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和整理。培养自己坚持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进步。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一
1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深化自身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不断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创新,对相关的发展思路进行优化。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但和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相比较,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就需要对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展开相关的研究,以此来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启示。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二
近十几年来供应商关系已逐渐在转变,随着jit(即时生产)、tqm(全面质量管理)与scm(软件配置管理)等观念普及,制造商-供应商关系已逐渐由互相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互相合作的关系。
总的来看,其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传统模式:1970年前,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为传统模式。在此时期,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为敌对的状态。制造商设定供应商的特殊契约、持续的更换供应商以寻求价格的折扣、彼此间的信息很少流动、各自寻求在交易中的最大利益。在此时期中,双方只针对价格争论,较少涉及到质量、设计和运输能力。
压力模式:1970年以后,由于全球市场的衰退及激烈竞争,供应商持续忍受了制造商不断要求降价的要求,双方的竞争更为激烈。此时,质量控制的观念开始兴起,制造商开始对供应商的质量做评定,也逐渐开始将供应商包含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这时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符合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买卖双方都不断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
溶解模式:1980年以后,由于价格已成为决定主要绩效的来源,质量和运输对绩效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制造商开始认识到与供应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很多公司开始采用jit运送策略,且让供应商得到长期契约,双方开始交换信息。供应商在承受降低价格的压力之下,还需根据制造商的要求作出相应改变。
供应商伙伴关系与网路阶段:1990年之后,西方制造商认识到日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是其主要竞争优势来源,jit被广泛采用,制造商也认识到对供应商的支持有助于零部件的质量保证与运送的可靠性。在网络组织关系的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中,交易双方可建立复杂的关系来管理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透过买卖双方的互动,打破了两个个体的边界及增加了彼此的竞争优势。这个时期强调的是伙伴及网络关系,强调彼此的互相帮助、信任及技术、信息的共享。
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利润,就要努力与上下游的产商竞争以获取利润。在此种情况下,制造商-供应商的关系就倾向敌对状态,在实际中的做法包括:为了抑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argainpowerofsupplier)过于强大,制造商会从多个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来维持供应稳定;同时,努力提高原材料的可替代性,以降低原材料的转换成本避免单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过强;避免对供应商作出长期承诺,利用供应商间相互竞争来压低价格。另一方面,供应商会通过加强独特性或向前整合来增加议价能力。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是零和博奕,双方不能建立起长期信任的关系。
而在jit管理方式下的制造商-供应商关系则不同。jit强调制造商要与少数供应商维持紧密与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交易双方互相依赖产生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供应商只有少数的买方,使得供应商免于在市场上与其它供应商竞争。而对于制造商,则可以享受纵向整合的利益,而不用承担相等的投资与风险。供应商通过与制造商密切合作,共同提升在产业中的竞争位置,共同分享利润,创造长期绩效成为主要目标。表1、表2比较了对于这两种制造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的异同。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三
地处东北三省核心位置的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为我国的工业体系建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后,因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使得经济增长缓慢,明显落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虽然,自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经济有所提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十二五”收官之时,辽宁生产总值仍然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债务风险大、工业增速下滑大,需求动力明显不足。作为辽宁省“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2.2%,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1%是拖累辽宁gdp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辽宁的经济持续下滑,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落后、营商环境不理想等原因有关,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几十年形成的产业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调整到位。例如,据最新统计表明,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仍然高达80%,产业结构急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在我国按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1~3]。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意味着对资源配置关系的改变,其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技术结构呈现出高度化和柔性化的特点,因此,不仅会影响人才需求的结构,同时,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类型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在经济压力下,辽宁主动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我省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改善人才的供给结构,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为辽宁高校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比重,从而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劳动力市场需就业人员总数为2500万左右,而仅仅20大学毕业生人数为756万,占30.24%。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尤其是专业设置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次产业结构从的8.8:54.1:37.1,调整到8.3:46.6:45.1,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而在“十三五”期间,辽宁将继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4]。因此,对各产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预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总的人才需求量为301.3万人,其中,三次产业人才需求量分别为9.6万人、85.7万人和68.1万人,分别占总需求的3.2%、28.4%和22.6%。人才需求呈现出对高学历、重技术、懂管理人才的渴求,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我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截止到,辽宁省内高校有在校生110万人,其中,硕士以上9.5万,本科71.1万,高职专科29.5万。研究生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前三位的是工学、医学和管理学;本科开设341个专业,在校生多集中在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中;高职专科开设417个专业,覆盖了19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以制造、财经和文化教育居多。“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有134.2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8.35%,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分别为85.88%、88.15%和89.34%[4~6]。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积极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针对全省产业布局,及时调整了专业结构,但是因专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特点,我省的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还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新要求,实现不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无特色。各高校为一味贪大求全,纷纷向综合性高校发展,专科学校积极争取升级变本科,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缺乏对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测及预警机制。如,目前几乎省内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其招生规模几乎占招生总人数的10%~20%,而与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创新型和高技能型专业开设的较少。(二)校企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形成深度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够,在各高校同一专业开设课程一致,课程内容一致、讲课方式一致,没有对本校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及时根据岗位需求改变课程和内容。校企合作雷声大,雨点小,因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缺乏深度合作,只是存在名义上的合作,缺乏实质上的合作,教师和企业人员互相无法融入对方的工作环境,出现两层皮、表面化现象。(三)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顶尖学科。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和招生数量,但是,专业设置缺乏高技术含量,培养人才基本处于生产“加工链”的底端,无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人才培养调整的方向。
