我狼狈的模样,奶奶笑了,皱纹爬满了她的眼角:“看咱妮子将来定是有福,做饭的活以后肯定不用自个儿干。”

掀开大锅,雾气一涌而出,粽香又在小屋里四处飘散,游荡。第一次尝自己包的粽子,虽然卖相不好,可味道却特别香甜,您瞧,就连奶奶尝了都竖起了大拇指呢。

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包粽子。如今再吃到粽子,都会勾起那段美好的回忆,但那般滋味的粽子,却再也尝不到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包粽子篇三

首先第一步:把肉切成一条一条的,把盐、酱油、味精放入切好肉里,放那里掩一下。

第二步:把包粽子的叶子洗干净,倒入开水泡一泡。

第三步:把米放水里洗干净,沥干,在米粒放入酱油、盐、油搅拌均匀。

第四步:把板栗剥好,洗干净,就可以包粽子了。

先把包粽子叶子折成畚斗形状的,在上面放上一小瓢米,放上几颗板栗,还放上一块肉,再放上一些米,把包粽子叶子包好,用绳子捆紧。就这样粽子包好了。

二年级包粽子篇四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妈妈早早的就买回来粽叶、糯米还有甜枣。但是晚上要给我们包粽子。等呀等。

总算等到妈妈下班回来了。妈妈,我大声的叫,快给我们包粽子吧!妈妈准备好以后就开始给我们包粽子了。首先,妈妈先拿了一片粽叶,然后叠起来,往里面放糯米,放甜枣。把这两样东西放好,以后拿线包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问妈妈这么简单就可以了吗?妈妈笑笑当然了,你刚才已经看我包了,我包的不也好好的吗?你要不要来试一试?我大声的说好啊好啊!包第一个没弄甜枣,唉,谁让我总是这么粗心大意呢?我不甘心我包不好就又包了一个。

呵,我包的越来越好了。连妈妈都夸奖我。太棒了,这是最有意义的端午节啦!

二年级包粽子篇五

端午节到了,我们家都有这样的风俗,挂艾草、吃五黄、吃粽子、赛龙舟,活动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包粽子,奶奶已经把粽叶、馅料(肉、红枣)、糯米,还有各种调味料都准备好了。我也参与其中,先把糯米洗干净后沥干,再把鲜肉洗净切成块放在碗里,再加入酱油、鸡精、料酒腌制一下,这样会使肉更入味。再把沥干的糯米倒入酱油,搅拌均匀。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奶奶手把手的教我怎么包。先取一张粽叶把它卷成漩涡形,先放入糯米再放入肉,再盖上糯米,奶奶说得简单,操作起来却难啊!接下来把多余的粽叶把糯米盖上,用细绳把粽叶捆住。虽然我包的不如奶奶的好,但是奶奶说:“第一次包的算非常不错的了。”

我们包完了肉粽,又包了另一种口味的粽子-红枣粽。这个包的比之前的肉粽好看多了,奶奶也鼓励我说:“不错,好多了。”和奶奶包好了粽子,就把粽子放入电饭煲里面煮。等了一会儿,终于可以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味道还是正宗的。

二年级包粽子篇六

今天奶奶休息在家,马上要端午节了,奶奶说去河边摘些芦苇叶包粽子。奶奶把摘好的叶子先在锅里煮一下,然后拿出来再包粽子。

下午,奶奶买了一包蜜枣,要放在粽子里,这样粽子又香又甜,我看奶奶包粽子,奶奶先拿出四片叶子,把叶子叠起来放平,然后裹起来像一个三角形,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了两粒红枣,再放些糯米就全部包住,最后用一根绳子把粽子扎住,这样就完成了,奶奶一下午包了好多的粽子,奶奶包的真好看,一定也非常好吃的!

