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总结需要突出重点,强调学习和工作中的关键成果和经验。参考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一
清明即将来临,宝塔路街道黄山社区开展了“寄哀思、还清明”为主题的清明节活动。在华都名城小区北大门的led显示屏上,工作人员打出了“寄哀思、还清明”的倡议书,希望社区居民在缅怀亲人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少污染。
据了解,活动中,社区开放qq群作为平台,收集百姓祭奠留言;鼓励居民使用手机微信、短信、电脑网络等实现悼念亲人的愿望。同时,社区志愿者还在现场准备了一个“思念信箱”,鼓励大家把对亲人的哀思写成信件投递到里面,志愿者帮忙收集整理后统一烧毁。此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欢迎,特别是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清明节不能回家拜祭,现在能通过网络或写信的方式实现追忆故人,也能慰藉哀思。
为确保辖区居民过个安全的清明节,该社区还进行了温馨提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不参加非法活动;文明祭祀,注意防火、防盗、防骗,确保清明祭祀活动安全进行。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二
为进一步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努力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明光市财政局在中秋节期间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中秋献爱心”活动。9月13日市财政局领导班子全体人员深入扶贫联系点柴郢村开展“结对帮扶中秋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和节日的温暖。
二是开展“迎中秋佳节学道德模范”道德讲堂活动。围绕中秋节主题,精心选择体现中秋节日文化内涵的名篇佳作,组织财政干部开展经典诵读、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特别是年青感受传统经典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三是开展“中秋廉政教育”活动。在中秋期间,组织财政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明光市纪委《关于严明“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精神,并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十个严禁”纪律要求,严于律己,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
四是开展“月圆中秋爱满小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中秋前夕,结合明光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局志愿者深入市财政局文明创建小区翡翠花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对小区卫生死角、草坪杂草等进行再清理,美化环境卫生,引导人们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节日期间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五是开展“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文化宣传活动。市财政局在中秋前夕制作中秋文化宣传展板,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普及中秋节知识。引导人们了解中秋的来历和纪念的意义,继承传统优秀美德,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使中秋佳节在团圆、祥和、喜庆的氛围中更增添了文明新风,传播了“互助友爱”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三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认真落实《关于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要求,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国梦”学习教育,我校结合“学习雷锋、善美保定”学雷锋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按照市精神文明办通知要求,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现就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首先传达上级精神,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网上祭英烈、中国梦”,并组织各班召开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团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组织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祖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响应。学生们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
2、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们热情高涨,学校选出部分作品存档。
3、各班召开主题班队会。
三、效果明显,意义深远。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
“网上祭英烈、中国梦”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四
清明前夕淮安市清河区健康路社区党委组织党员、社区关工委成员、社区居民代表前往雨花台、大屠杀纪念馆、中山陵进行扫墓活动。在雨花台,社区党委组织前去的扫墓人员进行了集中祭奠仪式,首先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和鲜花,然后社区党委书记带领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50位参加祭奠人员一起跟随第四网格支部书记共同宣读了淮安市文明创建倡仪书,仪式最后社区党委书记号召大家,缅怀烈士,缅怀先辈,永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发扬烈士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爱国主义传统,为建设美好家园、美好社会贡献自已的力量。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五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二、各班以主题中队会的形式开展活动。主题中队会活动中,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歌、舞表演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三、用绘画表达情感。学生们有兴趣地画关于中秋节的.图画,月亮、月饼等,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
