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原则教案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露珠滑落的瞬间,在露珠滑落时,首先,露水要收缩成球形,然后滴下来,这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物理法则。只有收缩成球形才能达到这个物体内部的引力平衡。
换一句话来说,当这个物体内部引力平衡之后,必然会成为一个球形,因为球形是最完美,最稳定的。
地球类似圆形,但它却并不是圆形的,而是球状体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万有引力的现象。
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所有物质都有相互的吸引力,叫作万有引力或重力。这吸引力和物质的质量及距离有简单的关系:物质愈多,质量愈大,吸引力就愈大;而物质之间的距离愈近,引力亦愈大。
即使是两个人之间,也有引力;当人身处重力极小的太空中,人与人之间的引力便会将大家的身体拉近;两个大胖子的引力就比同样距离的两位小朋友大。
所以地球是圆的核心就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让各个万有引力支配着宇宙内各星体的运动。比如说月球围绕著地球转,就是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造成。
每个行星都包含很多物质,例如地球,把它的质量以公斤写出来,就要在6之后加上24个零!而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比较小的行星,地球有那么多的物质,引力就很大了,这也是我们站在地面不会飞出太空的原因。
既然地面上的所有物质都被地球的引力吸着,所以我们很难离开地面。山也不可以太高,因为地球的引力要把山峰拉向地心,所以地球就很圆了。而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所以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很多,月球上的山就比地球的高很多。
依照以上的理论,一颗星球质量越大便越圆。相反,如果质量很小,引力也小,星体便未必是圆的。事实上,太阳系内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很多质量很小的小行星,它们的形状不是很规则,有的长得就像一块大石头。
为什么地面是平的?
既然地球是圆的,但是为什么地面却是平的呢?
其实,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67,866平方公里。
这主要是因为人和地球比起来,相差悬殊,根据人和地球大小的真实比例,如果地球是足球那么大,我们可是比草履虫好要小好多好多,这时我们看到的部分就“完美”的是与一个封闭平面“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了,所以,人眼看到的地球表面区域弧度非常小,人类察觉不到,从而产生地面平坦的错觉,我们因此会认为“地面是平面”了。
如果你的身高足够高,比如十万米,视力足够好,能够看到南北两极附近的居民,你就会发现地面就不再是平的了,他们中间真的是有人头朝下的,很神奇吧!
我们根据组成行星的物质不同可以分为类似地球的固态行星,和类似木星等有气体组成的气态行星。一般而言气态行星的体积往往大于固态行星。比如太阳系内体积有小到大分别为,水星直径为4878千米,火星直径为6794千米,金星直径为12103千米,地球直径为12756千米,这几颗都是固态行星。
而气态行星,海王星直径达49528千米,天王星直径达51118万米,土星直径达120536千米,木星直径达142984千米。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的行星,其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2倍。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二
地球是个球体,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球,赤道周围也因此向外隆起,形成一个“备用轮胎”结构。事实上,地球的极半径是6356.89公里,而赤道半径是6378.38公里。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三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四
时圆的的地球原因是: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地球本身所具有的引力带有着向心的特点,因此由向心的引力所形成的等位面的形状就会是一个球面的形状,所以地球的形状就会是圆的,其实严格的来讲,地球的形状应该是椭圆形的。
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
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稳定地球在其轴上的方向,并逐渐减慢其自转速度。
地球内部如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可根据化学性质或物理(流变学)性质分为若干层。然而,地球的内核、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其他类地行星所没有的特征。地球外层是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地壳,下面又有一层黏稠固体组成的地幔。
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分界是莫霍不连续面。地壳的厚度随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从海底的6千米到陆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地壳以及地幔较冷、较坚硬的上层合称为岩石圈,板块也是在这个区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较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就在软流圈上方滑动。
地幔晶体结构的重大变化出现于地表以下410至660千米之间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过渡区。在地幔以下,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边界(古登堡不连续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态外地核,最里面是固态的内地核。
第一次发现地球是圆的是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一次观察月蚀时发现月面黑影呈弧形,他想,月蚀是地球的在月球上的投影,既然黑影呈弧形,说明地球外形是球形.
后来,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利用夏至太阳直射某地物体无阴影的条件,测出该地到自己当地的距离,并测出当地夏至太阳直射物体的阴影角度,推算出地球周长约为48000公里.