二年级包粽子篇七

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在学校我们的翟老师已经讲了很多,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而且,我们在学校还吃粽子了哪!不过,包粽子我可是第一次尝试。

做粽子的材料可真多,有包粽子的叶子、糯米、蜜枣、花生、捆扎的绳子,妈妈早早的就把这些材料准备好了,就等今天大家休息时一起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先卷一下,然后我和哥哥就把糯米、蜜枣、花生往里放,放好后,站在一旁的爸爸就用绳子一圈一圈的把它扎紧,就这样一个粽子从我们家的生产流水线上成功诞生了。我们说说笑笑,做了很多粽子,这样做出来的粽子一定是最香甜的。

今天,爸爸带我去阿姨店里包粽子。我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得蹦了起来,活像一个装了弹簧的洋娃娃。

我们吃完午饭,急匆匆地赶到水产城,阿姨的店里,人群把桌子围了水泄不通。我好奇地跑到里面,探进头一看,原来她们已经在包粽子了。

我也洗好手,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帮忙。我拿了两片包粽子的叶子,先把粽子叶做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放二块肉和一个蛋黄,然后把多出来的粽子叶盖住漏斗的口,最后把粽子包成一个四角锥,用咸草把粽子扎紧。

粽子包好了,我们把粽子放入锅里面。过一会儿,一股香味从锅里飘出来,馋得我垂涎三尺。我老是问阿姨粽子什么时候好,阿姨说:“你真像一只小馋猫。粽子要慢慢的煮,煮出来的粽子才好吃,俗话说‘不到火候不揭锅’。”时间过得可真慢呀!粽子终于出锅了。一阵风吹过,芳香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我伸手想再拿一个,阿姨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代诗人的怀念。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能说出它包含磁卡几个角,几个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用翠绿的苇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煮熟后,颜色就变了,剥开墨绿色的苇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老人们说,吃粽子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要继承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产,难怪人们吃粽子时,总要给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特意提前一天来到奶奶家,和奶奶学一学包粽子。

奶奶早已把糯米泡好,我急忙取出小板凳坐在桌子前,我看着奶奶先把两片苇叶相反重折,然后再把两片苇叶折成小篓形,再往里面放米和枣,最后把上面多余的叶子盖上,用绳子系紧,这样一支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边看边学,按奶奶地指点,好不容易包了一个小小的粽子,我举起这只可爱的小粽子说:“哈哈!谁要吃了我的小粽子还不够塞牙缝呢!”妈妈也好奇地包了起来,她包的粽子就是封不上口,总是漏米,奶奶说:“你放的米太多了”,听了奶奶的话,果然有效,妈妈还出了一招是五花大绑,她把每个角都用绳子捆起来了,我真佩服。后来,我又发明了一个长粽子。

粽子上锅煮上了,要到明天早上开锅。到了晚上我做了一个香香甜甜的梦!

端午节到了,我很开心。因为这一天能包粽子、吃粽子,偶尔还能划划龙舟。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去沙滩捡贝壳、去池塘钓鱼、去公园看花......

尤其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包粽子,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奶奶包了三十只粽子;妈妈呢,包了四十只粽子;爷爷包了五十只粽子,而我可爱的爸爸只包了二十只粽子;至于我嘛,呵呵,十只小粽子。

妈妈说我包的粽子像胖嘟嘟的“小娃娃”,哈哈,所以,我包的粽子是最可爱的。

啊,开心的端午节!祝大家端午节像我一样快乐喽!

下午,奶奶说要包粽子,我一听特别开心!吵着要包,奶奶就只好答应了。哇!要开包了,真开心啊!

我学奶奶将小手洗干净,好了开包了,我拿起两片竹叶仔细的看着奶奶的手,到我包了,哎呀!我怎么包不起来呀!我明明是按奶奶教我的方法包的呀!怎么包不起来呢!奶奶又教我了一遍,可是,我还是包不起来。奶奶又把我的手握起来教了一遍。我心想:奶奶,您真好,我不会包您还不觉得厌倦继续教我包,您对我真好。我又试了一遍,耶!太开心了,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奶奶看我笑得这么开心,也冲我笑了笑。

奶奶,您真好,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您的恩情。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了!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借此机会,我也来学学包粽子吧!

在学习中,难免有些难题,这不,我就遇到了三大难题:—、馅总是从三个角中”溜“出;二、粽叶老被弄破;三、粽子是三角体的,有四个角,可上面的那个角总做不好,变成三个角的粽子了。我急忙请教老妈。妈妈叽里呱啦讲给我一大堆道理,又手把手教我,可我还是一头雾水。到了最后,好容易把前两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却绊倒了我,怎么弄也弄不好。学了老半天,包出的粽子可以说得上的”畸形胎儿“了。唉!