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以及“十三五”期间对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均表明我省对各产业结构中人才需求的专业和数量也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但是,我省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的及时响应上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及时跟进,适时调整,以满足我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中的人才需求。年7月辽宁省发改委和教育厅联合发布了《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站在供给侧方,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省内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进行了计划指导。(一)专业设置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拟增设3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第二产业相关专业25个,占67.6%,第三产业相关专业10种,占27%,而与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只有2种,占5.4%。在增加新专业的同时,也撤销了一批人才培养过剩或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本专科共计59个专业。按三次产业划分,与三个产业相关的撤销专业数量分别是0种、1种和58种。这说明目前省内各高校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基本没有问题,符合产业结构布局需求,只适当的补充2个新专业即可,分别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本专科专业,减少1个专业增加25个专业,说明现有专业设置没有问题,但专业种类满足不了辽宁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如纳米材料与技术、导航工程、互联网+高分子材料等。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仅次于第二产业,因此,需增加10个新专业,但需要减少58个专业,这说明现有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已经不再适合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增加就业市场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加的新专业均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接地气,需求量大。如:婴幼儿护理、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图3为本专科新增专业中招生数量前五名专业名称及招生数量。图3部分新增的本专科专业(二)招生人数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调整招生人数,共有60个专业在原有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需扩大招生,其中涉及第一产业0个专业,第二产业42个专业,第三产业18个专业。减少招生的本专科专业49个,与各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分别为0、1和48个。这组数据再次印证我省各高校设置的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问题,同时,在保留的专业中也应该减少招生数量,以减缓毕业生就业压力,如音乐表演、工艺美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而与第二产业相关的,需扩大招生规模的专业基本上都与装备制造行业有关,这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科扩大招生人数前五名专业。
四、结论。
到,辽宁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取得成效,学科建设基本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起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相融合对接的研究生、本专科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更加合理,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适当微调,基本保持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内容改革。
(二)增加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同时增加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在新材料和智能化制造方面,培养高端、高级、深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深度改革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重新布局,切实培养就业市场急需,以及能够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贴近民生的服务型人才。
【参考文献】。
[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4]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eb].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2016.
[6]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四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的正处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经济增的增长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新一步的调整所产生的结构趋势,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产业结构变迁的合理化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因素,是迈向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其经济要求越来越大,产业结构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是由各部门的产业和各部门的内部体制组成。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的基础上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发展起来了。探求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其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三大产大业及服务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部门中他们的内部制度关系。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动,产业结构中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等等是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产业结构本本身、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其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平衡,对特定部门的产业产生了具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会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般都会注重于经济的增长上,而经济的波动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是大体一致的。产业结构变迁为提高其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简称。经济效率是指时间、成本、代价等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得高经济效益;产业结构高级化亦可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重心是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向第二产业制造业(采掘、电力和煤气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信息产业(建筑、运输、通信、商业、职业性服务等)逐次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的增长比较稳定,而结构高级化对其有不确定性。其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及国际分工的好处,有效的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之间的结合、企业各部门的有效协调、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准是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技术、安全、群体原则,以长期目的来看,技术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新的技术是将来的核心,技术的缺乏让我们处于一个劣势,我们也需坚持;一个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要求保障其具有威望的产业;广泛范围的群体产业能均衡各部门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以上所述是一国产业在一定时期的最为适合的产业结构,也是表示该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标准化和高度化。