四、出刊一期黑板报。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黑板报,使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绿色家园。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并可用来布置教室。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也让他们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也教会学生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恩情。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六
桃红柳绿花纷絮,凭吊英烈正当时。清明期间,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内人头攒动,庄严肃穆。来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地部队及社会各界团体纷纷前来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瞻仰烈士、敬献花圈、重温入团誓词、参观纪念馆等,各界人士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敬意,激发爱国情怀。
开展文明祭扫倡导绿色清明。
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活动,倡导献花寄哀思,采取鞠躬敬故人、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设置集中焚烧点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扫方式表达思念之情,引导群众在祭扫活动中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健康的祭扫新风。值得一提的是,全市不少志愿者自发组织到祭扫现场引导大家绿色祭扫,发放文明宣传单,提高居民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注重节日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围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主题,组织开展“忆先贤·传家风”、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增强爱家庭、爱集体、爱国情感。在学校举行中小学生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编写节日小报等活动,开展入团、入队仪式和成人仪式,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激发爱国热情。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七
花好月圆,人团圆,欢天喜地,迎国庆,为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弘扬团圆一家的民族习惯,20__年9月26日上午10点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在__主持开展“花好月圆庆中秋·欢天喜地迎国庆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文艺表演和儿童跳蚤市场两个部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欢乐的儿童跳蚤市场紧密的结合,让社区居民在感受来至节日的喜庆。
在文艺表演部分来至于社区民间团队的表演深深的吸引着社区的居民,给社区居民一场饕鬄的视觉盛宴。精彩的舞蹈,欢乐的歌声,以及社工带领小朋友们做无实物的互动游戏,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来参与的社区居民。
在儿童跳蚤市场部分,家长们带领孩子一起来参与其中,部分家长表示我们不是需要孩子来赚多少钱,是需要培养孩子一些勤俭节约的习惯,懂得赚钱的不容易。
活动期间社工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月饼,和社区居民一起共享团圆,共同庆祝节日。此次活动历时两个多小时,有上百人参与到活动中间,取得了良好活动效果,活动结束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来询问下次的活动时间。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八
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日,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诵读比赛和课前演讲。
9月20日下午,我们部隆重举行了主题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中秋美文赏读活动。课前演讲周主题以“中秋”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中秋知识的普及。
二、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
手抄报。
评比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绘图过程中,孩子们小组间团结合作,利用周围图书资源搜集有关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灯谜等传统文化。
活动中,我教学部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
黑板报。
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精心设计内容,广泛宣传传统节日,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三、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主题班会。
我校还开展了中秋传统主题班会。活动以智力比拼的形式进行,老师巧妙地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诗歌等以智力题的形式呈现给各小队,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队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的最多。获胜者老师给大家分发奖品——圆圆的月饼。同学们惊奇地接受这节日的礼物。品尝着甜甜的月饼,分享着节日的祝福。
四、宣传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此之外,各个班级利用班会,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小品等活动,让同学们知道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总之,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九
榕城春雨绵绵,气温下降明显,全市各地广泛开展的拗九爱老敬老志愿活动,让人备感温暖。