二年级包粽子篇八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包粽子啦。

刚开始我觉得包粽子没多难,可自己亲自一包,就觉得难了!光就是把粽叶弄成漏斗形状,就花了很长时间。我反复地裹、展开,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把粽叶弄成漏斗形的啦!然后我往里面装糯米、花生、枣,最后再用粽叶把它封上口。我又让妈妈帮忙缠上绳子。因为我包得不紧,粽子变成了“桥”的行状。我又迫不及待地包了第二个粽子,这个粽子好多了,包得像立体三角形啦!我还自己缠的绳子呢。

妈妈说包粽子就像练琴一样,要一遍一遍练习包,包得多了,就包得好了。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又香又甜,好吃极了!

二年级包粽子篇九

盼望已久的端午节来了!我又可以吃粽子了。

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见奶奶在包粽子,奶奶看见了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懒虫起床了。”我对奶奶说我也要包粽子,奶奶答应教我,我兴奋叫起来。

我看见奶奶把粽叶包成了一个三角形,再放了一勺米进去,用筷子将米捣紧,我也跟着学,可是,这些米太调皮了,一下子跳了出来,奶奶见了说:“包粽子要有耐心,得慢慢来,急不得的。”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鼓捣,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动作很慢很慢,不过我不着急,多练练就快了。

过了一会儿粽子可以吃了,我兴奋不已地揭开锅盖,好香!迫不及待地撕开叶子吃了起来,真好吃!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快乐啊!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特意提前一天来到奶奶家,和奶奶学一学包粽子。

奶奶早已把糯米泡好,我急忙取出小板凳坐在桌子前,我看着奶奶先把两片苇叶相反重折,然后再把两片苇叶折成小篓形,再往里面放米和枣,最后把上面多余的叶子盖上,用绳子系紧,这样一支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边看边学,按奶奶地指点,好不容易包了一个小小的粽子,我举起这只可爱的小粽子说:“哈哈!谁要吃了我的小粽子还不够塞牙缝呢!”妈妈也好奇地包了起来,她包的粽子就是封不上口,总是漏米,奶奶说:“你放的米太多了”,听了奶奶的话,果然有效,妈妈还出了一招是五花大绑,她把每个角都用绳子捆起来了,我真佩服。后来,我又发明了一个长粽子。

粽子上锅煮上了,要到明天早上开锅。到了晚上我做了一个香香甜甜的梦!

今年,我家包粽子要早些。这不,今天我家也开始包粽子了!

粽叶是奶奶昨晚一张张认真洗过了的,包粽子的绳俗称“粽枥鞭”也浸泡过了。五点不到奶奶就起床,烧开水、淋稻草灰,我起来的时候,热情的隔壁邻居们也都来帮忙了!大门口长长的凳子上放着一个又红又大的盆,里面有一脸盆糯米、蜜枣、粽叶,“粽枥鞭”则高高到挂在了门框上。大人们脸上露出节日才有的喜悦,忙的不亦乐乎!不一会儿,门框上就吊着许多的粽子,它们挤在一起,像一个个绿色的果实。

吃过饭,离上课时间还早,我也要试试包粽子。我拿起两张小叶子,把它们弯成一个斗,先放一点糯米,把蜜枣放在中间,上面盖一层糯米,再把粽叶翻下来,哈!别人的粽子有四个角,我的只有一个角,上面的角不见了,多了两个小洞,糯米们商量好了,一块儿跑了出来!看来包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时间不早了,妈妈叫我了,我该上学去了!有空下次在学!