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是提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效益的必要因素。生产力是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其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指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提高生产力的方面主要有:以自然为体,通过数量直接提高经济的增长,如土地改革、赋税制度、生产劳动力、生产工具等这种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间接以社会为体,可以通过将产业结构放入一个大的社会市场环境中,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带动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具体如下:第一,有效的利力剩余价值,提高生产力。在一个人口大国中,其投资于第一产业的人口众多造成劳动力过剩,从而产生过剩的劳动力,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改革之后,农业的改革改善农民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人民的剩余劳动生活价值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皮革、纺织等等第一产业制造业,使人们的基础更加宽广,生活也是多种多样不在单一,人民的发展渠道也多种多样,劳动人民生活条件的多层面,人民的生活充满新的生机,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从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得到提高。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模式,形成各种经济体系,提高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吸引不同的游客,使工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转型的资金流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带动了发展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富余的生活奖金。而“转”成为关键,怎样才能使旧的传统的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进军新兴产业使其突破。而我们需要从第一产业的大量富余资金投入到第二产业,从而使第二产业资金短缺的经济问题得到了缓解,第一的产业也会得到投入的回转资金。加快了各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步伐,低产业资金投资高产业的这种奖金流动方式,为第三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积累了财富。其根据经济的发展实际形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我国现代发展的重中之中,也是我国对中原经济区充满新生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差异。其现代化城市主要是以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为主,而乡村是第一产业经济为主,在人口数量、道路水平、通信设施等等基础设施的差异,这种状况是现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其农村人口众多导致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灵活的利用剩余劳动力需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增加城镇人口,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效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这是个慢长的过程,其在转变过程中需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使经济增长。第四,产业结构的内在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资金投入与劳动力,但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来提高经济的增长,是其当前经济增长的具体表现方式,更体现了各种资源的配置。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现代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是与各经济门相联系的,而经济的增长是与企业的主导产业部分相互配合的效益。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不同,而先采用吸收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就会成为其新的增长点,其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成长。引用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进而创新是产业结构变迁所产生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其企业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增长,已成为现社会财富积累及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各部门的技术、关系、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协和调节,还有产业的产值购造、技术结构、中间因素结构的协和调节;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由传统产业转向新技术产业一种过度的过程。其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在形成一定的过程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产业结构结构和高级化是统一的。推进产业结构变迁是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其对经济增长和波动也是相互制约的。第一,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随着变化,在现有的技术的基础上促使产业之间协调性。在过去的历史中,在经历的四次大革命中,第一次技术革命主要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农业的生产机械开始起步;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汽车、航空的工业发展起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使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材料、燃料等工业的起步;第四次技术革命起于20世纪80年代,统称为新技术革命,在生物工程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等。近几十年,高新技术的涌现和崛起,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知识经济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第一次技术革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技术革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了新的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四次的技术革命的产业结构是有所不同的,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提升,减少过剩劳动力,从而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是从客观的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的形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产业结构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时期性、合理性对经济增长不同。对在经历了一定的阶段、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速度从而产生合理的产业结构,而相反的话有可能压制、控制经济的增长。从而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相关的。从上述的四次革命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发生的,其发生后其着重的产业也不同,其第一次技术革命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其劳动力密集将产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其电力是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可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侃经济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信息的产业结构,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技术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从而得出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定性,因而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看经济的波动变化也不会太大,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约束经济波动的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对其经济波动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从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的波动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结构时应倾向于其合理化,增长其经济效益,给未来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总结:从以上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一国经济进入新的长成阶段的客观要求、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其要求是各产业间素质、地位、关联方式、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高级化应脱离“虚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要术,是包含多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增长经济具有稳定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社会市场的体制比较贫管,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02)。
[2]卢二坡,曾五一.转型期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12)。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五
有学者认为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的本质为:工业市场是较集中的,也就是在工业市场中面对相对较少的消费者;工业采购所采购的数量都较大;对供应商而言,大客户是很重要的;买卖之间是彼此互惠的;工业市场所产生的交易金额相对高于消费性市场。
制造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可以定义为在供应链上居于不同位置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达成的一种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关系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结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六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随着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产业结构和就业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相协调的问题。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分析。