由市委文明办、福清市文明委主办的福州市“我们的节日·拗九节”福清主场活动在上迳镇中心小学礼堂举行,老人们一边品尝拗九粥,一边欣赏由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联合奉献的精彩表演。志愿者还走访慰问了该镇102岁的老人杨学诗,为他和96岁老伴送温暖送祝福。
鼓楼区庆城社区3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一边品尝社区工作人员亲手煮的拗九粥,一边观看文艺演出。此外,社区还为困难老人举行爱心捐款活动;开元社区评选表彰了社区“十佳孝敬之星”,并为社区5对金婚老人送上了祝福;驿里社区近百名70岁以上老人围坐一起,喝着志愿者送来的热腾腾的拗九粥,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社区干部专程登门送粥。
晋安区桃花山社区与共建单位第六干休所举行一年一度的共度拗九节活动。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送给老战士、老干部以及社区老人;五里亭社区结合自身特色,与共建单位安溪茶学会党支部联合,向老人们开展茶文化养生专题讲座及综治平安“三率”知识宣传;新店镇西园村,陈氏祠堂大厅内摆开10多张流水席大圆桌,志愿者按照传统习俗向老人们送粥、送祝福。
马尾区检察院、区妇联、环卫处等6家单位工作人员,向沿山社区老人们送来食品、生活日用品等。此外,马尾区团区委、区统计局、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马限社区也纷纷开展拗九节活动。
连江县通过开展唱家规闽戏、讲家风故事、送廉洁戒尺、吃香甜拗九粥等系列活动,传承“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培育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
福州历来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起,福州市委文明办将“拗九节”提升打造为引领孝亲敬老、邻里守望社会风尚的节日。十几年来,拗九节庆活动从一家一户的儿女感恩之行,升华为千家万户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2月22日上午,由福州市委文明办、鼓楼区文明委主办的“拗九粥香满榕城孝老敬亲颂美德——福州市‘我们的节日·拗九节’活动鼓楼区专场”在南街街道杨桥河南社区举行。社区300名老人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活动还为10户“敬老孝亲”家庭颁发证书。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拍摄“最美生活照”,用镜头为老人定格美好的节日记忆。各级文明单位和社区志愿服务队还开展医疗保健、免费理发、理财咨询、福乐家园义卖等便民利民服务,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送上慰问和节日祝福。
为了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温暖的拗九节,元宵节刚过,社区的志愿者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统计社区老人名单、提前编排文艺演出、精心熬制拗九粥……陈依伯告诉记者,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但独居的他总能在“拗九节”能吃上料足味美的拗九粥,几年来从不间断。“很感动,感觉到有人在关心我们。”陈老伯表示,希望这样的“孝”文化能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温暖。
今年拗九节期间,福州市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孝老爱亲主题活动,特别是结合“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关爱空巢老人、残障老人和困难老人。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村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为老人及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免费理发、煮粥送粥等志愿服务,让敬老爱老主题志愿服务成为榕城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一
农历正月廿九的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今日下午,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办、台江区文明委联合主办的福州市“我们的节日拗九节”活动在台江第四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在欢快的歌舞表演《鸡哩呱啦闹新春》中拉开。崇尚孝风的十番乐队演奏、弘扬好家风正家气的小故事、饱含孝老之情的小品剧《目连救母》都表达了孩子们愿常怀孝敬之心,长行孝顺之举的决心。“写家训”、“晒家训”、“践家训”、“移风易俗倡文明”等分会场活动中,师生共同书写家风家训,展示“我的家风家训”照片,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活动现场,学生们还将拗九粥,太平面、蛋等,送给参加活动的退休老教师、家长及社区孤寡老人代表,用热腾腾的香甜之粥,表达浓厚的敬老感恩之情。
台江第四中心小学校长潘佳娜介绍,家风家训对于小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具体的概念,但是读家训、写家训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纷纷回家请教父母、爷爷奶奶,了解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孝亲文化和传统文化。
据了解,今年拗九节期间,台江区继续深化未成年人拗九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将文艺演出、慰问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融合,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在52个社区广泛开展送粥送温暖、演出送欢乐、义诊送健康等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二
这天上午,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3000多平方米的村老年活动中心张灯结彩,500位69岁以上的老人安座席上,一边欣赏精彩的闽剧表演,一边品尝热气腾腾的拗九粥。村里的年轻人端茶送水,周到殷勤。
“这两天一直在备料,请了这一带最好的厨师来煮粥,早晨从6点多就开始忙了。怕有些老人不适宜吃甜的,特意准备了咸、甜两种口味。”闽安村村支书林锋说,今年福州市、马尾区文明办、老龄办等把“拗九”活动放在村里,主办方除了给每位老人备好有太平面、蛋的礼包,还给90岁以上老人派发红包。
“孝顺宴”的风俗在当地已沿袭多年。闽安村常住人口多人,其中一半是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村里当作一项事业来做。马尾区最好的敬老院在村头拔地而起,孤寡贫困老人每月都能领到免费的米、油,重阳节、拗九节的“千叟宴”一办就是……敬老成风的闽安村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