而第一次科学地证明地球是圆的是十六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组织的环球航行.
地球形状。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秋提灯立体图形,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并对与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别。
2、空间观念的初步发展。
教学措施:
1、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自己的活动,增加其感性认识,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在识别层面上进行数学活动,而非表述几何体的特征。
2、评价学生识别几何体及名称,评价环境是学生生活实际的引入,考察对几何体的理解。
3、考察方位,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分类方法图片各种形状的实物箱子。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并能结合学生生活积累,增强学生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一套供分类的物体,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秋提灯立体图形,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并对与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别。
2、空间观念的初步发展。
教学准备:分类方法图片各种形状的实物箱子。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第61—63页。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六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引入]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引导]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阶段,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地球的形状。(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请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赤道长度(学生计算、回答)。
[承转]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学生回答)。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仪如何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承转]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画许多的线呢?(学生回答)是为了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些线------经线和纬线。同学4人一组,观察地球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线是经线?什么样的线是纬线?
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整圆?
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是否相等?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仪上你能画出几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填表对比二者的区别,加深印象)。
[板书]三、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数量。
无数条。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七
我不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也没去过多少地方,只出过一次国,去的是英国。就像一只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小角落里的癞蛤蟆突然跳到了阳光下,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那种感觉会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在飞机上待了十几个小时,坐在一张谈不上舒适的椅子上,只盖了一条粗糙的薄毯,以至于被突然冻醒。在飞机上什么事都懒得干,只能睡觉,却睡过了饭点,饿了很久。到达英国的时候已是黄昏,风很大,能把穿得不多的人吹清醒,比如我。
大巴司机是位和蔼的老爷爷,穿着干净的制服,打着整齐的领带,脚边摆着一个很旧却很有味道的皮包。他和我们每个人打招呼,帮我们放行李。他很高大,肚子也大,但很自然,不像是后天喝了太多酒形成的,好像天生就这样。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英国人。
公路上车不多,但常常能看到一辆车拖着一辆白车,像是住的房子,我猜可能是郊游用的临时房车吧。这里没有山,路边是些低矮的树,再过去是田,落日被镶在田野间,好像太阳离我不远。车开得很稳,一切都尽收眼底。
大巴停在校门口,由各个家庭的女主人来接我们。来接我们仨的是一位金发的`中年妇女,又高又壮,还很白。她的车不大,后备厢只放得下一个行李箱,另外两个只能被叠在前座。车里很乱,有空的矿泉水瓶,还有一只满是灰的凉鞋。她让我们一定要系上安全带,但我们只找到一个。
一路过去,我很惊讶没有任何高楼的影子,都是两三层的迷你别墅。只有市中心有四层的商店,不过也很少。接我们的女主人也住在一栋小别墅里,或者说是排房。正面看过去只有一扇门和一扇窗,打开门就是楼梯,楼道的转角是客厅和厨房。
我和两个学姐被安排在一间卧室,是她女儿的房间。卧室里有两张床,中间是一条狭窄的过道,梳妆台和衣橱上都堆满了东西。他们住的房子很小,但很干净,很精致。家具都是木制的,大多是很有年代感的深色木头。床、沙发、衣橱、地板,仿佛所有东西的颜色都是精心配好的一样,让人看了很舒心。
房子虽然小,但也有不少装饰品。墙上挂着各种小画和牌子,客厅里摆着一墙的书,餐桌上每天都会燃起玫瑰香的小段蜡烛。主人总是关着窗,因此房里有散不去的香味和温暖的空气。
这个小镇是香的,我不明白为什么。那种香不同于香水,是淡淡的温和的香气。女主人身上有这种味道,她给我们洗的衣服也有这种味道,就连在桌上点着的蜡烛也是这种味道,透着温和的自然的香气。
这个小镇的生活节奏很慢。下午,阳光洒在大地上,餐饮店的桌子都摆到了路边,坐满了说笑的人,他们在喝咖啡吃点心。一到五点,店员就会笑着跟你说:“抱歉,已经不营业了。”女主人隔两三天会把换下来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而自己吃过晚饭就开始看电视,一直到睡觉。
在英国,我最高兴的还是看见了这里的房子和街道。房屋都很旧,黄色或是白色,很矮小,和我们家乡的房子大不相同。这里有历史的痕迹。路不一定很平,街道也不直,但就是让人安心,让你的步伐也不知不觉地慢下来。看到家家户户窗台上摆的鲜花,甚至电线杆上都悬挂着花,我感觉这是我去过的最特殊的地方。
我不想谈什么大教堂、古堡或是什么学院,我想我是讲不清楚的。在我看来,即便是这路边的老房子,也沉淀了历史的美与香气。
又要上飞机了,没什么好悲伤的,我本来就不属于这里。从飞机上往下看,满眼都是矮房子和野地。飞机再升高一点儿,视线便模糊了。天很蓝,机翼侧了过来,我看见了一线海的轮廓,但不确定那是不是海。飞机越飞越高,那个时候我才真正发现,这个地球,它原来是圆的!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八
1、使学生明白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明白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明白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4、使学生明白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就应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明确目标:
2、出示地球图: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明白些什么?怎样明白的?