武汉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用qi表示,i=1、2、3,按当年价格计算)在2006―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快且稳定,所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45%上下波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最大值51.4%,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增长幅度较大,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第一主体。2006―20期间武汉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低于第三产业,形成“三二一”型高级产业结构格局,但2012―20期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格局。长沙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年降到4.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减少0.9%,原因是粮食、棉花、牛奶产量和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由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二产业,目前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产业格局。南昌市在2013年由于棉花、水果总产量降幅较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到最低值4.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现为汽车、化学制品等制造业增速较快。第三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保持在38%上下。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相差较大,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型格局,若按第三产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达到“三二一”型的结构还需较长时间。合肥市第一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均值为5.4%。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及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接近,但从开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扩大。因此,合肥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接近“三二一”型结构到“二三一”型结构的转变。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人数来看,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总就业人数在2006―2013年期间逐年增加。2013年,武汉市总就业人数522.24万人,同比增加15.84万人;长沙市总就业人数456.63万人,同比增加8.7万人;南昌市总就业人数326.14万人,同比增加10.24万人;合肥市总就业人数504.4万人,同比增加19.5万人。
(一)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呈下降趋势且都大于0,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即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一产业有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其中,2013年长沙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其值为19%,说明该城市农业技术发展落后,劳动生产率过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劳动力过剩严重。武汉市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低,其值仅为6%,说明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较快,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少。这四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均有剩余,如果对这些剩余的劳动力进行集中教育和培训,推动其向效益更高的产业(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将会大大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二)第二产业劳动力紧缺。
出自 xuefEn.cOM.cN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为负值,说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但第二产业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值所占比重不高,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高,劳动力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其他三个核心城市相比,武汉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说明武汉市的工业、建筑业发展较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长沙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013年为-21.5%,说明该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缓慢,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虽然南昌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一直增加,但由于生铁、粗钢、钢材化学药品原药增加缓慢,2013年偏离度仍为-19.1%,劳动力数量仍然严重短缺。合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的-24.8%增加到20的-12.5%,仅一年时间就增加12.3%,主要是因为2006年合肥市重点企业发展较好,工业增长较快,提高了该市的就业数量,但年之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急剧下降,说明该市第二产业劳动力仍然不足。
(三)第三产业劳动力不足。
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06年的-2.8%增加到2013年的4.1%。从表面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完成了从短缺到过剩的过渡,但从总体实际情况来看,随着该市金融业等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仍急需高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源仍显不足。长沙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发展稳定,所以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变动幅度不大,但劳动力需求仍显不足。南昌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为正值,但从总体来看偏离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偏离度下降到最低值2.7%,说明随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快速发展,该市急需更多技术人才。合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2006―20期间均为负值,说明随着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数量仍不足以满足该行业的需求。
三、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劳动力就业率的政策建议。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
虽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从当前形势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却不断下降,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只有努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充分利用剩余资源,转移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第一,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使其加速融入企业。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多渠道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自由转移,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
(二)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加快发展工业化,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拓宽第二产业的就业渠道。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情况,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技术较落后,且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为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必须增加第二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并加强技术创新。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纺织服装等支柱行业迅速发展,必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在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力就业弹性,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进步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因此为满足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需要,可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发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城市的核心地位,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以促进大中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调整产业整体布局,大力发展就业规模较大的产业。第三,金融保险业、服务业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应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采取鼓励政策,优先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产业。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七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邢小方杨德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林业局刊名:林业财务与会计英文刊名:forestryfinance&accounting年,卷(期):2002“”(11)分类号:关键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八
今后世界极端气象灾害有可能会出现多发、频发或者重发等状况,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在内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受到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与波动,尤其是粮食供给上会提升不稳定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在概述极端气候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我国农业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极端气候是一种发生于特定时期之中的发生于统计分布以外的各类十分罕见的气候变化,一般分布于统计曲线两侧的10%之内。极端气候变化引发的气候灾害变化对于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依据世界气象组织的一项评估,以往1以来,全世纪平均地面的温度已经提高了0.3至0.6摄氏度,而且今后世界气候提升之速率要比以往100年更快,而且将达到近100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温室气体趋向于稳定之后的数十年之后,该变暖趋势还会加以延续,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世界性的极端气候状况有所发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不仅深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而且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干旱、暴雨、低温、台风和沙尘暴等极端气候每年均会导致相当程度上的经济方面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而且主要集中于脆弱性相当强的农业经济领域之中。农业领域的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体系中面临的最大灾害,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经济领域受极端气候影响的情况加以分析与研究。