“我在村里生活了40多年,看着老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心!”72岁的林天祥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有24位,最年长者97岁,“我们肯定会出好几位百岁寿星!”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俗节日,也是一个宣传孝道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好机会。”福州市老龄办副主任邱松青说,今年的活动比往年更精彩广泛。各县区、单位广发倡议,或举办一场社区(村镇)老人文艺汇演或健身比赛、开展一次社区(村镇)“敬老孝亲”模范评选,或为老人办一件有益的事……人不分亲疏,事不分大小,人人参与,汇起爱的洪流。市老龄办、商贸服务业局、人保局、红十字会、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福建众人公益志愿者社团等联合开展“进社区、走千家”敬老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活动、关爱空巢老人和延伸服务结合起来,活动范围从社区、农村向学校、民间资源延伸,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水乳交融。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三
活动现场,1000多名老人在儿孙和志愿者的陪同下沿着环湖木栈道从晨曦广场步行到左海公园白鸽广场,线路全长约2800米。
“拗九节”也叫“孝顺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要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煮一碗“拗九节”,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据介绍,自福州市举办第一届“拗九孝敬节”以来,拗九节活动已经成为福州市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的一个特色品牌,成为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有效载体。如今,每逢这个节日,榕城的大街小巷总弥漫着浓厚的尊老爱老之情,送“拗九粥”更是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四
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当天,春寒料峭,但大街小巷氤氲着拗九粥的甜香,飘送着温暖与幸福。经过多年培育根植,拗九节活动内涵不断丰富,已从当初一家一户儿女的行动,演化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孝老爱亲节。
今年的拗九节,福州依托这一独特民俗节庆,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让拗九节真正成为移风易俗、以文化人的新载体。榕城大地,一碗拗九粥正满溢幸福感,在富有福州特色的节庆文化中惠及全民。
拗九节成文化节庆品牌。
“你看孩子们又唱又跳的,表演得真好,我们老人家在家门口就有文艺节目看啦!”24日,鼓西街道庆城社区设立起了一个大红舞台,台下拗九粥飘香,台上文艺表演精彩,91岁的居民康大光一边品尝着庆城社区工作人员煮制的拗九粥,一边观赏福州十九中学生们带来的文艺节目,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仓山城门的胪雷村,“拗九节”这天,村里的祠堂都会摆起近200桌“千叟宴”宴请全村老人,并请来评话、闽剧演员,为老人送上充满浓浓虾油味的本土戏曲。87岁的村民陈世健高兴地说:“我从小就是戏迷,年轻时听说哪里有闽剧,大老远的也会跑去看。现在腿脚不方便了,没想到拗九节在家门口就可以过戏瘾啦!”
经过的培育,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推进,“拗九节”已成为市民乐享免费文化大餐的文化节庆品牌,成为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五
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拗九节还没到,福州已经处处洋溢着敬老孝老的浓厚氛围。22日上午,由福州市委文明办和鼓楼区文明委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拗九节”活动在南街街道杨桥河南社区举行。
活动现场,杨桥河南社区300多名老人欢聚一堂,好不热闹。精彩的闽剧演唱、充满童真的武术表演……老人们一边吃着志愿者精心熬制的拗九粥,一边欣赏着节目表演,氛围一片融洽。活动还为社区10户“敬老孝亲”家庭颁发了证书,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拍摄“最美生活照”,用镜头为老人定格美好的节日记忆。
拗九节作为福州传统民俗节日,如今在福州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孝亲敬老的“孝顺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总结篇十六
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市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在这一天,福州人会煮一碗寄托着浓情孝道的“拗九粥”,以祈求老人长寿平安。随着节日的邻近,福州城爱老敬老的氛围愈发浓厚,城市广场、学校校园、社区宗祠……与此相关的弘扬“孝”文化的活动火热开展。
荸荠、花生、红枣、桂圆,再加上浸泡好的糯米,用旺火蒸煮几分钟,待糯米开始呈现黏性时,再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板,轻轻搅拌,一碗拗九粥便做成了。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拗九节这一天,每家每户会煮一碗“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子女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顺父母。如今,拗九节已经成为福州敬老孝亲的重要节日。
学做拗九粥,探望长辈,给长辈洗脚……在福州市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的校园内,孩子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孝亲活动。对福州的中小学生而言,拗九节是一个“学孝”的契机。
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校长潘佳娜说,现在每家每户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于接受爱,很少建立起爱的意识和如何表达爱。“‘拗九节’作为福州的传统节日,为学生学习孝道,展示孝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对‘孝顺’有了切身的理解和感悟”。
在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每年的“孝顺宴”是拗九节的重头戏,近千名老人聚餐畅聊,其乐融融。今年已76岁高龄的陈新鹏老人回忆道:“小时候,母亲都要在这一天早早起床,为一家人熬粥,和邻里乡亲分享。”如今,这一传统代代传承,陈新鹏的小孙女也在“目连救母”的故事中继续体会孝亲之情。
从一家一户的儿女感恩之行到全社会敬老爱老,从一日风俗到敬老孝亲周,从送一碗拗九粥到评选“孝老之星”、晒孝顺照等全新形式,如今拗九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温暖着有福之州。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83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