奶奶告诉我,下午放学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代诗人的怀念。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能说出它包含磁卡几个角,几个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用翠绿的苇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煮熟后,颜色就变了,剥开墨绿色的苇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老人们说,吃粽子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要继承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产,难怪人们吃粽子时,总要给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

今天,爸爸带我去阿姨店里包粽子。我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得蹦了起来,活像一个装了弹簧的洋娃娃。

我们吃完午饭,急匆匆地赶到水产城,阿姨的店里,人群把桌子围了水泄不通。我好奇地跑到里面,探进头一看,原来她们已经在包粽子了。

我也洗好手,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帮忙。我拿了两片包粽子的叶子,先把粽子叶做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放二块肉和一个蛋黄,然后把多出来的粽子叶盖住漏斗的口,最后把粽子包成一个四角锥,用咸草把粽子扎紧。

粽子包好了,我们把粽子放入锅里面。过一会儿,一股香味从锅里飘出来,馋得我垂涎三尺。我老是问阿姨粽子什么时候好,阿姨说:“你真像一只小馋猫。粽子要慢慢的煮,煮出来的粽子才好吃,俗话说‘不到火候不揭锅’。”时间过得可真慢呀!粽子终于出锅了。一阵风吹过,芳香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我伸手想再拿一个,阿姨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人忙碌着包粽子。我兴奋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我怎么包,好不好?”妈妈点头答应了。妈妈一边包,一边给我讲解。看完妈妈包粽子的过程,我就满不在乎地说:“这么简单,看我的!”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粽子叶卷起,再往里面江米、红枣,然后用粽子叶把江米和红枣包好。我说:“妈妈,看!我包好了吧!”我得意洋洋把粽子往盆子里一放,结果粽子全散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有点灰心了,再也没有刚才的雄心壮志了。妈妈温和地说:“别泄气!再来一次!把江米按实,绳子扎紧!”听了妈妈的话,我重新鼓起了勇气,一步一步细心地做,终于把一个完整的粽子做好了。看着包好的粽子,我开心极了,这是我自己辛苦的结果啊。看来以后做事可不能骄傲啊!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大早,我就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我把准备好包粽子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就迫不及待跟妈妈忙乎起来了。我先将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再将泡好的糯米放入其中,妈妈见我把糯米放得很多,粽叶都要炸开了,便对我说:包粽子时,糯米不能放得太多,太多了叶子会挤破,到时就会漏米,但也不能放得太少,太少粽子就不饱满,过于松软既不好吃也不好看,你要将米放得和“漏斗”一样齐平,还要用手压紧,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又美观,又紧凑,还好吃,不信你来试试看。

终于我照着妈妈的方法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我包粽子的过程,虽然没有妈妈包得好,我相信只要我多练习练习,以后一定会和妈妈一样包得好。

这次放假回家前,妈妈买了好多的江米和蜜枣,说要回姥姥家包粽子,我问妈妈会包粽子吗,妈妈说大姨这次放假也回姥姥家,原来是让大姨劳动啊!

吃完早饭,姥姥就开始把米泡上了,吃完饭开始煮苇叶,姥姥说煮过的苇叶干净并且有韧性,我经常吃粽子,却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包粽子,所以就在旁边看着,顺便帮大姨递个蜜枣,拿个包粽子的'绳等。

大姨包的真快啊,只见她把两片粽子叶排到一起,卷成漏斗型,把江米放进去,放一个蜜枣,再装进去一些江米,然后用粽子叶盖住,用剩下的粽子叶围着江米绕一圈,再用一片粽子叶缠一遍,防止有江米漏出。大姨让我试试,我拿起粽子叶,学着大姨的样子,前面步骤都没问题,可是把粽子叶盖住后,怎么绕怎么缠粽子都不听话,最后以失败告终,难怪妈妈和小姨、妗妗在旁边看着,都不动手,原来包粽子是看着容易,包着难啊!

一上午大姨包了一百多个粽子,煮了两锅,我吃了三个粽子,中午饭都吃不下了。

今天我到外婆家吃了一个白米粽和一个猪肉粽。我吃的津津有味,于是我就想向包粽子能手外婆学包粽子。

刚好外婆正在包粽子。我就急忙跑过去请外婆教我怎么包粽子。外婆就让我在旁边看着她包,只见她挑来两片又宽又长的叶子,熟练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勺子勺了几勺米,装进“喇叭”里,然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接着又用线绳扎紧,一个四角的白米粽就做好了。外婆让我做做看结果我把放进去的米漏出去了,我灰心了但又继续做总算做出了一个白米粽。我就又向外婆请教咋么做猪肉粽。外婆说:“先用酱油、盐、味精和糖,跟肉一起奄一下然后就把肉放在米里包起来就行了。说着给我做示范。我又做了一个终于学会了!