1极端气候概述。
所谓极端气候,主要是指在特定时期之内出现在统计以外的十分特殊的气候变化状况,这种气候普遍分布于统计曲线的两侧,具备了突发性与灾害性等非常鲜明的特点,而且十分容易影响到当地的农业,其所造成的气候灾害会对农业经济活动会产生极为严重之影响。各类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生产从而对人类正常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深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就以农业产业而著称于世。比如,暴雨、洪水、台风以及低温、沙尘暴等气候均有可能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而以上影响往往又集中于农村经济领域之中,这样一来就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2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
依据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气候状况来看,我国的气象灾害具备了以下七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就时间与空间来观察,几乎每一年都有灾害。在六十多年以来,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旱涝两灾交错出现,而且干旱与涝灾、冻灾、台风以及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之中,水灾与旱灾害的频次出现得最为显著。
二是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旱灾较多,而南方地区的涝灾相对较多,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其主要特征是受灾的面积相当广泛,干旱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洪涝则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东北的松花江流域等地区。那些干旱年份里,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更强,一般七月份开始就已经全面控制了江淮地区且相当稳定,亚洲大陆在北纬40至50度的上空盛行比较强的东、西向环流,妨害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进程,造成了冷、暖空气的交汇相当少,以至于难以产生锋面雨,江淮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干旱行情。凡是暴雨成灾的年份,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不强,一般到了六月底至七月初,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往往会停留于北纬25度以南等地区,而亚洲大陆的北纬40至50度空中所盛行的是南北向的经圈环流,导致来自北方冷空气会持续爆发进而南下,而江淮地区恰恰是冷暖空气相互交汇之处,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锋面雨带比较长时间地停留于此,进而出现了显著的雨涝灾害。
三是具有交替性的特点。不同的极端气象灾害会交替性地加以出现,比如,旱、涝灾害会交替地出现,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要么是两头旱灾而中间是涝灾,要么是两头涝灾而中间是旱灾。
四是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相同的灾害往往在诸多情况下会连季地出现,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66年至1968年、1971年至1974年就出现了连续两年或者连续三至四年的干旱,而至则连续两年出现了洪涝灾害等。
五是具有弱质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力水平十分滞后,抗灾防灾能力相当差,大多依赖于靠天来吃饭,所以农业经济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各类灾害的敏感程度比较高,而灾害效应则相当强。据统计,我国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地区的农业gdp位于天气敏感区域之中。
六是具有规律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极端气候灾害以黑龙江爱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为分解界。这条线以东的气象灾害的种类相当多,而且频率也非常高,从地域分布来加以表现的话,南方主要是涝灾而北方主要是旱灾,黄淮平原与东北平原则是旱灾经常出现的区域,洪涝灾害则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中,极为严重的低温冻灾多出现于东北三省,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十分重大的风暴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极端气象灾害可能性最大,也就是危险的程度是最高的。诸多统计资料已经证实了极端气候灾害的发生具备了十分模糊的周期性特点。
七是具有发生的无法回避性以及随机性。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属于自然现象而不是人为的,所以说是难以加以避免的,而且从极端气候灾害的个体来看则具备了极大的随机性。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九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上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这个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提质量、促融合、可持续”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调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立足金昌实际和产业基础,精准从市场供需、资源匹配、区域协调三方面入手,按照“突出发展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业两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现代制种、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培育发展花卉、香草、苗木等新兴农业”的思路,及时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传统低效向优质高效转变。在种植业方面,坚决压缩玉米、啤酒大麦等市场萎缩、价格低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围绕创建“永昌高原蔬菜”品牌,大力实施“百村万棚质量提升计划”,逐步扩大销路好、效益高、质量优、潜力大的高原夏菜、玉米制种、香草花卉种植面积,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0.4万亩,增加5.5万亩;玉米制种面积10.47万亩,较上年增加4.2万亩;香草花卉种植面积3.45万亩,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6%。在草食畜牧业方面,深入实施“舍饲养殖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推进永昌养羊强县和金川区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和牧草标准化生产,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达到203个,其中部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4个,畜禽总饲养量达到261.8万头(只),羊饲养量达到150.5万只,牛5.0万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20万亩,永昌县被确定为全省优质苜蓿生产基地。
(二)立足降成本,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坚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水权转化机制进一步规范,金川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试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发展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金川区宁远镇探索出“3331”产业分工(30%的农户经营设施种植业、30%的农户经营设施养殖业、30%的农户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10%的农户种植高标准节水农田)模式,促进了土地集约经营,农业高效发展;双湾镇实行“以井定田、互换并地”与土地确权融合推进,有效破解了土地细碎化问题;永昌县探索出以土地经营权和资金入股、年底发放保底租金和盈利分红的农民股份合作社方式运作,实现了专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市流转土地57.7万亩,流转率达58.42%;培育农民合作社1181家、家庭农场224家,经营方式逐步由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1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贴息项目6个,新建蔬菜保鲜库15个(25.3万立方米)。四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三)立足补短板,着力破除强基提质瓶颈。
针对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老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等短板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牢筑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要素水平。在补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项,争取项目资金3.79亿元,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示范灌溉、末级渠系建设等农田水利工程,全面推进永昌县、金川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示园区科技装备及技术支撑能力,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2,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补农业科技短板方面,着力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广畜禽改良、品种繁育、立体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全市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125个,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0个,开展新技术试验58项次,示范面积10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87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32万亩;举办各类培训班243场(次),培训农民2.87万人(次)。在补农民脱贫短板方面,坚持“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融合推进,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15亿元,行业扶贫投入4.2亿元,撬动社会投入近1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道路硬化、渠道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项目580多项,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贫困人口由28800人减少到1300人,贫困发生率由12%降低到0.8%。贫困人口减少2.75万人。