小结:同学们明白得真多。电视、书籍、网络等都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大家得多和它们交朋友。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多,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2。同学们想不想上太空看一看我们可爱的地球呢?(出示音乐及飞船升空的片段)。
1。师:宇航员在太空看见地球发出怎样的感叹?
2。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4。学生读课文进行学习。
5。小组汇报:“可爱”部分。
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给大家汇报下:
a:读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披着水兰色纱衣的球体是什么呢?是的,他就是地球,我们能够看到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遍布它的全身。难道它不美丽,不可爱吗?(边说边看图)。
b: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因此说地球是“母亲”,是“摇篮”。出示课文资料:“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提问学生:这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形象的说明地球的可爱?
生回答:用了比喻手法,,把什么比着什么?
6。透过这一部分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a:我体会到了地球太美丽,太壮观了。
b:我感觉到地球真是太小了,人类生活的范围更是小又小,我们就应珍惜它。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地球的2个特点。
是啊,我们是就应好好的爱抚地球,但是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随意的破坏。
引入:
学生汇报“易碎”部分:
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给大家汇报下:
a:我读了课文明白了我们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b:我明白了科学家把这些自然资源分为了2种:一种是“不可再生资源,”通常是指矿产资源,;而另一中是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煤,铁,石油,木材,谈水,纸张,粮食,大熊猫。
(让学生说出是可再生的,还是不可再生的。)。
除了课文以外你还了解关于地球易碎的哪些状况?
学生汇报:a:科学家提出了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设想,经过多方面的调查,这个设想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第二是火星或者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也许有可能,但是人多了就不行了。因此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老师引导:这部分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人们不能移居的呢。
9。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资料。
老师引导: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别的星球,实际上是说什么?
(破坏了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地球是我们唯一能够生存的星球)。
10。补充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就应如何去做呢?
11.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就应怎样保护地球?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分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总结。
同学们都认识到地球的重要,用自我不一样的方式表达了自我对地球的爱,相信同学们必须能从此刻起做一个环保的小公民。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九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多,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富余,加之城市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灵活,就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这就形成了城市建设中一个新的.从业群体--城市农民工.关于农民工的概念,专家作了如下表述:农民工,简称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而到城市做工的一类人群,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专家对农民工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功不可没,理应受到与其他城市建设者一样的尊重,享受同等的待遇.
作者:谢小红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刊名:档案时空pku英文刊名:archivesspace年,卷(期):“”(10)分类号:g27关键词: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十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1课时。
一、课前谈话。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十一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玩纸飞机)导入,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课生字较少,且较简单容易容易。而本班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运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学习效果较好。
但是本节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可能由于第一次在这样的大环境上课,学生似乎很紧张,表现的有些扭捏,说话声音也显得小了些,注意力似乎也不是太集中,朗读不如平时课堂上有激情。也可能与我调动的还不够有关,总之,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十二
(可能有的学生能考虑到经纬网的知识了,让其举例说明一下,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展示挂图:教材图j(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学生小组互相讨论找,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a.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b.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e。
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判断东西半球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东半球北半球。
120°w、30°s西半球北半球。
10°w、87°n东半球北半球。
160°e、45°s东西半球交界南半球。
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线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第10页“复习题”3。
三、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十三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本篇课文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口语交际活动,以及习作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行动。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1、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设计小练笔,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
地球是圆的吗教学教案篇十四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97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