今天晚上我吃了我自己做的那两个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来参与。先报安排好的米、粽叶、马莲还有肉枣、红枣……放在桌上,开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个,简单!

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米,放一个枣,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叶包住,两个手都占住了没法捆了,在姥姥的帮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我们包了肉粽、甜粽、豆粽……开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还有鸡蛋。满屋子飘着粽香,太诱人了。

粽子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浓浓的清香,黏黏的、软软的、真好吃。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纪念屈原、赛龙舟……。

我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传统的端午节。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准备着材料:昨晚浸泡好的粽叶、外公做了的鲜肉馅儿和五彩线。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外婆来教我了。

首先,取两张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接着,放入一小碗米,大概125克差不多;然后,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地划一字,放入外公做的鲜肉馅馅儿;下面,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折好后,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接着,要绑粽子了,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不然会煮爆的,如果过松,就会进水过多,所以以轻扯不移动即可。最后,把绑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让粽子慢慢地煮1一小时就可使用。

我闻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发出的阵阵清香,品尝着自己的粽子的美味,心中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就是我学包粽子的过程,那粽子真是太美味了。我骄傲,我学会了包粽子!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一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亲手包粽子,让班级能够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美食制-作-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享受过程。

2. 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过节,增进亲子交流,也互 相送上节日的问候。

3. 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成果,感受节日的气息。

三、活动时间:2017年6月17日下午3:40

四、活动地点:班级课室

五、活动流程:

1. 包粽子阶段:组织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活动。2. 活动后期:由家长将自己组包好的粽子带回家帮助煮熟分发给该组一人一只粽子品尝。

六、包粽子的步骤:若粽叶太小就用两片放一起,把粽叶左上右下并列成一个大的,用剪刀把根部 剪齐,折成漏斗状,注意捏紧漏斗交界处。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层糯米,然后加上一层馅,最后在加上一层糯米。漏斗放满米后,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以不漏米为原则把粽子包严实。用准备好的.棉线把粽子绕圈扎紧,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七、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才放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时左右。 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八、评奖:

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奖品一份,颁发奖状一张。奖品:一等奖:亲子陶艺一对(15元/对)共45元 二等奖:旺仔奶2盒(约3元/盒)共54元。

九、分组搭配:

十、粽子评价标准:

表面形态: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

色 泽:剥去粽叶,粽体米粒呈淡酱色(不放酱油的粽体呈所用物料应有的色泽),馅料具有所用物料相应的色泽,有光泽。

组织形态:粽体不过烂,内有馅料,粽子内外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及其它外来污染物。

滋味与气味:糯而不烂,咸甜适中,具有粽叶、糯米及其它谷类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为了有效地利用端午节传统节日这个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提前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的良好氛围,根据区文明办、街道的统一部署,根据社区实际,特制定端午节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民风民俗、体育健身、爱国主义、绿色环保和科普宣传活动,引导民众,尤其是社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全面动员社区单位员工、居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人民满意城市创建活动中。

二、活动形式

1、"粽子传爱心"主题活动。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以社区志愿者为活动主体,亲自为社区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和老党员送去节日的祝福与问候,并带去了自己买的粽子、皮蛋和咸蛋,与他们一起提前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2、节日民俗宣传活动。社区将通过市民学校、"座谈会"、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包粽子等活动让人们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热潮。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社区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方案,努力营造和谐、祥和的节庆气氛。

2、信息报道。社区会第一时间把"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的相关活动信息上报街道,做到宣传到位。

3、创新形式。社区将开展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参与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群众成为节日活动主角。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二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和妈妈也准备在家里。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我们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因为对于我们新手来说,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最好包的。

回到家里,我们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准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

妈妈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好像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妈妈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最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防止它“漏馅”!

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来有点像包子!

包了几个以后,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我好佩服我自己啊!