(四)立足提质量,着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围绕创建永昌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金昌市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加快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林果和蔬菜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先后修订完善农产品地方标准和规程53项,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认证6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30万亩,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48万亩,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园7个,注册国家农产品商标36个,获得甘肃名牌认证农产品20个,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龙头企业23家。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着力推进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网格化监管模式,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监管网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和全程执法监管,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6起,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年均达到99%以上。
(五)立足促融合,着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林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大景区建设,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探索发展各具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开发出西大河旅游沿线田野观光、新城子镇“七彩花谷”和油菜花海、双湾镇陈金公路“十里花海”车窗景观、陈家沟村开心农场和乡村客栈、古城村葡萄基地休闲长廊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陈家沟生态旅游型、古城仿古节能型、新华庭院经济型、金川东休闲观光型、毛卜喇特色民俗型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农家乐279个,建设节水农业示范园、红辣椒景观带、葵花观赏园、瓜果采摘园等乡村休闲园点46个、休闲农庄80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14872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14615人,全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8亿元。金川区陈家沟村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永昌县新城子镇油菜花景观入选“中国十大美丽田园”。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覆盖全市138个行政村和6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永昌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六)立足可持续,着力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坚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以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和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2%、78.5%、87%和34%,完成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39万亩,示范推广“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秸秆及养殖场废弃物―基质―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饲料有机肥―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成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金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永昌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三大现代循环农业园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两板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平衡。
在供求结构上,部分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大量的产品和资源浪费,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在品种品级结构上,中低端一般性产品过度生产,高精端产品稀缺,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日益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和渠系水利用率还比较低,基本农田改造比例不高,水利设施特别是末级渠系配套不完善,农产品商贸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依然较大。
四是特色产业集聚水平不高。
特色优势产业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弱,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发展总体能力不强,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产、学、研、用”链接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供给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持续农业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滞后。
六是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和安全性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农产品供给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全国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七是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经营规模远大于传统农户,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金融的有力支持,融资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要求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存在的短板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农业提质增效,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产能、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灌区节水配套与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末级渠系建设等农田水利工程,到,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76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突出全省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业“两大基地”建设,实施舍饲养殖能力提升计划,巩固永昌县全省养羊大县成果,壮大金川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特色优势产业基地30个。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尽快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二)聚集农业集约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作用,到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6家、示范性合作社160家,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9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力争有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家庭农场进入全省“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培训和劳务输转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达到5000人。
(三)聚焦农业绿色发展,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治理。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突出特色优势产业间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先进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秸秆、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污染、尾菜处理利用,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尾菜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6%。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四)聚焦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县乡便民市场建设,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供销网点深度融合,加强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建立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依托特色农牧业、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可憩可游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大力发展香草花卉生态旅游特色项目,开发花海观赏、田园采摘、农事体验、民俗演艺、养生度假、乡村客栈、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规划建设一批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景区。
(五)聚焦释放发展动能,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
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劳动力等入股,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联农带农利益机制,形成经营主体紧随市场转、农民跟着经营主体走、政府围着经营主体搞服务的模式。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等土地经营方式。持续推进金川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工作,巩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分类推进农村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等集体产权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开发更多适合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推进建制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创新和推广涉农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
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大的创新性理论概括,总结了中外发展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更建立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上,是为了解决我国现实经济社会问题提出来的。因此,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套用教科书中的理论,也不能简单比照别国的发展历程,而应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出发。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直接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不能认为仅仅经济增速发生变化就是进入了新常态。一些深层次的、趋势性的变化,是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依据。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弱、需求不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日益明显。过去多年形成的生产能力不适应变化了的需求,一些行业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我国过去依靠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中低端环节的国际分工,既是由我国工业化的基础、空间、任务决定的,也是由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国际市场的机会造就的。现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加快,传统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发达国家依靠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同时,过去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不强,现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些变化既表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逐步提升,也表明主要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到了非转变不可的时候。
进入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经过多年努力,服务业的地位不断上升,对外投资迅速发展,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积极表现。同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等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这里面既有周期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但主要是结构性问题;矛盾既出现在需求侧,也出现在供给侧,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些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矛盾,很多是体制性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因此,保持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抓住经济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和逻辑前提。既然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就不能沿用过时的发展思路、体制、政策、措施。尤其是现在我国经济体量增大,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就会错过经济转型升级的最佳窗口期,增加以后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此,必须顺应新常态趋势性变化的要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解决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问题为核心,除旧布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减少无效、低效供给,为有效供给腾出市场空间,从而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使我国经济在合规律的演化中行稳致远。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一
我国极端气候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统计之外的特殊气候状况,其对于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极端气候特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我国极端天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其次,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并作为农业大国,极端气候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第三,由于极端气候所带来的灾害具有一定的交替性,诸如旱灾、涝灾会交替出现。第四,大多数因极端气候天气所产生的灾害,都是连续出现的,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弱质性产业来说,极端气候还具有一定的弱质性,我国的极端气候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二
心理学本土化一直是横亘在发展中国家心理学面前的一道坎,因为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众多心理学理论的制高点被西方国家占领,所以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唯独只有本土化研究。本文将从历史视野出发,阐述心理学本土化的历史进程。
20世纪80年代西方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一经披露,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心理学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是借鉴西方的学说,因此如何进行心理学本土化或者说是研究本土心理学,成为这些国家心理研究者考量的关键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视角都是以本国为立脚点,研究是以本国心理学的模式标准,这不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局限性。所以在研究这一命题时,应该放眼世界心理学发展史,以宏观角度为标尺,这样才不会在研究本土化心理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因为心理学本土化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历史事件,它自身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史,所以如何进行心理学本土化,如何发展本土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要命题。
一、心理学本土化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本土化是指本土心理学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本土化有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但是本土心理学主要是指学科内容,即将西方模式的概念理论等加以修订以符合本国的历史文化。1981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本土心理学概念,改理论明确指出,研究特地区域人群的心理状态,要结合当地文化进行综合考虑。1985年丹齐格在其著作《国际化的心理学史》首次尝试从心理学发展历史角度看待心理学的本土化以及本土心理学,他指出本土心理学是更符合各个国家发展的心理学,而不是西方研究传播的心理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技术,起源于100多年前的西方世界,因此西方国家在心理学的完善和应用方面比发展中国家要先进很多。以我国为例,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我国才有一些学者在系统研究心理学,因此不要说本土化,就连基本研究仍然落后于西方世界。
但是对于中国心理研究者而言,建立一种与中国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心理学是当务之急。因此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研究者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那么从本土情境出发,心理学本土化有哪些具体特性:
第一,弄清楚心理学本土化开始的具体时间。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模式输入开始出现困境,心理学本土化引起国内重视。
第二,心理学本土化的主体。心理学本土化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土耳其、菲律宾等,而心理学理论主要来源是美国。
第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历史原因。在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理论以西方人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合诸多政治因素,发展中国家开始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第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意义。建立与本国历史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学,可以加深心理学与本土文化的联系,心理学研究更加科学。
二、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一)二战之前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从时间上来看,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还存在多个研究中心点,比如欧洲、北美等。而率先进行心理本土化研究的就是美国。最初美国引入德国文化下的`实验心理学,但其目的是为了用于心理学本土化的技术支撑。虽然,当时心理学本土化的概念尚不明确,但美国人却是第一批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人。
(二)二战之后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二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地位,这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刚刚结束战争,心理学研究进程自然开始放缓。这种国力上的影响力,使美国成为世界心理学的研究中心,而美国也开始向全世界输出他们的心理学理念。所以在这一时期,心理学的本土化实际上就是对美国心理学的修订,并且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在冷战时期,由于苏联对我国的影响,国内也经历过一段心理学苏联化时期,但是随着苏联解体,这种影响力开始衰退,并转向接受美国心理学。
三、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一)引入期。
民国初期,欧美的现代心理学首次引入国内,当时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心理学本土化的问题,但是真正开始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却是很久以后。比如在1920年,社会学者杨开道就已经指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只用外国教材而不用本国教材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心理学科。而到了1939年,有学者提出学术中国化概念,但后来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直到1983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概念才被提出。与世界心理学发展进程相比,我国心理学的落后可见一斑。