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三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走到厨房里,听见“沙沙”的声音,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扭头一看——奶奶在。

我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法,快得我眼睛都跟不上了,不一会儿,一个美观又结实的粽子诞生了。此时此刻,我觉得奶奶并不是在,而是在进行一场表演,看得我心里痒痒。

“奶奶……我来帮你”,我几乎是在蚊子叫。

“你会包就好了喽,快点写作业去。”

“就包一个啦。”

“不行!”

在我的软磨泡硬下,奶奶终于答应了。

“别给我弄得一塌糊涂啊!”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叶子弄成漏斗状,再把米放进去。为了不让米漏出来,我特地选了几片超大的叶子,这时左手握住漏斗底部,不让米掉出来,抽出右手,用勺子装肉和笋,装满后,右手再把多余的叶子折回来,成三角形,一切挺顺利的,心想,也不比包饺子难多少嘛,最后,只要再用绳子一扎就ok了。

不久,一阵“狮子吼”。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四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奶奶对我说:“你呀,只知道吃,却不知道劳动的滋味,这回你也学着包几个粽子吧。”我欣然同意了。开始了。学着奶奶的样子,我先拿出四片放在水中煮好的竹叶,然后按顺序把一张放在另一张的边上,这样,近似一个三角形就出来了,我又把竹叶一折,卷成一个圆锥形。接着用勺子舀了一小勺糯米,小心翼翼地倒进去,又挑了一块最大的.肉放到中间,再添上一小勺米。

这时,奶奶告诉我,下一步的工作是关键,如果没包好,米就会从两侧的缝隙中漏出来。我用另一片竹叶把它盖住,在封口处沿角折一折,之后再用一片竹叶包住,一只手按住不放,另一只手拿绳子把它绑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那么美观,那么结实,但很是有几分粽子的模样。看着看着,我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奶奶把粽子倒进锅里,然后倒上水,直到水淹没了粽子为止。再用大火烧半个小时,又用小火烧一个小时,新鲜的粽子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一个自己包的,扒开竹叶,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哇,多香啊,吃自己亲手做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惹得一旁的姐姐直叫我馋猫。劳动能收获喜悦,劳动能增添生活乐趣。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五

快端午节了,奶奶正在呢。我也不想闲着,便去帮奶奶――。

奶奶先让我把手洗干净,接着,就把浸好了的包粽叶拿了出来,还把拌好了的米和肉端了出来就开始了。

第一次,的确有些手忙脚乱,而且包出的粽子也不太好看呀。的叶的杆子脱出了一大节;线呢?也只系到了粽子的中央。我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开始了第二次的“挑战”。我将包粽叶卷成螺旋状,又放了一大把米,接着,把多出来的粽叶用手托起,提上来。再用右手五指包住、握紧。把多出的粽叶折过来,用线扎紧,拿起来一看。哎呀,不好呀,粽子漏米啦!奶奶对我说:“是你米放得太多了。”我又吸取了第二次的教训。终于,我与奶奶包的粽子放在一起,还真分不出你我了。我得意地想:下次再,也许我就胜奶奶一筹了呢!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别太骄傲了!”

是啊!从中我明白了:只要不灰心,耐心一点,就能做好每一件事。今天收获可不小呢!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六

在我记忆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学奶奶。

我有一个慈祥的奶奶,一次我们到奶奶家去玩,才进门,妈妈就说“哇,你奶奶可真会呀!”

我于是进了厨房,马上就看见奶奶她用汤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粽叶卷好,把包好的粽子系成一串一串的。奶奶包的粽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羊角粽”,像斧头似的叫“斧头粽”,像宝塔似的.叫“宝塔粽”,三角形的叫“三角粽”……各式各样,形态逼真,有趣极了!

我看着看着,便觉得很有趣,于是我便学奶奶的样儿,也包了起来。刚开始包的很丑,慢慢地我熟练了,包的就很漂亮。

这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现在想一想,还是觉得很有趣。

二年级包粽子篇十七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提前几天妈妈就买好了粽叶、红枣、花生、还有香肠。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红枣把尖部堵严,再放入江米盖住红枣,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叶和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颗枣再放入糯米,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36770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