(二)模仿期。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虽然有学者意识到要进行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但是都没有进行真正的尝试。直到1980年,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才开始进行。但是总体上却依然还是处在模仿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心理学从模仿苏联的唯物主义心理,比如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运动学说。而在注意到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再一次成为模仿对象,但是正因为对美国心理学的模仿,从某种程度来说,让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国际间的距离缩小了。
(三)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心理创新理论,这标志着中国心理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出现了历史性的进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如理论构建问题。因为美国与欧洲文化属于同根同源,所以美国引入欧洲的心血理论后,能够很快进行适应发展。但是中国文化在价值观以及传统等方面,与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不可能达到研究目的。因此在发展本国心理学的问题上,如何建立本土心理学理论是当务之急。
四、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孝文化研究。
(二)中国面子文化研究。
面子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最常提到的词,但是这个词过于抽象,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含义界定。但是有心理学家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面子的不同分类,比如能力要素面子、人际关系面子等,并且也有研究者坚持用“刺激-反应“的模式来解释有什么样的语言刺激,就有什么样的面子反应的问题。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本土化,有人认为这是由心理学科自身的研究机制决定的,因为人的心理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定量,如果用固定模式去研究不同的人群,心理学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所以心理学本土化有学科自身的原因。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学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心理学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国家发展落后,心理学发展也将落后,这样国家心理学必将被边缘化。而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心理学发展基本处在同一平面,所以不积极进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那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结束语: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为心理学的本土化提供更多启示,并对心理学学科本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现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心理学的发展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机,所以要积极进行心里学本土化研究,打破西方心理学的垄断地位。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三
农业经济中的农作物产量往往是各类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一起产生作用之结果。极端气候灾害当前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深入研究极端气候灾害是怎样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显得极为迫切。我国由于各类极端气候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数量非常惊人。依据统计,我国1983年至19之间的时间里,因为粮食损失而造成的总产量损失大约达到了10%之多,这就意味着,我国每一年至少有400亿公斤的粮食为极端气候灾害所吞没。依据一项统计,我国农业经济由于极端气候灾害而减产的峰值年份主要有1961年至1963年、1966年至1968年、1974年至1976年、1982年至1984年、1988年、1994年、至年、至等。从1961年至1972年是由于极端气候灾害造成农业作物损失的第一个高峰期,每一年的平均农作物损失达到了790万吨之多,从1978年至1988年则是我国粮食损失逐步上升的时期,每一年的平均农作物损失达到了1800万吨之多。从1994至1998年则是我国农作物损失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每一年的平均粮食损失达到了3400万吨之多。从20至20则是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损失的峰值期,每一年的平均粮食损失达到了3900万吨之多。也就是说,自从1985年以来,我国由于极端气候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数量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而粮食减产的数量则在持续提升,这样一来,就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我国农业经济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原因。
中国一直处于全世界季风性气候最为明显、自然灾害发生得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中,而农业产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的首要产业,其所具备的先天脆弱性很容易导致受到极端气候灾害的巨大影响。一是我国的农业经济是运用生物有机生长性机能将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切切实实地转化成为人类基本生活资料以及原材料的部门。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征是以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为前提,我国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特点是以动物和植物为主要对象,而以土地则是最基本的生产性资料,运用露天作业等形式来取得各类农产品并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对自然过程之中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因素具备了非常大的依赖性,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则会受到自然条件之影响,极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之影响,其生产效能之优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自然因素特别是气象因素,有鉴于此,我国农业经济具备了不稳定性的特点。二是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非常复杂,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当薄弱,因为气候条件往往是多变的,各类计算灾害频频出现,成为全球最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一个国家。
5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就当前我国所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来考虑,为了能够切实保障水利领域的安全,应着力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工作,不断拓展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从而确保我国的水利基础抗水、抗旱以及防洪等功能能够得到落实。要运用健全水利设施来持续提升我国农业抗灾方面的能力。鉴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较为复杂这一特点,除了需要选择与培育抗涝灾、抗旱灾的相应农产品品种之外,还应当依据本地气候的具体状况来健全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结果,选择最为适合于当地农业经济实际的农产品加以培育,或是由当地的农业经济、农业科技专家来选用最为合适的农作物,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育。在当前的极端气候之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是影响区域最为广泛与普遍的两种灾害类别,尽管以后的气候变化具备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提升气候变化以及评估机制,落实防灾举措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可以立足于农业保险以及农业再保险,更好地防范极端气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各类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投入,从而把农业生产能够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努力落实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有效防控极端气象灾害与恢复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6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属于弱质性产业,十分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这一因素的影响。鉴于我国一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我们一定要依据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经济造成影响之成因,从多个不同方面逐步健全应对之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四
供给侧带来的压力。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给创新力不强的企业下达的病危通知单。长江公司基础差、底子薄,一直主攻硬质合金中低档市场,随着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我们的产品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过去的两年中,原料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使长江一直引以为傲的碳平衡料产品价格优势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公司在过重的内部负担及严峻的外部形势严峻压迫下艰难前行,无法赚取利润。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到来,长江较弱的盈利能力凸现,很有可能将成为改革重点。
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客户个性化、及时性的要求,一句话就是:提供用户想要,销售直达终端。
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是中国改革的探索,变化是思维方式,不变的是创新发展。所以,我认为企业经营者只有始终保持一个永不停歇的创新之心,才能思变、求通,为企业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为员工福祉,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821061.html】